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唐知敬从皇宫里回来就开始愁眉不展。两万一千两银子,让他去哪里凑啊?

  家里仅有的一点儿值钱的东西都被嫣娘那个不会过日子的女人卖了,宅子是皇上赏给他住的,并不算是他自己的东西。想来想去,唐知敬只能去找二女儿。

  说起来,自从唐婉容搬到郊区庄子上去住,唐知敬还一次都没有去过。

  等他一路辗转到了庄子上,敲了半天门,才见阿优过来开门。一见是唐知敬,立刻兴奋的喊起来。

  “二小姐,二小姐,是老爷来了,老爷来看你了。”

  说话间,唐知敬已经走到了院子里,可是面前的场景让他不由的大吃一惊。

  只见院子里摆了好几筐黄澄澄的大柿子,两个农妇装扮的女人围着唐婉容,手里拿着刀子正忙着给柿子削皮......

  "容丫头,你这是做什么?伤着手了可如何是好?这哪里是你该干的活计?”

  唐婉容把手里削了一半的柿子交给阿优,才起身拍了拍衣裙上沾染的尘土,含笑道:

  “爹爹怎么有空过来了?您尽管放心,容儿在这里吃的好,睡的香,连哲哥儿和浩哥儿都胖了不少呢!他们在后头摘柿子呢,爹爹要不要去瞧瞧?

  今年是柿子长的特别好,我们还亲手晒了柿饼,等会儿爹爹走的时候带一些回去。爹,女儿从来不知道,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竟然会这么好吃......”

  唐知敬愣愣的看着二女儿脸上的笑容静谧柔和。一身粗布衫裙,不施脂粉,纤细白嫩的手上赫然有几道细小的血痕。

  这还是他那个神采飞扬,娇纵爱美的二女儿吗?

  唐知敬不由的失声叫了起来:”容丫头,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呀。爹爹从小教你读书写字,弹琴作画,你的手,不是用来削柿子的呀。”

  唐婉容灿然一笑,把自己的手伸到唐知敬面前:

  “爹爹您瞧,我的手和这两个嫂嫂的手并没有什么不同。她们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

  爹,现在我已经想通了,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要那些东西何用?

  以前在王府里,女儿瞧着面上光鲜,可是天天要防着哪个狐媚子又勾引了百里山河,吃不好睡不香。现在日子虽然苦一点儿,但是女儿过的很开心......”

  唐知敬愣愣的说不出话来,忽然两个熟悉的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哥哥,你走慢些,哲儿快抬不动了。"

  “笨哲儿,才这么点儿就抬不动了?你歇着,哥哥自己搬。”

  “不要,哲儿和哥哥一起搬......"

  远远的,那两个抬着柿子筐的小小身影,不是百里明哲和百里明浩又是哪个?

  “......容丫头,孩子还这么小,您竟然......竟然让她们干这种粗活儿......”

  听见唐知敬的声音,百里明浩和百里明哲扔了柿子筐,一前一后的倒腾着两条小短腿儿往唐知敬扑过来,一人抱住了他的一条腿。

  两个小人儿胖了,也黑了。额头上汗津津的,黑葡萄似的眼睛里闪耀着兴奋的光芒。

  “外祖父,哲儿会爬树了哦,哥哥笨蛋,还没有学会呢!哲儿去爬树摘柿子给外祖父吃......”

  先开口的是小小的百里明哲。哥哥百里明浩也不甘示弱,扬起小脸道:

  ”弟弟才是笨蛋呢,那么小小的一筐柿子都抬不动,都是浩儿帮他。外祖父跟浩儿进屋里去歇歇,我拿娘亲晒的柿饼给外祖父吃。娘亲做的柿饼最好吃了,又香又甜......"

  唐知敬:“......”

  谁能告诉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他的宝贝外孙子爬树摘柿子!他千娇百宠长大的女儿,竟然和农妇一起坐在地上削柿子,晒柿饼!

  两个孩子一人扯着唐知敬的一条腿,一人要带他去爬树,一人要带他回屋里吃柿饼。几乎要把唐知敬扯的散了架。最后还是唐婉容发了话,俩孩子才一左一右的拖着唐知敬进屋歇着了。

  屋里陈设虽然简朴,但是也一应俱全,到处透着干净利落。

  唐婉容看父亲面露难色,忍不住问道:“爹爹这次来只是要看看女儿吗?可有发生什么事?”

  真的大老远的跑一趟,总不能是为了单纯的看看她过的好不好吧?

  见父亲眼神闪躲,支支吾吾的半天说不出话,唐婉容就直到是有事了。她打发阿优领着俩孩子娶后院摘个西瓜来给父亲尝尝,两个孩子兴高彩烈的跟着阿优走了。

  此时屋子里只剩下唐知敬和唐婉容父女二人,唐知敬咬了咬牙,只得狠心道:“为父这次来,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可是又没有别的法子。

  俗语说一文钱难倒英雄好,为父这几个月是深深的体会到了。容丫头啊,这回你一定要帮帮父亲啊!”

  唐婉儿叹口气,也不说话,转身从里屋拿了个荷包出来,将里头的银子倒出来数了数,约莫有几十两,都塞到唐知敬怀里。

  “爹爹也瞧见了,女儿过的并不富裕,不过怎么也不能少了爹一口吃的。什么时候缺银子了只管过来,多的没有,接济爹爹几十两还是没有问题的......”

  唐知敬拿着那几十两银子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他该怎么对女儿说,他需要的是两万一千两,而不是这二三十两啊!

  见父亲只管低着头不说话,唐婉容皱眉想了一下,又道:“若是不够,父亲过几日再来,等院子里这些花果卖了,还能再凑几十两。

  横竖我们娘儿几个住这里也花不着什么银子。依着女儿说,父亲也不必再做什么玉面国师,伴君如伴虎,寻医问药的事您又不懂。不如辞了官跟女儿来这庄子上住着,享享清福......”

  一听这话唐知敬就有些恼了,做官是他一辈子的梦想,说什么都不能放弃。他年纪轻轻的退隐归田那不是让人笑话他没本事吗?

  当下气呼呼的将手里的银子往桌子上一摔,沉着脸去了。等百里明浩和百里明哲摘了西瓜回来,屋子里哪儿还有唐知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