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玄幻奇幻>修仙试验品>第123章 刺儿头
  父母不来,这样也可以,就没有人妨碍他修炼了,吸收附近的灵气也可以肆无忌惮了。

  这天,父亲给他打电话,说是爷爷要过六十大寿,要他务必回去参加寿宴。

  爷爷是个年富力强的人,六十岁了也精力充沛。他在十七八年前创立了苗木花卉公司,现在的公司有四千亩土地,两百多个塑料大棚,每年都有丰厚的收益。

  但是,因为父亲的经营理念和爷爷格格不入,就很不讨喜。

  一次在他公司创业之初,爷爷和更大的苗木公司,签订了代为收购枣树树苗合同,枣树苗出口去印度。

  爷爷就想在枣树幼苗里面,夹带一些外地的酸枣树的野生苗木,说是都是枣树苗看不出来,搞得好一次性多赚个二十万。

  酸枣棵子在外地没人要,连用它烧火都嫌扎手,两毛钱一颗就可以大批量收购。而小枣树的苗木,和酸枣树同样大小的,就高达六毛钱一棵。

  父亲就是爷爷企业的主力,坚决反对这种夹带私货的做法,因为普通的枣树,尽管没有嫁接,但第二三年就结果,同样的,酸枣树也是一样结果。

  如果都结果了,两下一对比,明眼人就看出了品种的差异,尽管是出口到了印度,可日本人也不是傻子,上当以后告你,你不还得赔钱吗,他就坚决反对。

  大姑不听他的,在外地的山区收购了几农用车的酸枣树幼苗,如果不能夹带进去,这些花了两万块钱买的树苗,就血本无归了。

  父亲坚决反对,但爷爷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你不干没什么,酸枣树可不能白扔。

  你不干没什么,换个人管理收购就可以了,父亲被人替换了工作后,掺假的方法开始顺利进行。

  父亲一气之下,就不在爷爷的公司干了,和妈妈去了外地打工了。

  爷爷把蒋半里的大哥,也就是蒋半里的大爷安排去指挥人去掺假,掺假工作很顺利,当年就多盈利二十万块钱。

  可是,过了两年,运去印度的酸枣树发芽结果了,由于酸枣树和本地的金丝小枣幼苗,在外表上看不出差异,印度人也就按照金丝小枣树管理了。等到两种树苗结果了以后,马上就发现了果实的异样。

  他们之所以进口中国的树苗,就是看准了金丝小枣幼苗的基因,要酸枣树的话,印度就有的是,何必花高价从中国进口。

  酸枣树别看小的时候,和金丝小枣的幼苗很像,但两种苗木内在基因不同,即使是后来嫁接了以后,也不会和金丝小枣的树苗一样高大。

  最终,爷爷的公司摊上了官司,不但赔了四十万的盈利,还多赔进去百十万,等于两年白干。

  他们就捕风捉影,说是蒋半里的父亲蒋二奎,他给印度人提前通风报信了,所以,印度人和下放业务的苗木公司,合起伙来告他。

  将二奎被按上了坑爹的大罪,从此就和爷爷关系破裂了。

  那时候,奶奶还活着,也是人云亦云,对蒋二奎这个二儿子看不上,连带着,蒋半里的家人也在爷爷那里沾不上光。

  只是最近一两年,两方面的关系才缓和了一些,但爷爷那方面的人都看不起自家人。

  就是蒋半里植物人了求助他们,他们也说没有钱,爷爷只是象征性的给了蒋二奎五千块。

  现在,爷爷的苗木公司,在度过了掺假使坏的风波以后,就轻易不敢骗人了,只是对流转土地的农户,和种大棚的农户太苛刻。爷爷是董事长,占股百分之五十,蒋半里的大姑管财务,大姑和大伯三叔都是小股东。

  父亲将二奎在家里排行第三,在弟兄里排行第二,第一个是大姑,现在四十三岁了,就嫁在邻村,有一儿一女。儿女都在爷爷的公司。

  爷爷在奶奶前年病死了以后,就又找了一个邻村的寡妇一起过日子。

  这个新的奶奶还不到四十岁,长得不错也会打扮,和他那个鸡皮鹤发的亲奶奶比,有天壤之别。

  按照一开始谈好的条件,她嫁过来以后,和儿子张长怀就是小股东了。儿子跟着小奶奶过来了蒋家,都二十岁了也不用改姓了。

  现在,爷爷的公司一半的股份他自己持有,小股东一共五个。有大姑,大伯,三叔新嫁过来的小奶奶,还有蒋半里应该喊叔叔的他儿子张长怀。

  爷爷有着转包到的四千亩地,上百个塑料大棚,包了大棚的输出种子化肥的供给,包销大棚的产品。

  因为他给农户的土地流转费用,一开始每亩地都是三百元,随着物价的增长,每年都是涨一些,到了伍佰元的时候,他就不想给农户涨了。

  那些大棚,也被他剥削的厉害,五百平一个的大棚,收益只有四万左右,也是想脱离他们公司的管理。

  现在,他和农户闹得很僵,一气之下结束了果木公司的业务,和农户情断完毕了。

  蒋半里的大伯的女婿,就是涉足室内装修的,鼓动他去省城开个装潢公司,爷爷也答应了,公司正在筹办中。

  蒋半里要回农村给爷爷过寿,正好是他休息,爷爷喜欢抽烟,他就买了一条烟。

  因为爷爷是当地的企业家,来的高朋不少,他们也不用去饭店,就在爷爷的别墅客厅里招待客人。

  有一半的菜是请了人在别墅厨房制作,另一半是在饭店定制的。用爷爷的话说,就是要在自家地盘随便一点,今天也没有外人都要喝个痛快。

  现在的社会都在向前看,就蒋家庄这样的农村,也是一个样的,就因为爷爷有钱,他就成了蒋家的族长,连村支书都得看他的脸色。

  蒋半里本来是想坐公交回农村的,可康颖知道了,也要去农村感受一下农村大席的气氛,开着宝马一起来的。他们尽管出门很早,到了爷爷家也快十一点了。

  小奶奶和爷爷坐在一起,在门口迎客,一些小辈在帮助摆桌端茶递水。父母也在他们中间,干一些擦桌子摆凳子的杂活,蒋半里进门和她们点头示意。

  看到儿子是和一个漂亮姑娘一起来的,两人赶紧放下了手里的活,过来和姑娘打招呼。

  康颖气质高贵优雅,有礼貌的对蒋半里父母问好。她如同鹤立鸡群一样的存在,立刻吸引了许多男士的目光。

  蒋半里看父母在干活,他的心里就不痛快,因为大伯三叔两家人都是坐着嗑瓜子,那个大姑两口子也是一样的。

  他当然是先和爷爷打招呼了,爷爷并没有多少热情,小奶奶却看着他手里的那条冬虫夏草撇嘴。因为他也是抽烟的,知道高档香烟的价格。

  “吆,半里啊,你爷爷六十大寿了,你就用这个给你爷爷送礼吗?”

  “奶奶,我还是个学生,并没有什么收入,还是大病初愈的,你年岁大懂得多,你给我提个醒,我应该给爷爷买些什么好啊?”

  他这是反讽,因为他确实是学生,确实是大病初愈,说对方年岁大,是隐喻她的年岁白长了。因为他说话声音不故意的压制,几乎大厅里所有人都听到了。

  小奶奶来了个烧鸡大窝脖,气急败坏的呵斥:“今天是你爷爷大寿,你的冬虫夏草怎么拿得出手?”

  蒋半里还没有出口反驳,康颖拉了一下他的衣袖,示意他看看桌子上的香烟。

  蒋半里这一看,爷爷招待客人的香烟,和他手里的冬虫夏草是一样的:“奶奶,你说我的冬虫夏草拿不出手,可你们都是懂香烟的,怎么用这样拿不出手的东西来招待客人?”

  他摇着头惋惜的说:“这也太草率了,竟然用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给客人用,这对我爷爷的名声有损呀……”

  爷爷脸上一红一白的,暗自剜了被噎的,还在翻白眼的小奶奶一眼:“半里啊,既然你领着女朋友来了,快找地方坐,可要把你领来的客人招待好啊。”

  这话说的,大家都有了台阶下了。

  这时候,一个高个的年轻人从外面进来了,他就是小奶奶的儿子张长怀。还好,他刚才去接人去了,并没有知道他不在这里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爸,妈妈,你们都这岁数了,还跟着忙乎个什么劲儿,不是有许多年轻人帮忙吗,快过来坐吧。”

  里面的桌子,有着几个小青年,都是和蒋半里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

  他们招呼蒋半里,四人都去坐了那一桌。

  一个是蒋家的哥们儿蒋涛,年岁比蒋半里大一岁:“半里你行啊,都有了女朋友了,还挺漂亮的。”

  康颖也不反驳,说是蒋半里的女朋友,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他们高兴就好。

  今天,爷爷大寿,张长怀还特意为爷爷请了乐队,现在,乐队调试了音响,草台班子开始上台了。

  他们不但会唱戏,也会流行歌曲,也会翩翩起舞。不但可以接受点歌,也可以请客人上台一起唱。

  这时候,人都坐满了,凉菜开始上桌了,外面的车辆进了院子里,那是在饭店定的热菜,也陆陆续续的摆上了桌子。

  草台班子唱了一个麻姑祝寿片段,接着唱了几个以生日为主题的歌,这些人看唱的不错,纷纷鼓掌欢迎。也有的来了兴致,也登台唱上一曲。

  康颖喜欢唱歌,她就坐不住了,也要去唱。蒋半里告诉她:“要低调……”

  他可是知道,小奶奶仗着爷爷的宠爱,可是在家族里霸道的很,刚才被自己撅了一顿,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她不听,登台唱了一曲《快乐老家》有着异域情调的歌曲,加上她模仿原唱模仿的特别好,博得了满堂喝彩。

  张长怀那一桌,他和小奶奶在音乐声中嘀嘀咕咕,蒋半里虽然听不到他们说什么,也知道没有好话。

  张长怀端着酒杯过来了,眼睛瞟着康颖,口中说:“半里,这么热闹的场合,你不去接替你朋友,给爷爷的客人唱歌助兴吗,你这当孙子的可不怎么地啊……”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