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第73章 向刚正不阿的包拯求救
  苏辙劝解道:“莫愁,这世上恃强凌弱之徒如过江之鲫,你切莫把自己气出好歹来。”

  “可是三哥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苏辙轻拍妹妹的肩膀:“小妹,你只管照顾好父亲和二哥哥。其他的我自会处理。”

  莫愁张嘴还想说什么,可她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一介女流,除了听从哥哥的安排,根本帮不上一点忙。

  安抚好莫愁,苏辙又带着胡缨回到了自己的禅房。

  胡缨拱手道:“子由,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你尽管安排。”

  苏辙一脸冷峻:“非常时期,你赶紧去告诉弟兄们先隐蔽起来。你也要注意行踪,以免被官府的人察觉。”

  胡缨和一大群兄弟都是南康郡王府的旧部,是官府缉拿的对象。

  多年前,苏辙花钱为他们在眉州入了新的户籍,一个不当心,就可能被翻出旧账。

  胡缨道:“那我现在就去安排弟兄们。”

  “等等!”苏辙沉郁道,“世英和你们来汴京一年有余,仇人近在眼前,难道你们都没有做些什么。”

  胡缨心里咯噔了一下,子由真是诸葛孔明在世,能洞察人心。

  “少主日夜想报仇,可是想到子由就迟迟没有动手。这一年我们一直都在暗中收集石萧的罪证,但奈何我们力量有限,查到的并不足以撼动石萧的地位。”

  苏辙道:“把所有的证据交给我,然后和兄弟们潜伏下来。有事我和会你们联系。”

  胡缨早就把苏辙当成了主子,拱手道:“胡缨明白!”

  三日后,苏辙找到了莫愁。

  “小妹,我们手里现在有多少现银?”

  莫愁拿出账本,又仔细核对了一遍,才给了苏辙一个准确的数字:“哥哥,咱们之前刚买下不少店铺,现银不多,只有不到一万两。”

  苏辙道:“能不能凑齐一万两。”

  莫愁低头计算片刻:“能。”

  “尽快凑齐一万两,我有急用。”

  莫愁知道,这钱一定是用来救韩世英的,因而问都没问,就赶紧去筹备。

  ******

  黄昏下,高达的小院笼罩在金色的光芒之下,虽小但也别有一番趣味。

  苏辙站在屋内,晚霞落在他深邃的眼中。

  他在等一个人,唯一可能救出韩世英的人。

  身后响起了脚步声,苏辙回身施礼:“哥哥,你来啦?”

  包拯的脸色比升堂审案时还要严肃。

  韩世英就关押在开封府监牢里,他身为开封府的权知,如何能不知道这个案子?

  况高达已经如实告知苏公子已经见过囚犯,做事严明的包拯虽生气,但对义弟也无可奈何。

  苏辙还没开口,包拯就表示了拒绝:“子由,你知道我的脾气,绝不徇私情。”

  “哥哥,你都还没听我说,缘何就拒人于千里之外?”

  说着,苏辙打开了屋子里的大箱子,里面装满了银子。br>
  包拯有些愠怒:“义弟,你这是想要贿赂我?法不容情,我是不会收的。你要是不想影响我俩兄弟间的感情,就立刻拿回去。”

  苏辙道:“哥哥,你先听我说完。我知道你心忧百姓,一直给朝廷上奏折希望建立专门的屋舍,收养孤儿和弃婴,但户部一直以缺银子推脱。这里有一万两银子,权做开办之资。日后的运行花费,也全都由我来承担。”

  包拯大惊:“子由,这么多银子你从何而来?”

  苏辙道:“事到如今,子由也不瞒着哥哥。来凤街背后的主人就是我。”

  “你?”包拯满脸的错愕,“整条街都是你的?”

  “对,当初来凤街因水灾被废弃。是我全部买下重新修葺之后开街做生意。”

  包拯从最初的吃惊慢慢变得平静。

  他的义弟本来就深不可测,他是来凤街的主人也不奇怪。

  苏辙又道:“韩世英是我的大总管。有人眼红来凤街想来个强买强卖,这才起了冲突。如今世英被拘押在牢狱,来凤街也被封。对方的野心不言而喻。”

  包拯道:“如若是这样,无论于公于私我都会秉公办理。义弟拿这些银子岂不是看轻了哥哥?”

  苏辙解释道:“哥哥误会了。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纵有良田千顷一日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三尺。子由是真心真意想要帮助那些孤苦的孩子。而且我已经想好了名字,就叫‘安乐堂’,如何?”

  包拯暗叹义弟好计策。

  这简直就是把他供上了高台,台下无数双眼睛盯着,若不答应,就是不顾百姓死活的狗官。

  “子由,这桩案子我会尽快去查,若真如你所说,哪怕对方是镇国大将军,我也不会畏惧半分!”

  苏辙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连忙拱手道:“哥哥,子由心中还有一件秘密不吐不快。”

  包拯道:“你我既是兄弟,但说无妨。”

  “监牢里的韩世英不是别人,正是南康郡王的后人。”

  包拯蹙眉:“你是说开国元勋韩令坤将军的后人?”

  “没错。”苏辙沉声道,“哥哥既掌管刑狱,就应该听过十年前郡王府勾结西夏的案子。”

  十年前,包拯还是陕西转运使,通敌的罪名如此恶劣,他自然有听说。

  苏辙拿出一沓证据,都是韩世英和胡缨这一年来在汴京暗暗调查石萧侵占良田、抢夺妇女等罪证。

  “哥哥,我素知你公正廉洁。弟弟恳求你重查南康郡王府的案子。如果韩家果真通敌卖国,子由立即交出其他余党,国法处置。若韩家是被冤枉,求哥哥替他们洗刷冤屈。想那南康郡王随太祖南征北战,为建立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如果他的子孙被冤枉,满门抄斩,韩将军只怕在九幽地府也会痛心疾首啊!哥哥!”

  苏辙说得情真意切,几次哽咽。

  包拯双手背在身后,仰望窗外,此时晚霞早已褪去,夜空中一轮明月高悬。

  静默良久,包拯终于开口道:“南康郡王是大宋的功臣,若他后族被人谗言所害,我就是拼了命也要为他家平反。否则,多少忠臣良将会寒心啊!”

  感激涌上心头,苏辙拱手道:“哥哥,我就知道你贤良刚正,不会坐视不理。若有地方需要子由,子由义不容辞!”

  包拯走到满是银子的大箱旁:“哥哥先替流离失所的孤儿谢谢你。‘安乐堂’我会尽快派人筹措起来,望义弟记得今日之誓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要来凤街重归平静,子由自当为大宋百姓效犬马之劳!”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