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爷一口一口咬着脏兮兮的馒头,自己也不知能否撑得过这一晚,撑不过,还是个死,那这个馒头可就是他的最后一顿晚饭。

  郑大娘一手牵着孙儿郑家宝,一手端着她的那份馎饦,还冒着热乎气,送到跟前来。

  “三爷,别嫌弃老婆子不干净,这碗馎饦,我没动过。你拿去吃吧。”婆子一声长叹。

  徐三爷万万没想到,竟然只有这位被他戏谑过的老大娘朝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他有些错愕,甚至是不理解,“郑大娘,你……你为何要帮我?”

  郑大娘拉拢了下孙儿,语调朴实笨拙,“我婆子年纪大,没多少见识,但也不是不省事理。那日三爷给我孙儿留的可不止骨头,还有半碗肉汤哩!”

  “这寒天冷夜的,谁不爱喝口热乎的,哪儿还能剩下?三爷能留下几口肉汤给我家家宝,婆子心里头感激!”

  徐三爷也是没想到,愣了一愣。要说常日里,他好个面子,出手是大方,可也不是对谁都大方。

  他一贯是瞧不起这些村妇人家。只是那日,他瞧着这位郑大娘言谈较为谦和,虽然为了孙儿不惜豁出脸面,但也没有一味地对他点头哈腰。

  他可不是个好善之人,也就是那日,行了这么一点善举。

  “徐三受之有愧啊……!”他端着馎饦,也不知哪儿来的那些多愁善感,好好一个大男人,又开始哭了。

  这叫郑大娘好一通手足无措,“这从哪说的,三爷快别哭了!婆子也没啥好吃好喝,就一碗馎饦,你赶紧趁热吃了吧!”

  他一边哭,一边点头,一边吃着馎饦,以往瞧不上眼的东西,今儿个吃着格外有滋有味。

  “这馎饦我吃了,大娘岂非要饿肚子?”吃了几口还是有些没好意思。

  郑大娘摆摆手,“我一个婆子能吃多少,有馒头吃就够了!三爷先保住命。再不济,到路边地里刨根子,也要撑下去。好死不如赖活着。三爷也千万别再干那傻事了!”

  “今儿个晚上,你就跟我祖孙俩盖一床被,凑活凑活着睡!”

  她孙儿家宝小,两人只得一床棉被,徐三爷立马摇头,“这不行,我只挨着你们可以,但棉被你们盖!”

  郑大娘见劝不动,“那行吧。”

  沈思月只在暗地里抛了个石子,不为别的,这徐三爷讨人厌,吃个苦头是咎由自取,更该死的是那几个阴险小人,不是他。

  他这也就是一时想不开,遇到点挫折,就自暴自弃,实在让人看不惯。

  果真他还要再寻死,她也不拦着。

  不过现在看来,他似乎情绪稳定了下来。先前儿还觉着他是个爷们,倒没成想,遇到事就只知哭哭唧唧,也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沈思月便不再理,她这头照旧找柴,烧火,把先前儿官差给的南瓜炖了。

  又从空间悄悄拿了一些面粉,只是一看日期,过期一年!

  但闻起来没有霉味,也没粘块,应该还能吃一吃?

  先头儿过期两年的盐,她吃了,嗯,没问题……

  她每次从空间拿的东西不多,旁人还以为是官差那儿换来的,也不细究。

  至于那些好东西,还不到拿出来的时候。

  这些东西不可多得,很多古代没有,比如土豆,绿豆,红薯这些,她想过了,说不定可以利用起来,考虑拿它们在这里种植?

  她发现空间里的东西,尤其是菜类,一直保持着新鲜,基本没变化。兴许还能培育出芽来!

  要知道,中国古代到了明后期,靠引进土豆、红薯和玉米这些产量高、易种植、饱腹足的农产品,才解决了逃荒年代,大批的饥荒问题!

  她知道黑马道,那是一个荒凉贫瘠的地方,由于气候过于严寒,人口极少!

  并且,那里紧挨鞑靼人,他们不惧怕寒冷,时常会来大周偷袭。这就导致在那里生活的百姓异常艰难。

  十几年前,老皇帝还在时,命人在各个要口修筑抵御鞑子的城墙。

  离黑马道五十里外,修起了一座城——黑水城。

  那里有十几个役人村。村子里的人都是被剥夺了户籍的流犯,终身在此服役和生存。

  役人村里,可不都是像他们这样,被无辜抄家的人;还有一半是真正罪恶的凶徒,不是大奸,就是大恶。

  那是一个充斥着血腥与惩罚,没有律法,也没有道义,饥寒交迫,疾病交加的地方。

  沈冬青说,他从没见过像役人村那样烟消弥漫,穷贱不堪的地方。

  那地方,能吃人!

  早年间沈冬青打退鞑靼人时到过那儿,将这桩事说给了他们听。小五几个都被吓哭了。

  沈思月自觉未来还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紧接着,流放队伍恐怕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她已经能感觉得到,昨晚那几个阴险小人,绝不会停手。

  为了利益,他们会企图成为这个圈子里的地头蛇。

  沈思月知道,这个时候,如不凝聚力量,会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这是……?”杨连氏诧异地看着沈思月拿来的几十个南瓜窝窝。

  她这几日对待沈思月的态度,不知不觉中转变了一些。

  虽然还是态度疏离,但不再敌对。

  “我不白给,你们需要替我做一些事情。”沈思月数了一下,加杨连氏一起的沈家庄子上熟人共有七位大人。每人分了四个。

  她语气冷淡,却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倨傲,几人都默了一下,问:“二小姐让我们作甚?”

  “我要你们帮我撕树皮,越多越好。”

  杨连氏思忖了一下,“二小姐是想要做麻绳?”

  旁边妇人们说道:“要这麻绳做甚?也不能吃的。我们手里也没得工具,做出的麻绳粗糙原始,能拿来有什么用?”

  “是啊,何况我们连着好几天吃不饱,睡不好。缺盐少碘的,实在没几个力气折腾。”

  喜鹊在一旁拉了拉杨连氏的手,“娘,我也能帮忙。”

  杨连氏看了看女儿,这几日女儿气色好了不少,都是让沈思月的瘦肉粥养的。

看書喇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