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241章 重新审案
  宋仁宗启程回京的消息已经被人送到了八贤王的手中,派人请来陈琳、王延龄和庞籍三人来王府议事。如今宋仁宗已经踏上了回京之路,计划也到了收尾的时候。

  “三位,皇上已经要回来了,都准备的怎么样了?”八贤王低声问道

  “都准备好了,只要王爷一声令下所有嫌疑人都会被抓捕,您就放心吧。”王延龄笑眯眯的回答道

  八贤王闻言点了点头,看着长吁短叹的庞籍和陈琳二人不明所以,不解问道:“太师,陈公公,你们二人在想什么?”

  “唉,王爷您有所不知,这次的涉案人员尚有许多人缺少证据。如果全都抓捕满朝文武有一大半的官员都会消失。”庞籍沉声回答道

  此言一出八贤王也沉默下来,这盘棋下的实在是太大牵扯的人员也是太多,如果真的动手朝廷定会瘫痪一段时间。大宋并不是没有人才,可更多的是普通的官员,都抓了从哪找来那么多人来补他们留下的缺。

  “这倒是一个问题,但若是不处理又何必谋划这个计划。”

  “陈公公说的有理,王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长痛不如短痛啊!”王延龄劝道

  王延龄能够在纵横官场这么多年的确不是好惹的心狠这一点庞昱是拍马都赶不到,大宋文官阵营中属王延龄自己的门生最多,这把刀要是落下来他的门生至少要少一大半,剩余的那些人心也会溃散。

  “先着手铲除京中的异族势力,对于那些涉案的官员,杀一部分,留一部分,压一部分。”

  “我等遵命!”

  原本安静祥和的京城一夜之间四名高官被人灭门,他们的脑袋都被人悬挂在了城门之上,朝廷对外宣称他们都是死于异族奸细之手,并要派遣官兵挨家挨户搜查奸细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京城百姓对于异族奸细灭绝人性的做法义愤填膺,决心为死去的官员们报仇雪恨纷纷大力配合官兵搜查。在群众与朝廷的通力配合下短短三天就揪出了上百名奸细,审讯过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斩首。

  单说江宁府事件,包拯清楚自己即将要返回开封府所以抓紧时间应了好友的邀请前往了江宁府会面。前文书说过薛启乃是包拯同科的好友,包拯赶到之时薛启是兴高采烈。忘记了二人官阶不同亲自将包拯请进了书房。

  “来来来,包兄路途遥远定是饿了,请随意用餐。”

  “那就多谢薛兄了。”

  说是晚宴其实与平时吃的也没有什么不同,一条鱼几个小菜烫了一壶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二人放下酒杯闲聊着天。

  “这么多年不见了,薛兄近来可好?”

  “跟你一比我是羞愧难当,想当年你我二人共同参加科考,包兄已经是开封府府尹龙图阁大学士,我却只能在这几个县城里打转。我写信之时还怕你不来那!”

  “此言差矣,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黎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官职的高低只是工作的不同而已。”

  “是是是,小弟失言了,我自罚三杯。”

  薛启这句话出口就后悔了于是连忙认错,包拯宽宏大量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二人一如既往的喝酒聊天,一壶黄酒喝到了天明。包拯平日里是滴酒不沾,薛启则是属于不喝则已一喝就多的类型,等下人收拾桌子的时候一拿这酒壶里面还有着大半壶的黄酒。

  “报!”突然从门外闯进来一个人来到薛启身边兴奋的说道:“老爷!凶手找到了!”

  “什么凶手?说清楚些!”

  “就是那个杀害刘源公子的凶手明珠找到了!”

  “太好了,总算是抓到了!走,马上升堂问案!包兄,时候尚早不如一同前去,也好指点小弟一二。”

  薛启说完也不顾包拯是否同意,一扫醉意快步回到房间换上一身官服,好似想要在好友面前炫耀一番。等薛启出来包拯还想要推脱,却被抓住手臂只好跟着一同前往。薛启稳坐当中,又给包拯设了一个旁座。

  “大人,我冤枉啊!我没有杀人!”明珠哭诉道

  “明珠,本县没说你杀人,不过你却是此案的重要关系人。如今本县问你,你和被杀害的刘源刘公子什么关系?和刘太公又有什么关系?”

  薛启起初就是认为明珠就是此案的凶手,可包拯在这里话却不能这么说,在没有证据佐证的情况下仅凭主观臆断定会造成冤案。本来是打算炫耀自己的手段,若是就因为考虑不全而丢了面子却是不妥。

  “这.....小女子是刘太公的妾室。”

  “那你可知刘源因何而死?还有,你为何在刘源被杀的那天失踪?如果解释不清你免不了牢狱之灾。”

  “大人真不是我杀了他,可......”

  “你还是不想说吗?来人给我押入大牢!”

  明珠的确是有杀人的嫌疑,这里面的事情唯有她一人知晓,自己不想说薛启也不能用刑撬开她的嘴。让人将她收拢入狱,薛启也不退堂直接坐在那里开始与包拯讨论案情。

  按常理推断,首先明珠年轻貌美身体弱不禁风与男子搏斗定会处于下风,当然并不排除用些其他的杀人手法。其二,刚刚明珠似有难言之隐,宁愿受牢狱之灾也不愿意说明,第三,刘源被割破颈动脉而死凶器却不翼而飞。

  “包大人,这明珠你也看到了,她是死咬着牙关不肯松口,你可有什么好办法吗?”薛启苦恼的问道

  “这的确是此案棘手之处,如今根本不敢轻下定论,为今之计只能重新勘察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