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回八八:我嫁了在打工的江医生>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源的打算
  夏青靠在江源怀里,风声穿过玉米田,从耳边呼啸而过。

  江源说道:“媳妇儿,如果你不想理你弟,就不要理他。别人爱说什么就让他们去说。”

  自从夏冬冬出现后,现在小区对夏青指指点点的人不少。

  不少人是嫉妒夏青现在日子好过了,可也有人纯粹就是觉得夏青“不负责任”。

  夏青作为姐姐,怎么能不管没成年的弟弟呢?

  自己日子过好了,就不管家里人死活了。

  以前欠债没还的时候,他们看夏青还挺可怜的。

  可现在夏青家里两辆自行车、又有大冰箱,江源还在科室上班。

  夫妻俩的小日子不比别人差,怎么能只顾自己过上好日子呢。

  “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夏青抬头看着江源,“如果我想,我现在就可以把夏冬冬送回去。

  可是他如果还闯祸怎么办?

  万一他闯了比这次更大的祸怎么办?

  到时候我爸妈还是要来找我。

  你明年就要参加高考,我不能让我爸妈和我弟来打扰你学习。”

  “所以你才这么担心?”

  夏青默了默低头道:“我现在怎么做都不对。

  管他我也管不了,不管他我又怕他闯祸。”

  江源没想到夏青为了让自己有个好安静学习环境,居然承受了这么大的压力。看書溂

  他低头说道:“我有个主意你要不要听?”

  把夏冬冬送到清源乡做工就是江源的主意,他还能有什么主意?

  江源说道:“我已经和马叔说好了,明年过完春节,就会辞职,全力准备高考。

  过年的时候,你弟肯定要回去一段时间。看書喇

  到时候我们把厂里的房子还回去,搬到省城去住。

  你爸妈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我们。”

  夏青眼睛一亮:“源哥,你是认真的吗?”

  江源点头道:“这事我考虑了一段时间。”

  自从夏青从林晓这里搞到了省一中的卷子,江源就发现到省城的教育质量和县城之间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既然县城有复读班,那省城一定有更好的,所以江源准备明年去省城读书,冲刺高考。

  江源说道:“你不是也打算把初中文凭考出来吗?

  到时候我们把手上的事放一放,专心学习。

  我们搬到省城去住,你爸妈和你弟暂时找不到我们,你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影响我们学习。”

  江源见夏青不说话,又道:“生意的事如果无法兼顾,就暂时放一放,我们也不差这些钱。

  媳妇儿,你可是一个月挣一万多的人。”

  夏青心想,对啊。

  现在普通的双职工家庭一年的收入也才两千多块。

  不说存款,她床底下还有七瓶茅台呢。

  她有什么好怕的呢?

  挣钱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能好好读书吗?

  前世江源没能实现他当一名医生的理想,现在他们有钱了,还怕什么的呢?

  夏青道:“源哥,你真的不觉得我无情无义,不负责任吗?”

  江源说道:“媳妇儿,你是我见过的最善良的人。

  你看你对卢奶奶、对刘大娘、对五头、对小天、小雨,那些说你的人,都是因为不了解你。

  爸妈也还没到需要我们尽义务的时候,你没有对任何人不负责任。”

  夏青眼眶红了,她把头埋在江源怀里。

  他们的情况不知比前世好多少倍,有什么困难是闯不过去的呢?

  江源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直到夏青完全平静下来,才捧起她的脸,像捧着世上最珍贵的东西,顺着她的眉眼寻到她的唇,轻柔地吻了下去。

  ……

  两人手牵着手从玉米地里走出来。

  夏青脸红红的,两人不知在玉米地里长吻了多久,她摸了下嘴唇都有点肿。

  江源像没事人似的地牵着她的手,路上还若无其事地和老乡打招呼。

  夏青却害羞的靠着他,低着头都不敢抬眼看人,像是刚出嫁不久的新媳妇。

  和江源聊过后,她的内心是前所未有的安稳。

  两人在大队里走了一圈,夏青也把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和江源说了。

  九月过后天气渐渐冷了,黄鳝也少了,夏青打算把她的菜摊收了,不再卖菜了。

  当然黄鳝少了不是主要原因,她要把精力放在蔬菜大棚上。

  她已经和芊芊商量好了,她打算在牛头山大队承包二十亩地,用水泥钢筋建起真正的蔬菜大棚。

  叶家和王家也跟着她集资投了三亩大棚。

  物价还在长,一亩大棚的投资在一千二百元左右。

  至于大棚的收益,她和芊芊两人签了合同三七分账。

  夏青占七成。

  这笔投资虽然大,但夏青、董建和芊芊三人算了笔账。

  如果今年冬天蔬菜大棚能有正常产出的话,不说十块钱一斤黄瓜,就说六块八块,那么她的投资三个月就能收回成本。

  有了之前卖甜瓜的经验,夏青更加有信心。

  这年头冬天也没有什么反季蔬菜。

  等过年的时候,他们的大棚蔬菜如果能供应省城的话,那就是拿麻袋装钱。

  江源见夏青从刚才的不安情绪里走出来,也放下心来,

  和蔬菜大棚相比,前几天卖薯条就是小巫见大巫啊。

  他媳妇儿原来在这里憋大招呢。

  马叔那边夏青已经联系好了,省里的农膜厂已经正式投产了。

  马建国这次不为了夏青,为了自己亲生女儿叶芊芊,也要想办法出手搞定啊。

  到时候不但会有大棚膜,还会有专业的地膜。

  至于大棚种植技术,董建去省农院培训了三个月,认识了不少专家。

  村里如果有其他农户愿意集资盖大棚的,他们也欢迎加入。

  天时地利人和,夏青觉得不挣钱都对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