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76章 开封水患
  庞昱一见杨延琪情绪如此不稳定,就提议明天出去散散心,为此杨延琪甚至邀请了李元贞一同前往。开封城附近有一条河叫做蔡河风景尚可,备了些时蔬租了一条船就这么自由自在的欣赏着美景。坐船很快就到了蔡河的中游,看着两边河道变窄,不禁问道:

  “船家,这河道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窄。”

  “回这位官人的话,这附近有不少王公大臣的府邸,都为自己家修建亭楼水榭,这蔡河也就变窄了。”船家如实回答道

  庞昱闻言皱了皱眉头,继续问道:“难道没人管管吗?”

  “唉,哪有人管啊。都是高官,就是开封府的包大人也管不了啊。”

  庞昱眼神一扫,此时有许多的鱼儿浮在水面上呼吸。又望了望天空,只见万里无云天气晴朗。杨延琪发觉庞昱异状不解的问道:

  “庞昱,你做什么呢?”

  “我感觉这天好像要下雨。”

  “那就快回城吧。”

  杨延琪出身将门,对于水火之策自然并不陌生。凭借她的了解庞昱这个反应一定是要有大事发生,蔡河中游河道拥堵,若是下了暴雨这条河附近的民居就要遭难了。还没等回到城中,就开始刮起大风,庞昱将两女护送回家后,顶着大雨赶赴开封府衙。看書溂

  “老黑,我不懂治理水系,可现在蔡河的中游河道因官员府邸占地已经十分狭窄,这会不会导致造成水患。”庞昱忙问道

  “本府也不知,公孙先生已经联系了城内各级学塾随时都能投入使用。只好尽人事以待天命了。”

  有道是隔行如隔山,包拯与庞昱二人都是外行人不敢乱作为,只好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救援。这场大雨一下就下了三天,一直没有等到都水监传来迁移百姓的消息,庞昱此时心急如焚,坐以待毙可不是他的性格,当即把心一横背着金刀就打算前去询问雨情。

  都水官的设置起于秦代,汉代沿袭秦制,至隋朝改为都水监,主管官为都水使者。这种设置直至元代相沿不变。宋、金、元时主管官即称都水监与官署同名。

  此时的都水监判监事名为许固,见到庞昱来临连忙出来迎接,庞昱没时间与其虚与委蛇,直接问道:

  “许大人,这开封府连下暴雨数天,不知是否需要迁移沿河地区百姓。”

  “侯爷且宽心,历年来每逢雨季都难免如此......”

  还没等许固把话说完,庞昱立即打断,怒斥道:“什么叫难免如此!你都水监的工作就是如此,现在还无为而治,你就不怕酿成水患吗!”

  “侯爷,本官还是那句话,这场大雨构不成水患,您若是想要迁移百姓那就请您向圣上请旨。若是出现水患我来负责!”许固义正言辞的拒绝道

  “你负不了责!”庞昱怒吼道:“蔡河附近居住着近万百姓,你这一条命够吗?”

  此时随着一阵剧烈的声响,庞昱的心沉到了谷底,蔡河决堤了。决堤之水的咆哮淹没了所有的声音,它带着数里的河流,裹挟着泥沙向陆地冲去,如同一只咆哮的巨兽正宣告着它将要统治这片土地。

  包拯一声令下,开封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齐齐出发疏散百姓避难,庞昱带着刚刚返回的严冬、韩琪也加入了疏散百姓的队伍。逃离的百姓此时人挨人人挤人,一个慌神甚至连自己的父母妻子都找不到。

  此时庞昱这边正有着一位找不到自己孩子的妇人,正往相反方向跑去寻找孩子。

  “大嫂,这边危险不能去啊!”

  “可我要找我的孩子啊!”妇人哭诉道

  庞昱咬了咬牙大声喊道:“这样,你告诉我孩子的年龄相貌,我们来帮你找!现在你快点随着人群撤离!”

  “我求您了官爷,一定要找到我的孩子啊!”

  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庞昱会水但并不精通,只能勉强淹不死自己。现在已经有不少低洼路段的积水已经来到膝盖处,四周的房屋都十分危险。抱着刚刚找到孩子返回途中,庞昱看到了一件险些让自己气炸的事件,不少百姓拿着绳子将自己与柱子绑到了一起,喊着势必要与房屋共存亡的口号。

  “大叔,房子没了就没了,人要是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庞昱苦苦劝道

  “那后生你快走,老头子我活够本了,别害了你也死在这!老头子忙活了大半辈子就给孩子留下了这么一间瓦房,不能就这说扔就扔了!”

  庞昱不想废话,只身走进房内在老人脖颈之后用力一劈将人打晕过去背起来就跑。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道路上,本着能救一位就救一个的原则,强行将不少老人带离了房屋。可他能带出来的人在这个庞大的数量中宛如沧海一粟,灾民之多让公孙策都始料未及,连府衙的大堂都贡献了出来。

  庞昱见状也不吝啬,将妻子杨延琪送回天波府安置,也把自己的侯府贡献了出来。看着不断涌入府内的灾民,不由得感叹道:

  “水火无情啊,就这么几天伤亡这么多百姓。”

  “这就是天灾的无情,许多老百姓舍不得自己的房子,许多人都被淹死了。侯爷包大人让我告诉您,灾民已经全部安置完毕了。”展昭走过来说道

  “我知道了,伤亡情况怎么样?”

  “据包大人和公孙先生连夜统计,蔡河两岸百姓民宅全毁三千两百户,半毁八千四百一十七户,失踪四千六百二十人,五千四百零三人不幸遇难。受灾百姓估计得接近十万人,这些还不算许多没人认领的尸首。”展昭沉重的说道

  近十万人受灾,自宋仁宗继位以来何曾遭受过这么大的水灾。这已经不是一个区区渎职之罪能够解释的,像许固这样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比比皆是,宋仁宗得知受灾情况后这位以仁厚著称的皇帝,第一次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发了一场巨大的火。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