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殿下,你的痴傻侧妃看上属下了>第228章 送一碟瓜子儿
  化嬷嬷脚步一滞,生硬的道:“不用了,老子不喝。”

  然后一甩袖子,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

  去他大爷的雨前龙井,谁稀罕他那一点子茶叶?他这辈子都不想喝雨前龙井了,被一个臭小子忽悠的团团转,简直是他一辈子的耻辱。

  看着化嬷嬷的背影离开,百里云川勾起唇角,这个老头儿,以为戴个人皮面具就没人能认出他了吗?

  说起话来漏洞百出,偏偏又医术高明。连胡太医都对唐婉儿的病束手无策,它随随便便一诊就说有救,还要什么听都没听说过的灵犀角。

  让人怎么不怀疑他的真实身份?传闻中的小神医前脚刚从杜府消失,后脚小文儿就从杜府带回来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化嬷嬷。

  而且,安公公说过,化嬷嬷并不是杜府里的老人,想来也是刚入府不久,却极得杜氏礼遇。

  化嬷嬷?华“嬷嬷”?真相如何,就不言而喻了吧?

  呵呵,父皇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找破了头都找不到的神医,会藏在他儿子府上教导一个三岁的女娃儿吧?

  百里云川沉思半晌,让人唤了安公公上来,吩咐道:

  “小郡主这个师傅教的不错!莫拘束了他。回头给他送去个使唤的人,工钱也涨两倍。有什么好茶叶就送两包过去。”看書溂

  安公公答应着要退下,忽然又不确定的问道:“殿下,您刚才说的工钱是涨两成还是两倍啊?”

  百里云川凝眉想了一会儿就道:“算了,工钱不必涨了,想来他也不缺银子,每顿给他加俩菜吧,做精致些。”

  安公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答应着去了。

  ......

  怡红院。

  唐忠,阿文,阿武见着唐婉儿回来,都十分高兴。细细的汇报了近段时间的情况,诸事还算是顺利。

  虽然旁的青楼也比葫芦画瓢的学了怡红院的设计,甚至对面那家凝香馆还放出风声说她们家的姑娘们以后改邪归正,嫖资加倍,卖艺不卖身。以后只弹琴作画,品茶论琴,不再做那酒色生意了。

  可是整改的第一天,就差点儿被一帮纨绔子弟把招牌给砸了。开什么玩笑,如怡红院那般高雅有情趣的青楼有一家也就罢了,满大街都是还有什么趣儿?

  关键是他们在怡红院受了一肚子气,被姑娘们撩拨的心痒难耐,又只能看不能吃,不得找个地方发泄一下啊!

  关键是人家怡红院的姑娘们都是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人家清高拿乔儿爷们儿愿意受着,你们的姑娘呢?都出道多少年了?一双玉臂千人枕一点朱唇万人尝。全身上下连脚趾头缝儿都透着狐媚子味儿,你还卖艺不卖身,糊弄谁呢?

  还嫖资加倍,你咋不去抢呢?

  迫于众恩客的压力,于是凝香馆不得不脱了衣服重操旧业......

  唐婉儿听的高兴,连声道:“大伙儿都辛苦了,人人有赏,一个个儿的来。另外,我娘要嫁人了,姑奶奶今天高兴,今儿来赏光的客人们......嗯,银子照付,一桌送一小碟瓜子儿。”

  众人也高兴了,一时怡红院仿佛要过年了一般,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发到阿武时候,唐婉儿想了想,从手腕上褪下一对金镯子塞到他手里,笑呵呵的道:“对不住啊,孩子的满月酒错过了。礼物先补上。等什么时候得了空儿,我再去看看孩子。”

  阿武眼圈儿红红的接过来踹在怀里,心里感动极了。三小姐竟然还记得给他的孩子补上满月礼物。这样的小事情都记在心里。可见是把他们一家人没当外人,以后更得好好的帮三小姐做事。

  其实,唐婉儿很难不记得武大嫂生孩子的事,当初她离家出走成功,还得多谢谢大嫂。要不是大嫂忽然要生孩子了,手忙脚乱的把人都叫了去,自己的出逃也不会那么顺利......

  唐婉儿回过神,继续给大家发福利:

  “这个是阿文哥哥的,这个是秀儿的,她大着肚子不方便,等会儿我亲自去瞧瞧她。

  这个是话梅的,这个是甘蓝的。这个是小竹儿的,估计这两日她也该从江南回来了。这个是......诶?冰橘呢?”

  唐忠挠挠头,不自然的道:“......三小姐问冰橘啊......她......她......”

  唐婉儿一拍桌子,伸手去夺他手里的银锭子。

  “好好说,说不出来,这赏钱我就收回去了!”

  唐忠一缩手,说话立刻就顺溜了。

  “三小姐走后没多久,殿下就让人把冰露姑娘带走了。依老奴说,三小姐也犯不着生气,她们四个丫头中,就数冰橘姑娘的样貌最出挑。

  三小姐您又一声不吭的走了,殿下身边难免冷清,叫人人过去陪着也不算什么。您瞧瞧五皇子府上,姬妾成群,大皇子这里算是干净的了。

  自古以来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的?三小姐节哀......”

  话音未落,唐婉儿已经把手里的钱袋子往唐忠怀里一塞,怒气冲冲的道:“我找他算账去。姑奶奶才走了几天,就敢惦记我的人!”

  阿文瞪了自己家多嘴的亲爹一眼,埋怨的道:“爹不会说话,以后就少说两句吧。”

  唐忠得了赏钱,也不和儿子计较,自去给底下的姑娘伙计们发赏钱去了。

  阿武摸了摸怀里揣着的金镯子,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出门买了一大包瓜子儿回来。逢人就给装上一碟子,并咧嘴笑着解释:

  “我们东家的母亲要嫁人了,特意给您送一碟子瓜子儿,大家高兴高兴。什么?您不知道我们东家的母亲是谁?您可太孤陋寡闻了。若是说我们东家的父亲,您肯定是知道的,就是前太子太傅,现在的玉面国师唐知敬......”

  听者忙点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嗨!唐大人可是大名人,连三岁小儿都知道呢!听说玄武门外功德碑上都刻着他的大名,此款未付,哈哈哈!

  你要早说是那个休了唐大人的原配夫人要成亲,谁还能不知道啊?”

  另一个人磕着瓜子儿凑过来,好奇的追问:“不知那杜氏要嫁的是何人?”

  阿武的脸上满是骄傲:“就是江南第二富宋家。什么?谁说江南弟媳妇您也不知道?就是杜家啊!这叫做什么强强联手!

  况且那宋公子和我们夫人自幼相识,俩人那是青梅竹马的感情,当初唐大人不知道使了什么计策把我们夫人娶到了手,活活的拆散了一对野鸳鸯啊。

  那宋公子也是个重感情的,为了我们夫人硬生生的几十年没有娶亲,现在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愿抱得美人归了。客官,您说说,这算不算一段千古奇话?”

  那客官听的入了谜,连连点头。又冲着阿武道:“再给我来一把瓜子儿,你说她们两人即将成婚,婚期在哪天?到时候我可得瞧瞧热闹去。”

  “就在两日后。”阿武给他的碟子里重新一趟上瓜子儿,又敲开了另外一间客房。

  “我们东家的母亲要嫁人了,特意给您送一碟子瓜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