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20章 三路并进
  第二天一早,庞昱手持水火囚龙棒带着韩琪、田猛和宣武军中由一位以名为曲焕为首的马军指挥等待包拯的到来。众人此行需以包拯为首,假借巡查登州海防为名,暗地里调查假铜币事宜。

  不多时,包拯坐着马车带着开封府众人陪同神勇军第一指挥也到了。只是那为首的女将庞昱越看越眼熟,这不是天波府杨家的杨延琪吗?背着的那一大包袱是什么?杨家已经这么闲了吗?多种问题不断在庞昱的脑海中浮现。

  杨延琪催马来到庞昱身前,将包袱递给了他,说道:

  “包大人已经到了,即刻启程。这些是我娘让我给你带的兵书。”

  庞昱此时犹如五雷轰顶,傻愣愣的说道:“替我多谢太君美意。”心中已经泪流满面:还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我都是侯爷了还有这么多作业!谁来救救我!

  由于一行人都是马军,行程很快,在距离登州边界还差一些路程时赶上了前往担任登州通判的唐真。

  唐真此人为人正直,富有才学,曾担任礼部员外郎,乃是监察御史唐冀之子,进士及第之时当年由包拯阅卷也算的上是他的门生。

  唐真听到茶馆的掌柜说是包拯路过,他身为包拯的门生理应去拜见恩师。走到包拯面前,跪倒在地行师生大礼,口中言道:“门生拜见恩师!”

  “果真是你快快请起,你我怎么在此地相遇?”包拯问道

  “门生是奉派前往登州任通判之职。”唐真如实回答道

  包拯点了点头,鼓励般的说道:“通判之职多为皇上亲信,足见皇上对你恩宠有加。你要尽心尽力才是。”

  “门生订当殚精竭虑以报皇恩。”

  包拯看了看唐真身边只有一位老仆和一位书童,忙问道:“你可有随护同行?”

  “门生以为既是奉旨派任,就不该太过招摇,故此就带了老管家唐福和书童羽竹一同前往。”

  “嗯。守份克己又不恃宠而骄,有子如此你爹也足以告慰九泉之下了。不过你肩负通判之职,安全问题不容小觑。这样本府请展云小姐随你一同前往。”包拯称赞的说道

  唐真见包大人盛情难却也只好遵从恩师的意思。而庞昱此时刚刚安顿好士兵休息做饭,与杨延琪一同来到包拯面前,席地而坐。看到此人心中已有了答案,问道:

  “你就是登州新任通判唐真?”

  “唐真见过将军,有劳将军护送恩师了。”

  “我听包大人刚刚说道派人护送你去上任,这样,韩琪你与展姑娘一同保护唐大人安全。”庞昱吩咐道

  韩琪有一个很好地习惯,那就是不会违背命令。庞昱此举也不是闲来无事布下的,包拯包青天的故事正书也多续书也多,但唯有一条不会变,那就是在案件中与他有关系的人一定会出现问题,不是险些丧命,就是贪赃枉法之辈。

  而且韩琪为人机敏武艺高强,走过江湖也混过官场。又不同于展昭的名气太大,让他去暗中前往登州收集信息再适合不过了。

  “庞昱,你和包大人这是?”

  杨延琪不是蠢人,看得出来包拯与庞昱此举不光是为了保护唐真安全,更多的是想要往登州官场内部嵌入钉子。所以小声的在庞昱耳边问道。

  庞昱对天波府杨家出身的杨延琪也放心,小声的说道:“这次前往登州巡查海防就是一个幌子。短短半年登州通判连死了两任,唐真的安全问题可是不那么容易解决的。”

  “登州的知州不是你庞家的人吗?这事你庞家不知道?”杨延琪瞪大了双眼问道

  “不知道,我昨晚问了我老爹,他也不知道登州事宜。而且我那担任登州知州的表哥就是一个贪财好色的酒囊饭袋,我请旨陪伴包大人来到登州就是为了堵住朝中官员的嘴。”庞昱眯了眯眼睛小声的说道

  等到了登州境内,庞昱带着田猛和一些亲信士兵做走镖之人的打扮,押着一些金银暗自与包拯分开暗入登州境内。还没等走出十里,身后传来一阵急躁的马蹄声。转身一看,又是杨家的这位姑奶奶!

  “姑奶奶,你到底要做什么!我是去查案,又不是玩!”庞昱脸色难看的说道

  “你的兵书忘记拿了,我给你送过来,而且包大人也同意让我与你一同前往。手底下的士兵们有各营的指挥使管着,误不了事。”杨延琪骄傲的说道看書喇

  “好吧,要是有人盘问起来你就说你是镖局里的趟子手。记得每过二十里喊一次镖趟子!”庞昱吩咐道

  这么多天,庞昱也发现了只要有他的地方杨延琪一定会被加以各种任务一同前往。现如今连皇上都想要保这桩媒,庞昱对此无比的头痛。杨延琪比庞昱不多不少正好大三岁,而且如今年仅十九岁的庞昱实在没有成家的意思。

  结果现在姐姐庞琪说动了姐夫皇上,杨家老太君佘赛花也有意让杨延琪与庞昱多多接触一下,现在连包拯都掺和进来了。想一想曾经与自己同窗的杨宗保未来要叫自己一声姑父,庞昱属实不想看到这副画面。

  话分两头,登州通判唐真带着展云与韩琪一路微服私访赶往登州城。一路上见到不少被逼无奈拦路抢劫的农民。进入登州城后谨慎的韩琪顿时感觉自己一行人被盯上了,带着唐真等人七转八转也没有甩开,也明白这些人是谁派来的了。

  程元虽然是个酒囊饭袋可毕竟是登州的地头蛇,唐真一行人的行程时时刻刻都被人盯着。唐真刚到驿馆休息,就有人前来邀请他去赴宴。唐真想邀请展云与韩琪一同前往,谁料韩琪消失了。

  韩琪手拿钢刀小心翼翼离开驿馆的时候刚一出现在大街上顿时就又被人盯上了,仔细探查一番,发现身边至少有十个在暗中监视着他,其中还有一位高手。韩琪在大街之上跑了起来,身边的眼线竟然没有如他所料跟上来,也就是说登州城内几乎已经被人布满了眼线。

  “该死,这样根本无法完成侯爷的安排。而且这群人也是闲的,铜的价值比铜钱要高的多,哪个不知死的敢造假铜钱。”韩琪心中暗骂

  来到街市以上,看到有官兵正用假铜钱购买东西,韩琪常识性的掏出钱来买了一个小玩意,拿到商户找的假币颠了颠小心翼翼的放到怀中。这一举动却全然被一人看在眼里。

  “飕!”

  一道身影从韩琪背后闪过!

  韩琪连忙追了上去打算灭口,庞昱与包拯暗中调查登州假币一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可反倒被引到一处安静的巷子中,韩琪没有见到那人的身影,心中暗叫不好,提刀戒备。背后一阵破风声传来,韩琪不顾形象在地上一个懒驴打滚避过这一刀。站起身来,看到一位持刀的大汉,直接向这位大汉猛的攻去。

  哪知道,这位大汉不躲不避,硬接了韩琪一刀。又是一刀横斩,韩琪顿时觉得避无可避,也只好硬着头皮接下这一刀。大汉手中之刀灵巧的避开了韩琪的要害,用刀背将他打翻出去,却被韩琪瞧出了此人的武功路数。

  “你是辽东严家的人!”韩琪戒备的说道

  “这与你无关,还是早些离开登州这个是非之地,这不是你能管的!”大汉说完就转身离开了,独留下不解的韩琪。

  韩琪的不解主要是来自于怀中突然出现的一块硬物,另外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堂堂辽东严家的子弟怎么会与奸人做狗,这属实令人费解。

  其实严冬也是位可怜之人。两年前辽东受灾,十万灾民苦不堪言,他的父亲严三刀见辽东遭遇如此灾难,心中焦急却束手无策。这时,奸商李坤找到了严三刀,答应出钱帮助辽东解决灾荒。却提出要严家之人保护他三年或者帮他杀掉十个人。

  严家为了辽东的十万灾民只要答应下来,严冬为此开始跟随李坤,履行承诺。哪知道这李坤官商勾结无恶不作,可碍于承诺却不能动手。多次为来到登州的通判提供证据,可知州程元治理外行,内斗内行,两任通判都死于他手。

  好不容易熬到如今,听闻京中包大人来到登州,新上任的通判唐真又是一届清官,故此找机会将证物交给韩琪,并让他赶快离开登州,去交给包大人。

  包拯这边的动作也不慢,来到登州步兵营胡方指挥使军营中,检查最后的防线。并通过展昭与公孙策的明察暗访下,得出了铜币的铸造工坊就在这登州军营中的铸造作坊内的猜想。明日一早就可以开始寻找,并推断假铜钱的流量。

  在登州城外的庞昱看着从城内传出的消息不由得紧皱眉头,现如今登州街面上的铜钱几乎都是假的,朝廷发放的真铜钱寥寥无几。可这是为什么呢?

  “庞昱,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杨延琪不解的问道

  “杨小姐,你说这城内货币流通最频繁的地方在哪?”庞昱问道

  “当然是钱庄啊!”

  “不错,钱庄里面每天都人来人往的,想要流出假铜钱十分容易。可这登州城内的商贩难道没有不识得假铜钱的人吗?”

  “这也不可能,铜钱的真假常人只要留心还是不难分辨,毕竟假铜钱比真铜钱要重。经常跟铜钱打交道的商贩不可能分辨出来。可一直以来没有人报案,也就是说......”杨延琪答道

  庞昱适时接过话头继续说道:“官商勾结,看来咱们需要去会一会我的那位表哥了。要是只有程元一人绝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不出意外他只是一个挡在官面上的傀儡。”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