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178章 确定方向
  在韩国栋这个淫虫的眼睛里只有这洪玉娇一人的身影,坐在旁边的锦毛鼠白玉堂就这么被忽略了。把自己是八贤王的舅舅这一身份表明,话音刚落忽然有人断喝一声:

  “呔!韩国栋,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王法何在!今天你家白五爷非要教训教训你这老淫贼!”

  话到人到,从凉亭之下一道白色身影身形一转,那正如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一般,在半空中出刀把路给挡住。要以锦毛鼠白玉堂以前的脾气,这几个人早就成了他刀下之鬼,可这毕竟是开封府的地盘在这里杀了他们不是给包拯和庞昱他们惹麻烦吗?自己也曾听闻八贤王的好名声,也当是卖给他一份薄面。

  韩国栋还真就头一次碰见出来挡路的,心说:“这人谁啊!你三鼻子眼多出这口气,你竟敢管我韩大爷这闲事!”用手一指,故作大方的说道:“哎!我说那小子,你可知道我是谁吗?我乃八贤王他舅舅韩大人,我就是抢人了你敢把我怎么样?你要是识趣就赶紧靠一边站着去,咱俩一笔勾销!要不然只要爷爷一张小纸条就能把你送进刑部大牢!你信不信?”br>
  锦毛鼠白玉堂一点都没害怕,且先不说这淫贼意图强抢自己的未婚妻洪玉娇,区区一个刑部大牢就能把自己吓住,想当年小爷可是敢在皇宫里面玩一圈的人。朗声说道:

  “八贤王的舅父大人,真是好可怕。那你以为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你也知道我是谁吗?”

  “你谁啊!”韩国栋蛮横的问道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陷空岛锦毛鼠白玉堂就是我!”

  白玉堂不报名号还好,一报出来差点吓得韩国栋魂飞魄散,二话不说带着人灰溜溜的跑了。

  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韩国栋怕的不是白玉堂,怕的是他背后的包拯、和庞昱。庞昱当时召集人马陷空岛五鼠第一时间赶赴京城援手,有这交情在前面要是真告他一状不死也得脱层皮。这京城之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开封府尹包拯为人清廉,两袖清风,不畏强权,每年死在他铡刀底下的人可不少,连当朝太后的面子都不给眼睁睁的杀了陈世美。

  庞昱也不是好惹的主,比起包拯死在他刀之下的人那确实是不值一提,但哪一位不是位高权重的大官,俩王爷都死在他手底下了韩国栋宁可去招惹包拯也不去得罪庞昱。

  韩国栋一听庞昱和包拯的大名脑仁都痛,说实话由心里头往外的那么害怕。因此二话没敢说,立刻就跑了。这就叫人的名树的影,一股浩然正气存身,奸佞之徒不敢侵犯。

  “玉娇,没吓到吧。”白玉堂安慰道

  “白郎,我没事。我们还是早些入城去寻包大人和庞侯爷吧。”

  其实洪玉娇真的没有被吓到,毕竟是敢拿着金簪跟一大将军玩命的女人,但如今还是十分享受白玉堂的呵护。

  话分两头,书中代言,庞昱为了等待严冬将金娥的姐姐赎回来特意在这草桥镇发放道牌代理民辞。老百姓一听非常的高兴,凡是这草桥镇县令处理不了的陈年旧案都来到庞昱这里申诉。不到两天庞昱不禁感叹:

  “包拯这活确实比我殿前司的事难办多了!”

  除了这些案子,庞昱顺手还收集了不少韩国栋作奸犯科的证据。来申冤的人里面大多数都是告韩国栋强抢民女,或者状告他霸占人家的田产,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罄竹难书的罪行。如今此案的线索一应俱全,就差回到京城将此案转交开封府后一一证实这些线索的真伪。

  庞昱毕竟是殿前司的官,就算是有查案之权,但也不能把人带到殿前司进行审判。在这一束缚的情况下,开封府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一直劳烦包拯帮忙审判,庞昱也有点不好意思,可一想到刑部的那群人,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等到金娥的姐姐被严冬带回来之后,直接就带着人回到京城交旨。前往开封府衙将这件案子跟包拯一说,又把搜集的证据往桌子上一放,包拯顿时怒不可遏,以免夜长梦多当即就要将此事立案,捉拿韩国栋。

  公孙策一听觉得有些不妥,虽然自己也十分想要这韩国栋早些受刑,但出于包拯幕僚的角度劝道:

  “大人,学生认为此事应当告于八王爷知晓。不管怎么说,这韩国栋也是八王爷的舅舅,如果说贸然行事,恐怕会适得其反。”

  包拯闻言点了点头,公孙策担心的有道理。八贤王贤名在外,但只要是人都难逃一个“情”字,如果不让八贤王知道此事原委,难免又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可韩国栋这恶贼一日不死,自己心里难安,沉声说道:

  “公孙先生言之有理,可本府不忍心让这草桥镇百姓继续受到这韩国栋迫害。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明日随本府前往八贤王府拿人!”

  “此事不可!”庞昱连忙叫住包拯,说道:“老黑,八王爷深明大义,绝不会做着姑息养奸的事情。可我们现在手里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能够定下韩国栋的罪,还是先和八王爷通个气,让这恶贼再活上几天。”

  包拯坐了下来平复了一下心情,刚才所做之事确实有些不妥,盛怒之下险些做了错事。这也怪不得旁人,这世间大多数人都容易被愤怒蒙住了双眼,庞昱在刚刚得到这些消息之时也曾经像包拯一样恨不得立刻将这恶贼斩于刀下。看書溂

  可回京的这一路上,细细的分析案情,发现里面有着太多可以被翻盘的关节。在宋朝可有着一种流传许久的行业叫做讼师,也就是现在的律师,远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这种高人。

  庞昱和公孙策看着已经冷静下来的包拯三人一同寻找这些线索中类似的证据,不多时在状纸当中找出了一个相同的地名——大相国寺。许多人都说他们的家里人都是在这大相国寺被韩国栋掳走,或许在这个地方还有这足以定罪的证据。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