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187章 阳谷县来人
  远征军可是一件大事庞昱也不敢私自办理,将挑选好的人数名单上交给宋仁宗请他亲自拍板。宋仁宗将名单拿起,发现里面有着不少将门之后,其中呼延家的呼延闵还特意被标注出来,这名单越看下去越满意。

  功劳这种东西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开国的各大将门子弟人数不少,宋仁宗就算是想要一碗水端平也没有那么多的水。名单里面这次特意没有杨家之人,心里称赞道:

  “庞昱也是成长了不少,知道分功劳学会做人了,不错。看来到时候将他推到太尉的位置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阻力了。”

  再往下看下去,欢喜的心情是一落千丈,将名单扔在桌子上吩咐内侍将八贤王请进宫中。八贤王没来的时候,不解的在地上走来走去,不停地埋怨道:

  “庞昱啊庞昱,你是真不禁夸啊!你说你推举谁为主帅不行,就算是推举你自己朕也认了,你推荐个萧天佐是个什么意思?朕信你,可萧天佐当时是怎么投降的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看書喇

  “皇上这是在埋怨谁啊?”

  宋仁宗见八贤王走了进来连忙行礼,二人落了座宋仁宗一边说明缘由一边将手里的名单递给八贤王。八贤王草草的翻了翻一开始还不明所以,等看到萧天佐的名字也在上面之时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

  “皇叔,您说庞昱这份名单不是给朕出难题吗?”宋仁宗苦恼的说道

  八贤王也摸不准庞昱的脉络,宋仁宗赐死静香公主的事情是他同意的,想要先下手在日本开战也是支持,可偏偏庞昱这次非要推出萧天佐作为主帅这点就不得不令人遐想,当即推测道:

  “皇上,会不会是因为庞昱觉得朝中文武没有适合指挥海战的人。”

  “皇叔,朕也知道我朝缺将缺帅,可再怎么缺也不能让一契丹人来担任主帅。”

  宋仁宗与八贤王商量许久也不知最后如何同意的,当即给庞昱下旨准许调动上面名单所有人的调任,但唯有一点要是萧天佐压不住大宋的能兵强将必须立刻更换人选,人选则是由宋仁宗亲自决定。

  庞昱拿到圣旨亲自去了一趟萧天佐的院子,这事最后也就这么定下了,对于宋仁宗加上的这一个条件自己也是没有任何异议,要是萧天佐连手下的人都压不住那就不要站着位置了。把事情前前后后交代完往家的方向走去,忽然听到了一阵沉重的鼓声。

  咚!咚!咚!

  “冤枉啊!冤枉啊!”

  开封府衙外的鸣冤鼓再次响起!

  张龙赵虎连忙将门外的老妇人接了进来,包拯身穿官服升起二堂,庞昱也闻讯赶了过来。老妇人双膝跪倒在地,深深叩了一头,尊敬的说道:

  “民妇朱孙氏叩见青天包大人!”

  “老夫人不必多礼,你在府衙之外击鼓鸣冤,想必是有冤在身。”

  “回包大人,民妇不冤可民妇的儿子朱明冤枉!”

  朱孙氏将冤情娓娓道来,她乃是山东省阳谷县人,她有一个儿子名为朱明。朱家在阳谷县乃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少的地方都有自己家的买卖,从小就衣食无忧。朱明父亲早死,只剩下老娘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他还是个孝子,为了让孩子承欢膝下早早的就娶妻王氏,日子过的也是越来越红火。

  日子过的是越来越好,可朱明确实差点意思,他小时候念过几年书,早早的娶妻把自己的心也给捆住了。实在是没有意思,在一群朋友的劝说下最终还是没有把持的住,每日是游手好闲,留恋于烟花柳巷与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调情。将大半的时间都耗费在了这上面,自然也是没少往火坑里扔钱。如果不是王氏贤惠,将家中的产业打理的井井有条,只怕这朱家早就倒了。

  一天朱明想要去花街寻乐,突然就被王氏拉住了,皱着眉头问道:

  “官人,你上哪里去?”

  “我约了几个朋友吟诗答对。”

  朱明能说自己出去逛窑子去吗?说自己是出去会客,想要将这件事遮掩过去,出了大门那就是海阔凭鱼跃,谁还管得了家里有什么人呢?不料这一次王氏异常坚定,痛苦的说道:

  “这次你不能去,我浑身疼痛,早晨起来我头痛,现在我脚痛,是浑身没有不痛的地方。”

  一开始朱明还以为王氏是今天故意不想让他出去,借口浑身疼痛就是想要缠住他,后来发现媳妇不是演戏这是真的,媳妇脸都变了颜色五官紧皱在一起,额头之上布满了因痛苦留下的汗水。

  “来人!来人!快去请大夫!”朱明慌忙的吩咐道

  说话之间王氏就已经人事不省,大夫来了把了把脉又看了看脸色,这病症根本就说不清楚。病因也无从得知,只知道一痛起来就要命。用了不少的方式是都没有任何成效,三五天的功夫王氏就一命呜呼。

  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

  朱明此时心里空唠唠的,朝夕相处的媳妇就这么没了。无比懊悔之前游手好闲的行为,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留恋女色将这家里家外的压力全都压在了媳妇一人的身上,或许就不会如此。花钱请僧道轮番超度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每天夜里独自一人望着媳妇的灵位痛哭流涕。

  “媳妇啊!我不是人,我对不起你啊!我这么不是人,你快站起来打我一下啊!”

  四十九天过后,原本红光满面的朱明整个人瘦了好几圈,白天处理店铺的事务晚上就回到灵堂前边喝酒边哭,好多次都醉倒在灵堂里面。可人死不能复生,时间已久朱明也慢慢的缓过来了。

  这么盛大的葬礼阳谷县上上下下就没有不知道的,很快就引起了街头巷议,人们传出的流言大概能分为两种。一种是替朱明惋惜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媳妇,年纪轻轻的就暴病而亡。另一种说法就是朱明私生活不好,故意下药谋害王氏。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

  朱明亲手送王氏下葬,随着黄土掩埋了棺材,自己那颗心仿佛也被埋在了地里面。回到家中,望着空无一人的屋子心里是没着没落,白天忙忙活活的倒还好,这晚上的日子可怎么过。

  民间有一种走街串巷保媒拉纤为生的职业叫做媒婆,朱家在阳谷县可是一大富户,朱明的妻子新丧这可是个捞钱的好机会。纷纷跑向朱家介绍手里未婚的黄花闺女,一时间把门槛都快踢平了。三说五说的把朱明都说动了,打算续弦娶亲,可无论是再好的女子到他眼里都比不上自己亡故的妻子。一连好几个月是一个看得上的都没有。

  一天朱明心里面烦躁,就想着出去走走,却不曾想就这么一溜达,就引出了一场杀身大祸!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