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126章 升堂审案
  书接上文,郑太妃得知自己亲弟弟郑宁被下了大狱,急急忙忙的出宫来到开封府与郑宁不知说了些什么。黄昏之时,张龙赵虎也带回了洪州当地官员的认证文书,只等第二天一早开庭审案惩治恶贼。

  “老黑,给我个面子,这次别升大堂了,升二堂审案。连三班六房的衙役都不要来了,我们哥几个亲自给你喊堂威。”

  庞昱这个请求有些过分,在这县衙之内大堂二堂三堂区分明确。一堂,即正堂,或称“大堂”和“公堂”,是诉讼、审讯的场所。正堂后面为二堂,曾名“印堂”、“鸣琴”和“致远”,是议事办公和会客的地方。再后为三堂,是县令与眷属的内宅正寝。在二堂问案明显不符朝廷律法和审讯惯例。但这件案子与一女子名节有关,庞昱有些不忍故而思考良久求得展昭等人的同意后在包拯面前说出了这句话。

  “侯爷,本府知道你的心意,可这不符朝廷律例。不过本府可以破例不请三班六房的衙役上堂,并且关闭府门不让百姓围观。”

  包拯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这件事确实不宜被太多人知晓,故而答应了下来。

  “这也好,那我去带人犯上堂了。”

  庞昱说完起身前往开封府大牢亲自押解郑宁来到大堂门前,财神充当堂役击堂鼓三声,严冬、展昭、韩琪三条大汉饰演三班衙役两厢伺立,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随侍御赐三铡,公孙策坐在堂下研得了磨添好了笔准备记录,众人齐声高叫“升堂”。包拯身着官服从暖阁东门进来,端坐于大堂之上,惊堂木一拍高呼一声;“带人犯!”

  庞昱拎着郑宁的领子丢在大堂之上,抱拳向包拯行礼,一脚踢在郑宁的腿上,说道:

  “外面怎么横到这都一样的啊!大堂不种高粱,二堂不种黑豆,小子你给我跪直了tmd!”

  包拯挥手示意庞昱将大门关闭,威风凛凛的说道:

  “郑宁,你所涉嫌之案本由刑部审理,朝廷将此案交由开封府接手,如今本府要将全案从头问起你要据实回话,不得隐瞒分毫!洪州父老及苦主家属联名上告刑部,声称你在江南路都转运使任上强抢民女囚禁于行馆之中,对她们横施奸淫辱虐之事面对如此指控你可有话说。”

  “回包大人,绝无此事!”郑宁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若此事乃是空穴来风,洪州父老为何又联名告你!”

  “包大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地方百姓自然也是良莠不齐。下官掌管一路之财赋,对地方赋税始终坚持依法征收,据实上缴。洪州境内意图逃税漏税的土豪劣绅行贿收买不成,转而勾结恶霸刁民状告下官。其目的无非是想逼走下官,好任由他们为所欲为。还请包大人明察秋毫。”

  郑宁为官多年,不靠父亲荫蔽坐上这一路都转运使之职,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货色。包拯若是没有确实证据肯定不会将自己打入大牢,为了保命要么得在这大堂之上巧舌如簧逃避法度,要么就得死咬牙关拒不认罪待姐姐郑太妃求得皇上旨意。

  “本府再来问你,当刑部接获诉状,派人前去洪州查访之时。那些苦主的家属又怎会同时是失踪。”包拯再问

  “既然所谓的联名上告都是挟怨诬告,家属失踪之说又岂能相信。这一切都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之事。”

  包拯见郑宁如此强硬,再拍响惊堂木,朗声说道:“既然你矢口否认,来人传证人齐英上堂!”

  庞昱带着早已在二堂等候的齐英走上堂来,齐英见到郑宁那恶贼的脸脑海中顿时浮现那些痛苦的经历,脸上变颜变色浑身颤抖。

  “齐英,稳住,你放心本侯向你保证今天就是郑宁丧命之时!”

  庞昱的话带给了齐英心中莫大的力量,鼓起勇气走到堂前,跪倒在地说道:

  “民女齐英叩见青天包大人。”

  齐英鼓起勇气面对堂前这么多人的面前将当时那些耻辱的事情娓娓道来,堂上众人无不为之动容。严冬和展昭更是怒不可遏两只虎眼怒视着郑宁,恨不得当场一刀杀了他还这世上一个清净。

  “包大人,民女苟延残喘活在世上就是想有朝一日能让那恶贼得到应有的报应。求包大人为民女做主!为我无辜惨死的家人洗雪沉冤!”齐英说完一头叩在地上良久不起

  “郑宁,你可还有话说!”包拯强忍着怒火说道

  “包大人,此女说的绘声绘影神灵活现,乍听之下的确让人义愤填膺,打抱不平之心油然而生。不过她说的却不是实话。下官根本从未见过她。”

  “郑宁你无耻!”

  齐英本就羞愧难当,听到郑宁将此事推的一干二净,顿时站起身来想要上前动手。包拯连忙拍响惊堂木,让齐英清醒过来。齐英固然可怜,可这咆哮公堂之罪却不能视若无睹,眼睁睁瞧她犯下如此大错。

  “齐英!你放心,今天跑不了他!记住在这公堂之上,包大人若是没有开口问你绝不能擅自出言回答。”庞昱安慰完齐英,转头又对着包拯说道:

  “包大人,齐英出身乡里不懂这公堂之礼,还请大人恕罪。”

  包拯微微颔首,有了庞昱出面调停在二人默契配合之下齐英咆哮公堂之事就算是遮掩过去了,再说这大堂之上可全都是自己人就算是强行一笔带过也自无不可。

  “郑宁,你从未见过她,那么她为何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顾羞耻,声泪俱下的控诉于你奸污她的丑行。”

  “下官不知道,或许她是那些想诬告下官的人刻意安排。包大人明察秋毫,想必能分辨真伪。”

  包拯起初还想看在郑太妃的面子上给郑宁些体面,既然这郑宁依旧不想开口,那也就别怪他了。当即冷哼一声,说道:

  “本府的确有分辨之法!公孙先生拿证据给他看。那齐英将你背上红痣特征绘图标识,郑宁,你身上是否有那三枚相同的红痣。倘若红痣位置排列与此图完全相同,便足以证明齐英所言非虚!你若是不肯承认,为求验证,本府依法只能采取强制手段!”

  “郑宁,是你自己承认,还是我来帮你。”庞昱在一旁威胁道

  “且慢!”郑宁连忙叫停,说道:“不必比对了。包大人果然断案入神,下官背上的红痣与这图上一模一样。不过下官承认红痣不假,也承认与齐英有过肌肤之亲,不过并未承认此案对下官的所有指控。下官与齐英之间,并非她所说的强掳囚禁暴力逼奸,而是两情相悦心甘情愿。”

  郑宁说完将齐英的控诉列为诬告一类,并编出因前往洪州上任之时寂寞难耐一时糊涂与齐英发生了关系,并且齐英逼迫自己迎娶她进门这种故事。庞昱此时都不得不佩服郑宁的急智,有这份口才当一个都转运使真是屈才了,去当讼师不好吗?那来钱可比当官快的多。当初陈世美要是有这般口才,估计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包大人,下官身为朝廷命官却在辖区内与民女苟且成奸,朝廷虽无明文规定此举违法,然而下官的私德却依然荡然无存,又怎敢再辱没朝廷官声。谁料齐英竟然因此怀恨在心,与当地土豪劣绅勾结,诬告下官。”

  郑宁编造的故事仿佛让他自己都相信了最后甚至义正言辞的站起身来。庞昱见状连忙起身从郑宁背后又是一脚给他踢的跪下,毫不在意的说道:

  “郑宁,我让你起来了吗?在这公堂之上,我的官位最大,爷没让你起来你就敢起来是看我的鱼鳞紫金刀太过于寂寞了吗?包大人,既然郑宁咬定牙关不肯开口,将柳风带上来吧。”

  包拯一拍惊堂木,朗声说道:“传柳风!”

  郑宁一听柳风的名字脸上不再镇定,心中暗叫不好,柳风知道的事情太多没想到竟然还没等自己灭口就被包拯弄到了开封府来。

  韩琪和财神当时为了封锁消息是装作土匪的模样来到柳家“砸窑”,柳风是做杀人中介的自己的家乃是深宅大院,有养了不少护院保护自己安全属于“硬窑”。“硬窑”可不好砸,往往土匪为了砸“硬窑”和“红窑”都会由做插签的人收买里面的人,这种人称之为“内盘”。

  杀手都是认钱不认人的主,在财神的钞能力下很快就有人反水做了“内盘”。外有武功高强的韩琪,内有多名被收买的杀手,很快就“砸响了”柳家将柳风当做肉票抓了回来。为了将这出戏演的更巧妙一些,财神甚至充当了一回“花舌子”留下了一封绑架信。看書溂

  庞昱起身再将已经准备好的柳风带到大堂之上,柳风双膝跪倒在地,口中唱喏:“小人叩见青天包大人。”

  “柳风,本府问你,你可认得此人?”

  “回包大人,小人认得。正是此人通过随身侍卫古力联络小人,收买杀手杀害府中卫士,请包大人明鉴!”

  “包大人,这柳风也说是我身边的侍卫古力联络的他,至于那些杀手下官一概不知!”郑宁狡辩道

  “郑宁,柳风已经言明是你收买杀手,将此案有关之人皆都杀害毁尸灭迹意图脱罪!并有你亲自签发的银票作为凭证,洪州州衙也已经掘出尸首比对造册,与你教唆杀害之人完全相符。相关证供皆在这本府公堂之上,你可还有话说?”包拯怒声问道

  郑宁见柳风连当时送出去的银票都能拿出来作为证据,长叹了一口气闭上双眼,自知已经难逃一死当即认命,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包大人既然已经查明真相,又有证据在手,我又何必多费唇舌。”

  “既然如此,堂下听判!”

  庞昱看着坐在大堂之上威风凛凛的包拯心中不由得羡慕不已,曾几何时他苦读大宋律例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坐在这大堂之上说出那公正严明的判词。可惜天不遂人愿,自己当官以来品级飙升直至朝中二品,却因武官的身份对这个位置离得越来越远。

  “郑宁,你身为朝廷命官,奉派为江南路都转运使之职。理当造福地方体恤百姓,你却倚仗权势,强掳民女逼奸于前,杀人灭口毁尸灭迹于后。用心卑劣,手段凶残,罪大恶极,天地难容!本府依大宋律例判你铡刀之刑,来人啊!虎头铡伺候!”

  包拯说完判词,庞昱来到虎头铡前,扎稳马步双臂一用力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这虎头铡摆在郑宁面前。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金刚各司其职,王朝抬刀、马汉捆人、张龙赵虎抬人入铡,等候包拯令牌落地,当场就让这恶贼灰飞烟灭。

  却不曾想此时却又被拦了下来。

  “住手!”

  文中个别名词解释:

  1.“砸窑”:下山抢劫,一般是有钱人家的大院也有个别情况抢夺平民百姓的。

  2.“砸响了”:已经打进院子里面可以开始抢劫了。

  3.“硬窑”:砸窑的种类分为软窑和硬窑两种,软窑是指篱笆墙、柳条子之类的院墙,四周没炮台,多数在房角,马圈、猪圈等隐蔽地点放“暗枪”,也有设地枪的。而硬窑是指那种深宅大院,四周有炮台,还有花大价钱雇佣来的百发百中的炮手护院。

  4.“红窑”:过去有这么句话叫做“砸窑先砸红窑”,“红窑”就是挂红色旗子的,那些自己养兵、雇炮手的大地主,既怕土匪来砸窑,又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武装,于是就挂出一面红旗,绑在烟囱上,意思是可以来砸,其实是给自己仗胆。土匪对挂红旗的主儿,往往是不可擅动,一般会准备稳妥后再动手。

  5.花舌子:土匪内部核心的四梁八柱中的八柱之一,指能言善辩负责给所绑肉票家送信讨价还价或劝降“响窑”的人员,同时兼任“绺子”间的联系,谈判等外交工作。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