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71章 移交开封府
  庞太师得知庞昱要参与包勉一案,连忙让人将刑部侍郎孟威请到家中,想要让这件案子送给开封府让包拯处理。知子莫如父,庞昱的斤两他这作为父亲心中还是有数的,改变确实令许多人眼前一亮,但让他独立破获一场大案还是能力不足。

  “太师召下官前来不知有何吩咐?”孟威谦卑的问道

  “我听说孟大人奉刑部尚书陈大人之命刚从富顺回来,孟大人身为刑部侍郎还要亲力亲为真是令老夫敬佩啊。”庞太师恭维道

  庞太师的奉承他一个小小的刑部侍郎可不敢接,忙说:“下官不敢,下官不敢。盗卖官盐一案朝廷十分的重视,所以下官才前往办理实属应当。”

  “既然这样,为何孟大人这么快就回到京城了?”

  “皇上下旨,让刑部在京城处理此案,下官必须将主嫌押解进京。这主嫌就是开封府包大人之侄富顺知监包勉,下官正为此事犯愁。包大人多次协助刑部办案,提出借阅此案的相关证据,可这次涉案的人员是包勉,包大人应当避嫌才是。”

  孟威将案子全盘托出,都是官面上混的人物谁不知道谁那点小心思。这桩案子调查难度极大,能有人代替刑部调查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不愿意呢?反正押送嫌犯进京的功劳已经领到了,剩下的案子是谁接管无所谓了。

  庞太师纵横官场多年,哪里能不知道孟威的小心思,当即说道:“唉,此言差矣。老夫到有不同想法,这个案子是孟大人主审的,让他看看又何妨?那才能彰显出你孟大人坦坦荡荡执法公正。”

  好话谁都爱听,包拯公正无私人尽皆知,让他看看证据说不定还能帮助他们刑部破案。庞太师看孟威有所动摇,借机继续说道:“若是不肯让他看的话,孟大人一旦判了那包勉死罪,他会借此机会声称你判案不公,甚至对你还要心存芥蒂。你又何必在朝中树敌呢?”

  “但是。”孟威还想说些什么却又被庞太师用话堵了回去

  “此事既然是包大人提出的要求,那日后有什么争议老夫愿意为你作证,你看如何?”

  可怜天下父母心,庞太师为了庞昱将孟威好生忽悠一顿,晕头转向的孟威也只好答应下来。这样包拯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介入此案,而庞昱那边的压力也会少一些。

  刑部主审官员已经松口了,庞太师马不停蹄的进宫面见宋仁宗,请求皇上将此案移交开封府审理,却不曾想遭到了王延龄王丞相的强力反对。

  “皇上,刑部与开封府各有任务,老臣以为此事恐怕并不妥当。”

  庞太师见王延龄一反常态,连忙问道:“皇上,开封府尹有上殿共议国事之权。包大人与刑部也曾多次合作审理各大案件。丞相既然有先例,你为什么会觉得不妥呢?”

  庞太师与王延龄各执己见,宋仁宗也不说话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人斗嘴。

  “太师,此案不同以往,包大人是包勉的三叔依照惯例应当回避才是。”

  “丞相啊,若是别人是应当回避,但是包大人审案有公无私。铁面无情,满朝文武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丞相,难道你还怀疑他徇私舞弊不成?”

  庞太师一记大帽子向王延龄扣过来,这可不能接。如同吃菜一样,这道菜不吃就又给推回去了。

  “太师,包大人公私分明的确是众口皆碑,可此案已经由刑部审理,为什么非要他牵扯进来呢?”

  “丞相对包大人的断案之能向来是赞誉有加,盗卖官盐这么大的一桩案子交给朝堂之中断案如神的包大人来审理。丞相,你又是为何觉得不应该呢?”庞太师回答道

  由于庞太师这次并未与包拯有所恩怨,王延龄也找不到借口怀疑他用心不正,再说下去难免会落一个居心叵测的罪名,直叫他被庞太师堵了个哑口无言。

  宋仁宗坐在龙椅上看到两人也不吵了这场热闹结束了,兴致缺缺的说道:“太师所言不无道理,包拯有公正之名又有断案之能,的确是审理此案的不二人选。这样一来也能够彰显他铁面无私的美誉。以朕来看此案还是移交开封府审理吧。”

  有道是君无戏言,皇上说话就得算,王延龄哪怕是心里万般无奈也得咬牙认下。倒不是说他不信任包拯,可一旦开了先河万一日后也有人不顾回避制度参与侦办涉及到自己亲属的案子又该如何?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同包拯一般铁面无私,这口子一开只怕徇私舞弊之事就难以禁止了。看書喇

  经过庞昱的追查发现,富顺盐矿的产出与上缴数目缺少数额巨大,约占整体产量的十分之一,这一现状足以说明盗卖官盐一事确实不是空穴来风。官盐的运输与入库都需要富顺知监的官印批文,这也就是彭立临死前上报的罪证。

  就事论事,这样的证据已足以被视为铁证。可这也是最好动手脚的一个疑点。比如包拯的官印就交由公孙策来保管,由此可见包勉的官印是不是也可能由门客来保管。常理来说,代为保管之人应当是那富顺监的主簿,可据彭立死前传来的消息,唯缺主簿杨焕的供词。

  而缺少杨焕供词的原因就是因为彭立在赶到富顺之前,人就已经失踪了。若是能够找到此人,此事未必不能翻案。

  “财神,财神,你去把我那个......”

  庞昱无奈的笑了笑,习惯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习惯了身边有严冬、韩琪与财神三人的陪伴,现在他们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一天连面都见不到一时之间实在是有些不习惯。

  常贵与田猛能发挥的作用已经到达了极致,现在身边无人可用说到底还是笼络的人才太少了。可江湖人都讲究一个无忧无虑快意恩仇,整个江湖又有几人如同展昭和严冬一般愿意为自己上一层枷锁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