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41章 宣武军大练兵
  庞昱坐在书房中沉思着孔儒府中发生的事情,孔儒之死疑点实在是太多。

  首先,庞昱看过孔儒的尸体,致命的伤口是由剑造成,艾虎为什么要隐瞒这件事。

  其次,那人为何要杀孔儒,他又从何而来?

  最后,当时看到的人影究竟是谁?他与艾虎又有何干系?

  严冬与韩琪是庞昱手下最能打的两人,据他们所言,严冬被人用药迷晕,韩琪则是被人偷袭昏迷。也就是说,当时在孔儒府中至少有两个人躲在暗处。严冬的武功比起展昭弱一些,能让他毫无防备将其迷晕的人,在江湖上少之又少。

  剧情发展已经彻底脱离了庞昱的所知,艾虎的身世无论在哪本书上都没有提及过,现如今又牵扯出了一桩十二年前的血案若是不能查明事情只会越来越糟糕。

  “唉,包青天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版本实在是太多,电视剧也好,小说也好偏重的角度都不一样。知道这种剧情真是平白无故给自己增添麻烦啊。”庞昱自言自语道

  咚咚咚!

  书童八两打开房门说道:“少爷,少夫人来了。”

  “少夫人?谁啊?”庞昱不知所以

  “杨家的八小姐。”

  庞昱猛地拍了一下脑袋连忙出去迎接,他还是没有适应突然多出来一个未婚妻的事情。

  “庞昱,你总算是回来了。我娘又把我赶出来了。”杨延琪埋怨道

  “太君将你赶出来与我有关?”庞昱试探性的问道

  “不与你有关难道与我有关吗?上次把我赶出来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与我娘说了什么,这次听说你回来了又把我赶出来了。对了,庞昱你去中牟县又办了什么案子吗?”

  杨延琪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三两句话就缠着庞昱让他讲在中牟县发生的故事。庞昱也没有拒绝,吩咐厨房准备他们两人的晚餐,就这么坐在院子中聊了起来。

  “来人!快来人!有小偷!”

  远处有人大喊抓捕小偷,又不断敲锣通知巡街的官兵协助抓捕。这响声惊动了坐在院子当中的杨延琪与庞昱,起身飞到屋顶上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远远望去好像有一个身影翻墙而出,周围更是有许多人举着火把追踪。

  “庞昱,发生什么了?”站在院中杨延琪问道

  “好像是吏部尚书冯浩的府邸招贼了。”庞昱如实说道:“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巡城官兵都出动了或许很快就会抓到小偷。”

  冯浩乃是科举进士出身,曾任江陵府知府,因政绩卓越被调回京城,最后官至吏部尚书。为人和善,从不与他人交恶,连庞籍庞太师与王延龄王丞相都想将他拉入到自己的阵营当中,又富有才学可谓是国家栋梁之才。

  “早些休息吧,明日我去开封府看看。”

  “既然没事你明早就不用去开封府了,你都十天没去军营点卯了,御史参你的折子都有一人高了。为什么像你这样的人能独领一军我却不能?”杨延琪吐槽道

  庞昱闻言彻底没有话说,他在外查案的日子比在军营内练兵的日子长的太多了,纵观我国历史哪有一个将领像庞昱这样不务正业。br>
  次日清晨,陪杨延琪用过早饭后直奔军营。宣武军共有二十个指挥,满编一万人的编制,如今却只有九千人。其中包含三个马军指挥,与十七个步军指挥,以庞昱如今的指挥能力率领一个指挥的人马作战已经达到极限,手下又多了十个指挥他也必须要进步了。

  庞昱一夜没睡,将脑海中所有关于军事的信息书写成册。其中包含着许多类似于“戚家军鸳鸯阵”的后世优秀军事知识,而宣武军则是庞昱这次将所学知识全部运用进去是否能带出一支真正铁军的试点。

  如果不能,说明他根本就不足以率领大军成为一名武将,庞昱则会向宋仁宗辞去官职另选优秀将领率领宣武军。身穿铠甲来到军营,召集各营指挥使议事,聚集全军精锐的计划需要开展了。

  “兄弟们,我许久没来军营疏忽军事,我先在这里给大家道歉。”

  庞昱不顾阻拦向手下二十名指挥使一一行礼道歉,这是他的错误也必须为此承担责任。

  “整个宣武军如今有马军一千五百人,步军七千五百人。我打算进行一次大练兵各营准许有伤亡名单,伤亡的兄弟我会安置妥当,你们放心去练。营中我陆陆续续送来了七百只羊,士兵们的营养一定要跟上。三月之后各营进行全军大比武,最强的三个营有嘉奖。”

  庞昱的计划很好,可手下的二十名指挥使纷纷皱眉,似有难言之隐。

  “我的计划如果哪有问题,各位可以指出来。”

  “侯爷,您的计划没有问题,只是上面能让咱们这么做吗?”与庞昱最为相熟的曲焕说道

  “上面的压力我给你们顶着,还有问题吗?”

  二十名指挥使齐齐表示没有问题,最后庞昱总结道:

  “我不管你们怎么做,我只看结果。我要看到一支用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上面的压力我顶着,军中的待遇我给你们最好的,要是还练不出来精兵......”

  “我等提头来见!”×20

  庞昱目送着二十名指挥使离去,紧闭双眼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去做。杨家将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其忠君爱国的品质,可在这种故事中对抗外敌是绝不会缺少的情节。

  宋仁宗如果真想让庞昱单纯的去领武职,那应该授予的官职应当是环卫官这种虚官,而不是都统制这种实权官职。而且庞昱只在武力上与查案上崭露头角,授予文官才算是合情合理。偏偏连续授予兵权,难免不会拔苗助长。

  也就是说,让庞昱领兵日后前往战场历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从某一角度来讲说是历练,其实跟镀金差不多,庞昱与杨延琪结亲,哪怕是冒领了杨家的功劳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如此既安抚了杨家,又扶植了庞昱,可谓是两全其美。

  或许还有一种可能,宋仁宗早已发现了襄阳王有反心。单凭一个包拯实力过于薄弱,如今再加上独领一军的庞昱,组合成为破坏襄阳王谋反计划的主要力量。

  但无论哪方面,庞昱都必须带好宣武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领了职务,就不能让别人说自己的皇帝姐夫识人不明。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他庞昱还不如早些回家做他的大少爷去。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