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167章 宋朝的丐帮
  众人回到京城后由包拯将端溪血砚上交给宋仁宗,庞昱买了不少端砚打算送给包拯和公孙策几块,结果两个人油盐不进死活就是不要,无可奈何就带着几块端砚回了太师府,打算提早送给老爹,除了给家中留下几块剩下的都交给三位妻子处理。

  “老爹,我回来了!”

  庞昱兴高采烈的跑到自己老爹的面前,不料却被庞太师嫌弃的推开反而十分怜惜的拿起一块品相极佳的端砚端详起来。

  “喂喂喂,老爹,我可是你亲儿子。”庞昱吐槽道

  “行了行了,你要是没事老夫就不留你了!”

  庞昱此时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在老爹的面前不仅比不上自己的孩子们甚至连砚台的地位都比自己高了。失魂落魄的从太师府中走出来,回头望了望自己家逐渐关上的大门,无奈的挥了一下拳头。走出去不远,突然看到了一样被无情送出来的杨延琪,庞昱不禁笑了出来。

  “延琪,你也被赶出来了。哈哈哈!”

  “庞昱!你也别幸灾乐祸,你不也是被家里赶出来的吗!你给我站住,让我打一下出出气!”

  “等你追上我再说!”

  庞昱与杨延琪就这么玩闹起来,欢快的笑声回荡在这深宅大院之外。玩闹了一会,庞昱牵着杨延琪的手漫步在开封城的大街上,他们二人已经好久没有享受过这种感觉了。二人刚刚成婚之时,就很少有独处的时候,大多时候身边都有李元贞陪同左右。

  “庞昱,你说我们要不要叫元贞和桂英一起出来逛逛。”杨延琪建议道

  “这就没有必要了吧,等孩子大一大我们一家再出去好好的游玩。”

  庞昱微微扶额,他就没见过这么大方的女子,成婚之前就开始劝导自己接纳李元贞,最后更是一力撮合他和穆桂英的婚事。别人的家里都恨不得演出一场宫廷大戏,而自己的家中放到更喜欢舞刀弄枪。看来自己娶妻的眼光确实有待商榷。

  “那就说定了!”

  “说定了!”

  中秋佳节将至,京城的街面上也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庞昱与杨延琪这边瞧瞧那边看看,突然杨延琪停住了脚步。庞昱不明所以连忙问道;

  “延琪,怎么了?”

  “我的钱袋丢了!”

  庞昱伸手探向腰间一摸发现自己的钱袋也丢了,连忙拉着杨延琪走出人群,发现有不少人也在寻找自己的钱袋。双眼不断巡视四周的异状,当即发现了异状,人群当中有不少年纪尚青的孩子不断的在人群当中穿梭。

  “延琪,你赶快回家,我过去看看。”

  “我跟你一起去!”

  庞昱与杨延琪二人都有武功在身跑起来的速度可不慢,几个呼吸之间就缩短了与孩子们的距离。顺着胡同转来转去,突然被一群乞丐拦住了去路为首之人身上挂着褡裢手里拿着几块竹板嘴里说着吉祥话。

  “大爷,大奶奶行行好!大老爷您听其详,打周朝列国就有我这行。孔夫子无食困陈蔡,请来了范丹老祖把粮帮。借给你们吃,借给你们穿,借给你们米山和面山,直到如今没还完。”

  “挂搭令挂令挂令顶挂”

  庞昱顺嘴捧了一句,伸手从身上找出了几个铜板给了他们。这也是没有办法,庞昱与杨延琪都可以说是读书人,读书人尊的祖师爷是谁?是孔子!而要饭的祖师爷是谁?是范丹!

  他说的明白,孔子当年被困没有粮食吃,只好让两个徒弟子路和颜回出去借粮。孔子亲自出面,从范丹老祖手中借来了一把粮食,往袋子里一放就变成了一座米山。最后孔子与范丹击掌为誓说:“以后只要有机会一定会把这笔账算清楚。”

  这也导致了后来每逢过年,要饭的都到门上贴对联的人家讨吃的,不给就赖着不走。有些人不但不给还说:“俺缺你的短你的?”要饭的把打狗棍一戳说:“说你短,你就短,祖祖辈辈也还不完。”

  这就是孔子借粮产生的后续影响。庞昱为了尽快脱身也就只好方便全身找出了几枚未放进钱袋的铜钱,乞丐们得偿所愿也就散开了,可那些逃跑的孩子们已经不知所踪。

  “庞昱,他们......”

  “回去再说。”

  庞昱很清楚这些乞丐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伙,那些偷窃的孩子一定也是他们派出来的扒手。这些孩子首先就得跑到快并且熟悉京城街道的地形,之后经过严苛的训练才会放到街上,而那些不合格的只能被打断手脚放到街上乞讨。这些人要饭分为两种,一种是文要,一种是武要。文要就是,就是说点好听的、唱段数来宝;武要就叫做“叫街擂砖"。拿着砖往自己身上砸,你不给我就把自己砸死在你门前。一般怕出事儿,多少都给点打发走。

  看着已经远离了那处胡同,杨延琪越想越不对劲小声问道:“庞昱,你刚刚为什么不让我说出他们是故意拦住我们的?”

  “你知道他们身上的褡裢是怎么来的吗?”

  “那也有不同吗?”

  “对,知道李太后吧。当年因为“狸猫换太子”事件,李太后在破瓦寒窑呆了十几年,幸得两位叫花子范胜与范宗华父子二人接济,最后才熬了过来。李太后回宫之后,便赠送了这两个叫花子一人一副褡裢,这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奉旨行乞”。”

  丐帮在后世一共分为范、伍、李、索、高,五门,分别供奉范丹、伍子胥、李太后、朱元璋和高文举这五位祖师爷,其中每一位祖师爷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这里就不细讲了。

  杨延琪听完庞昱对这些乞丐们的描述,顿时怒不可遏,这群人渣自己有手有脚不事生产就算了,暗地里竟然还做着拐卖儿童的买卖简直是丧尽天良,那些容貌英俊的孩子会被他们通过渠道卖出去,而这些没人买的孩子就只能做着这些小偷小摸的工作不知道哪天就会被打死,这些人就是被千刀万剐都足以谢罪。看書溂

  “那我们难道就不管了吗?”

  “当然要管,可不能就这么管,我们只有两个人能救出来的人十分有限。开封府下辖十七县,其中一定有一座县城是他们的总部,对于他们必须一网打尽。延琪你先回家,我先去开封府看看情况。”

  “好吧。”

  现在虽然有着所谓的丐帮,但是绝不像是武侠小说当中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全国性的有组织有纪律的,大团体。他只是一个以府,县为单位的小组织。行乞的人一多就会对治安造成影响,最终一定会导致影响自己的政绩。可衙门的人手不够,而且又不能采取一些很好的强制措施,当官的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在行乞的人中选出一个领头的,让他来管理这些行乞的人,每一个乞丐要到的东西都要给他一点抽成。乞丐头要向衙门负责,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帮主。

  可现在的丐帮还没有发展到日后那般严谨,这褡裢要是在陈州盛行还能理解毕竟包拯是在那里遇到的李太后,那为什么会出现在开封府的范围之内呢?

  难不成与后宫那位李太后有关?

  而此时开封府里面也已经乱作一团,包拯前往端州的这些日子里开封府境内可并不是很安稳,开封府下辖县城皆有公文上报,城内有许多孩童被人失踪,多次派遣衙役家家户户的查询线索最后都是无功而返。

  “开封府下辖各县接连呈报幼童失踪案件,学生初步研判不能排除是拐卖幼童的犯罪行为。”公孙策汇报道

  “可恶!谁家儿女不是父母的心头之肉,不容易将儿女养大盼望着他们日后能够成才。为了不义之财害得他人家破人散,骨肉分离,这些拐卖幼童的歹徒简直是泯灭人性,丧尽天良!”包拯大骂道

  庞昱轻车熟路的推开包拯书房的大门,现在对于庞昱而言工作最熟悉的地方除了殿前司就是开封府衙,看着怒发冲冠的包拯扫了一眼桌子上的公文,心中就已经了解了包拯如此愤怒的原因。

  “老黑,我这里或许有关于这些孩子们的线索。”

  “侯爷说的可是真的?”包拯连忙问道

  “当然是真的,我今天和延琪在大街上被一群孩子摸走了钱袋,如果我猜的没错他们应该会与开封府范围内的叫花子有关,而且貌似这群叫花子或许和李太后当年赐下的那两条褡裢有关。”庞昱如实回答道

  包拯此时总算是解开了心中的谜团,根据各县上交的案情经过,这些孩子们的失踪根本不像是凶手随机作案,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犯罪团伙。李太后赏赐范宗华之时包拯也在场,范宗华一个叫花子有着皇家的御赐聚集起来一票人马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或许这次又得跟这位李太后起冲突了。

  “如果真的是如此,他们必定会有贩卖幼童的渠道,否则就算是诱拐再多的孩子也未必有利可图。公孙先生,我们立刻比对案情的细节,找出其中可疑的相通之处。然后抽丝剥茧,循线追查,务必尽快将他们一网打尽,还受害百姓一个公道!”包拯分析道

  “对比细节还不急,老黑,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下发公文给开封府境内所有县城,我需要确认他们当地乞丐的活动范围,以及最近是否有外来的乞丐涌入。”

  “本府明白了。”

  这次或许单靠开封府一家去查已经来不及了,皇城司或许会知道些其他的线索。皇城司管辖业务要比开封府丰富得多,除了保护宫禁安全,像是维持京师治安,监察官员贪污腐败,体察政情民情,缉捕盗贼,管理间谍,刺探敌国情报等,都是属于皇城司的业务,皇城司就是充当皇帝耳目的特务机构和维稳利器。而被后世无比推崇的锦衣卫,也是借鉴皇城司的架构和作用才得以出现。

  可现在有着更大的问题,那就是皇城司不受三衙统领,而是直属皇帝亲自掌管,最高长官由皇帝特旨委任,不经过中书省。亲从官、亲事官均从皇家禁军中选拔。也就是说庞昱根本不认识皇城司的正副使究竟是谁,而且官员接触皇城司过密也是为官的大忌。

  “对了,我不认识皇城司的人,可我认识陈琳陈公公和安排在我身边的周主簿啊!”

  庞昱苦恼的拍了拍脑袋,急忙向着殿前司跑去,连忙向周主簿说明情况,周主簿顿时有些为难。首先当时让庞昱知晓自己的上司是谁已经犯了大忌,现在又为了他去联系上司这明显不符合规定。可要是让他不管这件事,良心上还过意不去。沉思片刻纠结的说道:

  “殿帅,要不您去找找皇城司的人吧,皇城司下辖的探事司或许知道不少的消息。”

  庞昱指了指自己的脸,回答道:“你看我像是傻子吗?你们的建立当年是由我提议的,虽然你们的建立我从未参与过,但你们明面上的身份应该也是属于皇城司的一员吧!”

  “殿帅聪慧异常,属下敬佩。”

  “行了,我是真不认识你们皇城司的老大究竟是谁,在我的印象里面除了你我根本没和任何一位皇城司的人打过交道。算我求你了,你跟你们老大说说,看看能不能帮忙查查当年李太后赏赐的那位叫花子范宗华究竟在哪?”庞昱恳求道

  周主簿见庞昱如此低三下四的恳求自己,心中十分清楚庞昱如此全是为了那些被人拐走的孩子们,咬了咬牙第一次违背了自己的纪律,说道:“殿帅,属下倒是知道一个消息不知道对您查案有没有用。”

  “你快说!”

  “李太后最近跟一同亲族中的堂弟李文来往密切,并且将李文的女儿送入了宫中求皇上纳她为妃。皇上不愿意请了八王爷出面调解,可李太后丝毫不让步。皇上不想违背孝道只好将这个女子封为了昭容。”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