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130章 前往大名府
  “王爷是要向包拯借用展护卫?”包拯不解的问道

  “不错,少则十天多则半个月,本王保证让展护卫回到开封府来。”八贤王见包拯有些不情不愿连忙问道:“怎么?可是展护卫在府衙之内还有公事待办?”

  “不!”包拯连忙回答道:“郑宁一案方才结案如今并无公事。”

  “那么包大人是不愿意将展护卫借与本王?”八贤王继续问道

  “王爷有用得到展护卫之处包拯岂会不愿意,不过请恕包拯不得不问一句王爷借用展护卫的用意何在?”

  包拯刚才有些出神就是由于这个问题,八贤王出去办理公事也好办理私事也罢以他的性格从来不会多问。可八贤王亲自出面借展昭随行这一点就不得不让人有些许的遐想。八贤王乃是当今皇叔就算是调动大内高手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问题,可偏偏要展昭随行包拯担心是有人意图杀害八贤王。

  “哈哈哈,包拯啊包拯,你这个人就是太多心了。本王的安全能有什么威胁?谁又能威胁的了本王呢?本王只想出京去大名府办点私事,可是却又不方便大张旗鼓带着随行官兵前往,所以只好麻烦展护卫作陪罢了。”八贤王笑着说道

  “原来如此,的确是包拯多心了。不过王爷既然是微服私访可否容包拯多派两个人陪同前去?也好处理些琐碎事务,途中也多些照应。”包拯建议道

  “包大人的确是有心哪,本王若是拒绝倒显得矫情了,包大人要派什么人随本王同行?”

  “张龙赵虎二人行事经验丰富,派他们二人如何?”

  “不必了!”庞昱扶着双膝气喘吁吁的说道:“由我带着严冬和韩琪二人随行护卫定能安排好王爷。”

  庞昱从八贤王府离开一路上运用轻功飞檐走壁一直不敢稍加怠慢,紧赶慢赶总算是找到了八贤王。

  “安乐侯?你怎会在此?”八贤王不解的问道

  “王爷,有些事就不说明了,不知我来随行护卫如何?”

  “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好拒绝,不过是说走就走,本王立刻就要启程。”

  “那是自然。”

  庞昱实在是跑不动了借了开封府一匹快马赶回侯府,与家中三位妻子交代一番说明缘由后骑上“逐月”带着严冬和韩琪赶赴八贤王府与八贤王汇合一同出发大名府。

  北宋共有四京,东京汴梁作为都城,同时有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三座陪都。由于石敬瑭割让燕云一十六州给了辽国,大名府位于黄河以北,为抵御契丹族南下入侵是阻止北方人南渡黄河的重要屏障。

  大名府领一州十县,即开州(今河南濮阳)、大名县、元城县、南乐县(今河南濮阳辖县)、清丰县(今河南濮阳辖县)、东明县(今山东菏泽辖县)、长垣县(今河南省省直管县)、内黄县(今河南安阳辖县)、滑县(今河南安阳辖县)、魏县、浚县(今河南鹤壁辖县),商业繁荣丝绸经济发达既是经济重镇又是北方军事中心,在大宋境内地位超群。

  一路上韩琪驾驶着马车,严冬、展昭、庞昱三人骑着骏马在马车周围随行,可毕竟八贤王年岁已高赶了五十里的路程身子骨实在是有些受不得颠簸了,庞昱也借此机会提出休息。

  “王爷许久没有这么长时间长途跋涉了吧。这一路上四百多里地,王爷倒是辛苦了。”庞昱笑着说道

  “人老了,也养尊处优惯了,完全不能跟往日相比了,更别提能跟你们这些年轻人相提并论了。”八贤王感慨道

  “听说王爷也曾经向往过江湖生涯?”展昭走过来问道

  “不错,当时年轻气盛总把自己幻想成打抱不平笑傲江湖的侠义之士。就像南侠展昭一样行侠仗义名震江湖。或者与你金刀侯一般纵横沙场杀敌报国。”八贤王回答道

  “王爷取笑了。”展昭谦虚道

  “就是我哪里是纵横沙场的料。”庞昱笑着说道

  “不,本王可是由衷的钦佩羡慕包大人能够把展护卫延揽入朝的确是不容易。随着年事渐长,本王已不复当年的豪气干云,回忆起往事真是令人不胜唏嘘啊!”

  八贤王究竟是八贤王,人老精马老滑假借回忆往事之名给出了展昭和庞昱此行前往大名府会见上官敬是受到后宫郑太妃请求交回玉佩的消息。话中说一半留一半,直接堵住了庞昱想要继续问下去的嘴。

  庞昱来到八贤王身后看着展昭已经前行,小声在耳边说道:“王爷,您就是个老狐狸,我庞昱斗不过你。”

  “哈哈哈,斗得过斗不过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我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至于斗心机还是让你爹庞太师来吧,你小子最好还是能保持这份赤子之心,莫要被功名利禄这四个字遮住了双眼,哈哈哈!”八贤王开心的回答道看書溂

  庞昱听出了八贤王的言外之意,试探道:“合着我领武职这件事是您在后面计划的?”

  “不然会是谁呢?未来的庞太尉。”

  不错,他们二人的目的就是一样的,那就是想尽办法不让宋仁宗继续查下去。这天下意图谋反的野心家数不胜数,谁都不敢赌宋仁宗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究竟是不是其他人的棋子。宋仁宗自然也不是傻子,听闻庞昱跟随八贤王一同出京前往大名府心中已然明白他们二人的心思,当即就派遣内侍传开封府尹包拯入宫面圣。

  这三个人宋仁宗都信得过,可信得过归信得过,要是从三个人中选一个办事的人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包拯。出发点都是好的,却唯有包拯一人能够如实上报消息而不是选择让他放弃追查的心思。

  “皇上,这两者之间天差地别,一旦包拯查出结果,对太妃......”

  “朕知道,如果流落在外的真是先皇血脉,朕的异母兄弟,那么太妃虽说犯了隐瞒欺君之罪,却也有维护先皇血脉之功。朕会立刻让他认祖归宗,奉养太妃天年。如果不是的话,该怎么办朕自会有所决断。”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