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第308章 不得不说,这小舅子很有天赋!
  秦煜想阻止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只能任命的参与其中。

  果然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

  一番忙碌。

  艾米和卡西的情绪平稳下来。

  秦煜看了二人一眼,无奈的笑了笑。

  第二天。

  秦煜依旧和昨天一样说书,然后迎娶新人。

  准确的说是纳妾。

  并且还不止一个,而是同时抬了四顶花桥进门。看書溂

  因为是提前商量好的事情,李丽质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怨言,况且李丽质跟婠婠和石青璇以及卡西艾米等人也相处习惯了。

  她一个人也照顾不好秦煜,有他们帮忙分担,她的压力也小一点。

  皇宫中。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此事也没有什么异议。

  当然,就秦煜而言,即便他们不同意,也不会改变什么。

  长安城内的官员和贵勋们,以及长安城内的百姓,在秦煜家一连吃了三天的流水席。

  而秦煜呢,虽然家里有喜事,但是说书的事情却一天都没有落下。

  日子就这样不慌不忙的过着。

  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长安城的百姓们也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丰收。

  无数金黄色,圆溜溜的土豆从地里被挖出来。

  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虽说要上交七成的粮食,可这对百姓们来说并不是什么事情。

  因为他们还可以继续再种。

  朝堂上。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一脸的兴奋。

  “戴胄,如今土豆开始收获,你跟户部那边打好配合,派人去田地里收土豆,不能苛责百姓,当然也不能少收。”

  “这些都是要收上来当种子,接着种植,扩充种植面积的,每一个土豆都很重要。”

  “而且第一批种植的玉米也快成熟了,你们忙完土豆的事情,就继续忙碌玉米收割的事情。”

  戴胄连忙站出来应下,“微臣明白。”

  李世民点头,“还有,土豆和玉米的事情,一定要守口如瓶,千万不能让外族知道。”

  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万一被那些人知道,到时候再搞出点什么事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臣等明白。”

  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戴胄说的,更是对满朝文武所言,因此,文武百官们都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李世民挥了挥手,“诸位爱卿若没有别的事情,就退朝吧。”

  他还得处理奏折,除此之外,西游记也接近尾声,他也想去听结果。

  李世民如今心情很好。

  大唐已经开始变得繁荣和强盛起来。

  经济方面,有瓷器,玻璃,以及秦煜后来研制的香皂,花露水以及玻璃珠子,还有一些玻璃制作出来的狼啊,之类的工艺品。

  这些东西在大唐并不值钱。

  但是对那些外族来说,却十分珍贵。

  尤其是那些草原部落,他们信奉图腾,大唐的那些玻璃制品源源不断的从大唐输送到草原。

  然后再从草原换来牛羊。

  一开始,他们还觉不着什么,可等他们发现的时候,他们手里的牛羊别说打仗了,就连自己部落的百姓们都难以养活。

  原本生存环境恶劣,过得不是很富有的草原部族,如今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至于他们换回去的玻璃制品,除了好看之外,却一点用都没有。

  只可惜,等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李世民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在收到胡商的线报之后,立马对那些战力和物资储备不足的部落开战。

  经过一番经济腐蚀之后。

  部落早就失去了战斗的能力,面对大唐的强兵秣马,他们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

  战斗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毫无疑问,大唐才是胜利的这一方。

  对此,李世民很是满意,对秦煜当初提出的战略也满是赞成和欣赏。

  这也就奠定了他接下来很多事情都听从了秦煜的意见的基础。

  政治方面,秦煜也给他提供了很多建议。

  废弃原本的官员制度,实行选举,三年一次,有能力的人,往前一步,没有能力的人,则是往下调任。

  听起来,这跟原本的制度没有什么差别。

  只不过原本的选拔是根据官员上级的意见,这也就是说,若是哪个官员,得罪了上级的话,他不仅一辈子不能晋升,还会被不断往下贬。

  秦煜的建议却是听从民意,以百姓们的意愿为准则。

  上级的意见只能做个参考。

  这样一来,那些真正为百姓做事,得到百姓认可的官员们,就有了出头的机会。

  而李世民也因此获得了不少清廉的好官。

  除此之外,秦煜还提供了其他很多建议和官员的管理办法。

  人才选拔方面,改科举,建学校。

  建立了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

  之前,世家跟李世民一直不对付,他们家族的人才自然为家族效力。

  可如今有秦煜在中间调和。

  世家对李世民的偏见已经没有那么严重了,加上双方也有过几次合作,如今相处起来关系还算不错。

  在秦煜的建议和促成下,世家手中的资源与李世民的资源算是达成了共享。

  学校的书籍很大一部分出自世家。

  在秦煜的主张下,学校分为两个校区,一个是贵勋子弟,另一个校区是商户和寒门子弟。

  之所以分成两个校区并不是为了区别对待,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他们双方。

  还是那句话。

  环境不同,地位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学习的进度也不一样,与其放在一起死拖,还不如分开教学。

  因材施教。

  而秦煜的这个建议也得到了李世民和世家的支持。

  当然最终的结果也没有让李世民失望,不论是哪个校区,都出了不少优秀的人才,这一点李世民很欣慰。

  因为秦煜的存在,改变了大唐的历史,李世民的几个儿子,除了李承乾之外,其他人并没有谋反。

  一方面是受秦煜的影响,李世民的好些儿子都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们都在各个领域里忙碌着,根本没空去争夺皇位。

  再说了,他们父皇身边有秦煜在,想争夺也不会成功。

  在秦煜的帮助下,大唐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都在不断的发展。

  听话本已经成为了大唐最为受欢迎的娱乐活动。

  大家只要没事了,就会听听话本。

  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说书人这个行业。

  因为秦煜的关系,说书人不仅没有地位低下,反而被无数人敬重。

  任谁也想不到,大唐的百姓们如今能够吃饱穿暖,家有余粮,是因为一个说书人的功劳。

  百姓们感激秦煜。

  读书人更加感激秦煜,是秦煜给了寒门学子上学入朝为官的机会。

  将士们感谢秦煜。

  因为秦煜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优良的训练方法,还改革了征兵制度,原本他们当兵只是服徭役,并没有补贴。

  在秦煜的建议下,如今每个士兵,根据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补贴政策。

  在战争中受伤或者是残疾的士兵,也会有相应的养老政策。

  除此之外,最让将士们感激秦煜的是,他们的子女,可以优先上学。

  很多人奋斗了一辈子了,都等不来一次这样的机会,而现在,只要是父母有一个在军营里为国效力的,就能享受这个政策。

  而且家中有当兵的人的家属,也会有很多优惠政策。

  很多人原本很排斥当兵,但如今,无数的大唐儿郎以进入军营为荣。

  大唐儿郎们骁勇善战,以一敌二,每一场战争都势如破竹。

  仅仅三年的时间,就将大唐周边所有的异族征服,大唐的地域不断的扩大。

  仅仅又过了三年的时间。

  李世民亲自率兵,征服高句丽,踏平百济和新罗。

  然后率兵直奔倭国!

  无论时间怎么流逝,秦煜当初所说的事情,李世民可记得清清楚楚。

  而这三年的时间。

  李泰和李恪两人研究的事情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李泰成功的研制出了横渡大洋的大轮船。

  除此之外,飞机也已经经过无数次的改良和试飞行。

  “姐夫,这是最后一次,如果能成功的话,我们就可以利用飞机漂洋过海了。”

  李泰一脸激动的说道。

  秦煜点头,“不错,期待你的成果。”

  不得不说,这小舅子很有天赋。

  飞机,轮船,火车都让他捣鼓出来了。

  李泰坐在机舱里开始试飞行。

  其他人紧张的看着。

  此时秦煜怀中抱着一个孩子,身边跟着四个。

  看上去都四五岁的样子,他怀里抱着的则只有一岁多不到。

  他旁边站着李丽质和婠婠等人。

  只不过此时,她们都挺着大肚子。

  连艾丽和卡西都是如此。

  三年前,航海行动就已经开启。

  李泰也带人到达过卡西他们的家乡,并且与海外的国家建立了商贸关系。

  海上早已经开通航线。

  大唐与海外国家之间来回的运输货物。

  因为航线的开通。

  大唐又赚了不少钱。

  不少商人看到了利益,也纷纷跟朝堂申请权限,加入海外贸易的队伍之中。

  原本海外国家的人见大唐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起了歪心思。

  但他们来到大唐一看,只见大唐兵强马壮,人人如龙,顿时就歇了明面上的心思。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