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223章 口吐毒血
  不多时赵虎带着庞昱来到了包拯的书房,庞昱亲自上手里里外外检查一番也没有发现任何怪异之处。自己虽然不精通医术,但好歹练武多日脉象还是能够听得出来,包拯这不像是突发疾病。

  “赵虎,你去把府衙的厨子给我找来,记住千万不要惊动公孙先生。”

  庞昱把厨子唤来询问也没发现包拯的饮食有什么不同之处,包拯吃的东西在这满朝文武当中都算得上是朴素了,一天下来也就一条鱼和两三个小菜。苦恼的敲了敲太阳穴,竟然浮现了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

  当年实习之时科室里接收了一名患者,刚送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双眼无神直愣愣的看着天花板,四肢动弹不得也说不出话。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了胃病、心脏病等许多不同程度的疾病,可就没有发现导致这种情况的病因所在。后来问了问老师,最后也只是得到了一个含糊的答案说是可能是基因方面的突变导致了现在的情况。

  “不行,这么拖下去最多五六天的功夫脉象就会开始变弱。大相国寺的僧人不是曾经治疗过老黑的疾病吗?我去把他请进来看看再说。”看書溂

  庞昱起身刚刚走出几步,突然感觉心中绞痛头痛欲裂,扶着柱子喷出一口黑血顿时觉得好受了许多。赵虎把庞昱扶到椅子上坐好,连忙跑了出去寻找公孙策,已经倒了一个了再倒下另一个外面估计要翻天了。

  “侯爷,我这就去请公孙先生。”

  庞昱坐了下来头脑仿佛清醒了好多,在书中包拯曾被人下过咒术,那人叫什么却是记不清了只记得是展昭把人杀了后包拯才醒了过来保住了一条性命。可经过自己多方打听之下,法术只是虚幻之事,就连武功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奇。而且当时请人做法的人是自己老爹庞太师庞籍,自己明明活的好好的又和包拯成了朋友,哪个人会使这种阴毒手段。

  公孙策今天忙的是满头大汗,包拯前脚病倒庞昱后脚就口吐鲜血,放下医书再次来到书房,推开门就看见庞昱面色苍白的坐在椅子上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好歹还能坐起来就好治的多。

  “公孙先生,有劳了。”

  “侯爷客气了,还请先不要说话,平心静气。”

  公孙策伸手搭脉,不多时得出了与包拯病情相同的结论,脉象四平八稳看不出来有任何的疾病。庞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忽然想到武侠小说中运功疗伤的情景,催动内劲请公孙策再次诊治,这次果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侯爷,您这是身中剧毒啊!不过不知为何在您体内的毒素已经不足一成,可能是那口黑血吐出了大半,剩下的毒素只需再服几贴汤药便可痊愈。”

  “剧毒?我什么时候被人下毒了?而且为什么不足一成?”

  庞昱现在的脑子很乱,被人下毒已经是事实,什么时候下的已经不重要了,现如今重要的是自己身边人是不是也中了剧毒。可府内有同样精通医理的穆桂英在,这么长时间应该是没有发生任何情况。

  先做一个假设,有人故意给自己和包拯二人下毒,包拯不会武艺如今展昭又不在府内想要下毒轻而易举。那自己又是何时中的毒,自己除了入宫之外就是在家里或者殿前司,想要下毒只能是在大街上。会是那碗馄饨吗?还是那两个道人?如果是那两个道人的话会不会下的毒是同一种、

  “公孙先生,您说老黑会不会跟我中的是一种毒?”

  “这倒是不无可能,只是侯爷您和包大人的体质和残存的毒素都不一样,我也不敢轻易下药。为今之计必须根据毒素逆向推导出药方,不然只会越治疗越糟糕。”

  “有劳公孙先生了,我先想想究竟是谁背地里下黑手的!”

  庞昱筛选半天也筛不出一个范围来,他和包拯联手得罪的人数不胜数,满朝文武包括八贤王在内哪家的门生故吏或者是亲属都有几人死在了铡刀之下。想要他们两人的命,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这还没算庞昱自己得罪的西夏、辽国和东瀛三国的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展昭、丁月华和展云三人正从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赶回京城,这一次回家两家的亲事算是定下了。两家订好,展昭与丁月华二人的亲事在京城举办,他们三人先回去送请柬两家之人随后就到。

  一天正午,三人来到一个名为榆林镇的镇子,三人来到一处酒楼上去用饭。由于饭后还要赶路也就没有饮酒。不多时忽然面前走过一个妇人,这人年纪约有三旬上下,面黄肌瘦,憔悴形容,但可以看得出来这女人却有几分姿色。再看她身上穿着虽是粗布做的衣服上面又有好几块补丁,却洗的极其干净。

  见她看了看展昭三人又看了看旁边喝酒的酒客欲言又止,过了半晌也说不出来一句话,往后退了半步羞得面红耳赤。丁月华是个急性子,出身于江湖把行侠仗义为民请命当作职责,当即问道:

  “这位大嫂,你可是有什么难处?有难处你不妨说出来,说不定我们有办法帮你解决。”

  妇人这才答话道:“大爷、大奶奶,奴家娘家姓王,丈夫名叫胡成,现在住在三宝村。因为这年荒岁旱,家里收成不好也没钱生活。也是时运不济我婆婆和丈夫都病倒了,万般无奈,只好出来抛头露面,沿街乞化,望几位大爷,大奶奶周济一二。”

  说罢,对着众人深施一礼,眼泪是止不住的往下流。丁月华与展云把目光投向展昭,三人之中二女都将展昭视为主心骨,他不发话她们也不会有别的意见。展昭入朝廷以前也是行侠仗义的好汉,见她说的可怜有心周济于她,一伸手从钱袋中摸出半锭银子,约莫有着三四两放在桌上,说道:

  “既是如此,就将这些钱快点拿回家里面去吧,请个大夫给你丈夫和婆婆诊病卖药。剩下的就拿来让你们渡过饥荒,不要沿街乞讨了。”

  “大爷您要是可怜我赐给我几文钱,端起粥碗来不忘您的恩情,可这么多钱小妇人实在不敢领。”

  “这叫什么话?这锭银子是用来给你婆婆和丈夫治病的,难不成我这给钱还给出错来了吗?”

  展昭心里好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自己也是知道的,所以没有拿出太多的银子周济王氏。三两多的银子用来买药之后根本剩不下多少钱,其余人就算是有心抢夺也不至于冒那么大的风险,而且这是救命钱出于良知也不会有人抢夺。

  “大爷有所不知啊!小妇人沿街乞讨,全是出于无奈。今天我一旦将这么多钱拿回家去,婆婆和丈夫难免心生猜忌,那时节恐怕要辜负大爷的一番美意了。”

  展昭听完,感觉王氏说的有理,要是实在不行就先把钱收回来买上几贴药再送给她就是了。

  谁知道旁边坐着的一位客官插了一句话说道:“你只管放心。这位大爷既然施舍给你,你拿着回去便是。如果你婆婆丈夫因此发难,只管叫你丈夫前来酒楼见我,我给你做个见证就是了。这么多人在这难道你还不放心吗?”

  “这位兄台说的不错,这半锭银子你只管拿去,不必担心了。”

  王氏又向众人深施万福,拿起银子下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