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生九零,捡到锦鲤妹妹全家发达>第16章 你敢给老娘下套
  陈氏看着婆婆如此维护自己的儿子,心里更是气不过。

  自己被绿了,换做谁心里都膈应。

  陈氏不满地说道:“妈,那你的意思是,男人在外面玩玩没什么,那假如今天换做是爸的话,你会怎样?”

  李淑芬脱口而出,“要是他的话,我打断他的腿……”

  说出来以后,李淑芬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了什么,赶紧捂着嘴。

  周围的村民听了,一个个笑的不行。

  李淑芬被嘲笑,一巴掌扇到了陈氏的脸上。

  “你敢给老娘下套,自己没用,看不住男人,还扯上老娘,你这死婆娘。”

  婆婆说完,又对村长说道:“村长,就按照你说的去做,我来做主,他们两个,从此不再往来便是。”

  “好,周寡妇,你同意吗?”村长又问另一方。

  周寡妇如今名声都毁了,还能怎样呢!

  “我同意。”

  双方都同意了,村长就开始写字据了。

  写好以后,给双方都签了字,然后摁了手印。看書溂

  据说,陈氏回去以后,又被婆婆给训斥了一顿,不给她饭吃,让她天天吃红薯干。

  而周寡妇,她那个恶婆婆自然也不会放过她,听说被捆起来狠狠地打了一顿呢!

  村里面的八卦,来得快,去得也快。

  大家都开始农忙了起来,马上要进入秋收了,这些事情,也逐渐地被大家淡忘。

  之前杨爱国家卖红薯干,现在村里面好多人在做,虽然也没卖出去多少。

  但杨水水觉得,卖红薯干已经不吃香了。

  她看了一下,在她这里,还没有出现薯片。

  要不,她就卖薯片好了。

  上辈子的薯片,那可是各式各样啊,她最喜欢吃的零食就是薯片了。

  而且还能做出多种口味,那时候,她还专门去参观了薯片工厂。

  对于薯片的制作,她是很熟悉的。

  而且,就算村里面的人想要模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外形可以模仿,但是口味,是模仿不了的。

  当天晚上,杨水水就把自家种植的一些土豆,开始在家里做实验。

  由于个子矮,她就让张氏去做。

  最后做出了两盘薯片,那味道简直就是和前世超市卖的,一模一样啊!

  “小六,这个真能赚钱吗?这只是小孩子吃的零食呀!”杨爱国问道。

  “爸,一定行的,相信我,薯片的市场,可是比红薯干要大呢!要不这样,咱们先做一批,然后你拿去卖卖看!”

  张氏现在十分相信杨水水,尤其是杨水水把小五的哑疾都给治好了。

  “孩子他爸,你就按照水水说的去做吧!我觉得水水的主意,肯定能行。”

  “好!我都听你们的!”杨爱国答应了。

  接着,他们便做了一批薯片,然后分袋给装好,杨爱国便拿到镇上去卖了。

  杨爱国带着杨华去的。

  刚开始无人问津,毕竟是小摊。

  杨华的头脑很好,立马说道:“爸,不如我们打开一些,让人来试吃吧!可能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只有试吃了,大家觉得味道好,才会来买。”

  “你说得对!华儿,就按照你说的去做。”

  杨华打开了一个包装,虽然他年纪小,但是一点都不害羞怯场。

  拿着薯片,看到路过的小孩儿,就请他们免费品尝。

  这个年头,大家都比较喜欢占便宜,有免费吃的,当然要尝一下了。

  杨华眼光十分犀利,直接将目光放在孩子的身上,这主要是零食,针对的是孩子,然后才是大人。

  而且,看着衣着光鲜的小孩儿,他都上前邀请他免费品尝。

  孩子品尝以后,觉得好吃,立马就会缠着大人买的。

  果然,一会儿,就有些大人被缠得没办法,跑过来给孩子买几包。

  有些是觉得味道不错,也自主地买了一些。

  杨爱国这边,生意好得不行!

  这时,老二今天也赶集,看到杨爱国在这边卖薯片,生意还好得不行。

  他好奇地跑过来看了看,抓了抓脑袋,“大哥,你们这卖的是啥呀?”

  杨爱国瞥了他一眼,自己忙自己的,他收钱都还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理会杨爱林。

  杨爱林看着大哥一直在收钱,简直是红了眼睛,羡慕得不得了啊!

  这是一袋一袋的卖的,在家里就称好的,现在直接收钱就是,比较轻松。

  他看着杨华在招呼大家,又问杨华,“杨华,你们这卖的是啥啊?”

  杨华一看这二叔,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也没理会。

  杨爱林这下有些生气了。

  哼,他就不信问不出来。

  然后找了一个买了薯片的客人询问。

  客人跟他说道:“这是土豆片啊!挺好吃的,我家小孩子喜欢吃,而且还不贵,五毛钱一袋呢!”

  杨爱林一看,这不就是土豆给做成的吗?

  眼珠子一转,心想这杨爱国一家,现在怎么鬼点子这么多。

  于是,他立马溜回家去了。

  此时,人来人往的大街上。

  江一鸣暗自感叹了一声。

  “唉,那个小女娃,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呀!”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街上溜达,就是希望能找到那个极具天赋的小女娃。

  谁知,那小女娃就好像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江一鸣的心中,不禁感到很失落。

  看着那边大家拥挤在一起,好像很热闹,他也走过去看了看。

  杨爱国的薯片已经卖完了,还有不少客人没有买到。

  便询问他还有没有?什么时候又来?

  杨爱国说,下一个赶集的日子,他们还会来的。

  在这个地方,农村赶集的日子是每逢一三五单数便来。

  大家都让他下次多带一点,杨爱国也答应了,心中十分高兴。

  看来,这薯片,也可以支撑起他一片事业啊!

  他以前从来没做过生意,他也体会到做生意的快乐了。

  看着自己收钱都忙不过来,心中太兴奋了。

  他们家很快就能盖新房子了。

  江一鸣走到他们面前,杨爱国说道:“这位先生,我们已经卖完了。”

  “我不是来买东西的,我是来向你们打听一个事儿,你们有没有见过,一个三岁左右的女娃,在这附近出没啊?两只眼睛大大的,十分机灵,大概这么高的样子。”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