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从1566开始>第505章 严家以退为进要谈和
  梁梦龙转念一想,又道:“你说,图们还会来此地吗?”

  李成梁断然道:“一定会来!他们围了辽阳,只是声东击西,京营兵马调动之后,图们一定内入!

  “辛爱呢?"

  李成梁望着北面荒寒的旷野,忽然道:"梁侍郎,辛爱既然负气出走,俺答必定不满,我们报知兵部,请张阁老派人前去游说,俺答若能出兵相助,此围必解”

  梁梦龙当即翻身上马,道:“我去!再去兵部就来不及了!”

  说罢,他一鞭挥出,驾的一声,径自向大青山方向疾驰而去。

  李成梁见他如此果断,喃喃道:“唉,这大明朝,谁说没有人呢?只可惜奸党把持,致使万事崩坏…”

  京城,朝政停摆,全城戒严已经数日,全城开始弥漫一股诡异躁动的气氛。

  严家老宅被盗贼破门的稀奇事,也流传了两天了,饶是严家权势熏天,三小官员三分之二皆为党羽,竟然也查不到丝毫线索?对外,严世蕃声称只是失窃财物,而私底下却是屡次三番大发雷霆,无数哨探满城奔走,几乎所有关系都用上了,却是毫无头绪。

  老严嵩疼爱孙子,这两日心思全无,加之,那日英国公张溶来透露景王已经回京,说明事态更是进入到了无可调和的阶段,三个孙子被人掳了,生死已然难判了。若非早早把严绍庭送到了蓟州,这一变故挺不挺得过来,还真是个问题了。

  这夜,严世蕃强忍焦灼痛苦,反而在山房安慰老爹,家臣们则外堂,也是一丝声音也不敢发出。众人均感不安,深知严家二十年来,这还是头一遭,竞然有人真敢动严家了,而且一上手就是狠招。这,实在是巨变了……br>
  “世蕃,你要多去找不要管我”

  老严嵩刚想提笔放松心情,却忽然又窝心了。

  "老爹,一时半会怎么找?吉人自有天相,那几个崽子,也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便是"

  找了许久,严世蕃也有点泄气了,深感背后的人既然如此毒辣,这事多半已经不会有好结果了。

  唉严嵩强忍情绪,轻轻搁笔,背负双手,望着窗外高墙上的阴天,喃喃道:“世蕃,叫他们进来吧”

  外堂几人也听到了,当即悄然进来,罗列两侧。

  严世蕃心想正事已经耽误了两天,消息也已经来了,毕竟事关众人,也不能总让人围着自己的三个儿子转。

  “大伙先议议正事吧.牛信到了蓟州,昨夜也回报了,你们看看吧”

  他说罢,将怀中密报交给罗龙文。几个人先后看过,突然之间均感振奋,人人脸上透出一股热切之色。

  严世蕃叹道:“事情还是顺的.牛信去说服辛爱的.这小子,这回倒是给咱们扳回来一些了.你们怎么看?都说说吧!别想着那些糟心的事儿!干咱们的大事才要紧!”

  嗯嗯,几人对父子二人不禁又生出佩服,三个儿孙被人绑了,两人仍能以大局为重,不愧是掌握大明朝二十年的人物。且这次辛爱忽然反出,着实起了关键作用,如此一来,辽阳也会危险,其实就算兵临京师,也不是什么难事了。不管是谁,这回也准定坐不住了严世蕃接道:“我给你们说吧.辛爱反出来,是因为不满俺答跟那个朱墨的盟约!说是长此以往,他土默特人就与汉人无异了哈哈,这脑筋转的!不过也好,这些人嘛,你不让他去放马,他就活不下去了!”

  众人顿时恍然,这个理由很是准确,自来草原上经常就有此等事情,一方面是夺位,一方面是习惯,都会产生内讧。

  但此刻,众人都觉得严家三个小的没找到之前,再谈大事,固然也说得过去,可这父子俩肯定是不高兴的,当下几人都不说话。

  严世蕃强笑道:"这回就好多了辽阳此刻已经被围了,三路大军,辽阳最多能撑一个月吧。皇上这回总不能再躲着了吧?咱们呢,还是要继续把票拟送过去,何时办了,何时再议军国大事……

  对对!

  就该如此!

  众人纷纷颔首抚掌,但谁也不敢接话。

  鄢懋卿忍不住却提醒道:“小阁老,这两日咱们也想过了,拿了三位公子的人,多半就是太子派的,咱们要是再去逼他,三位公子岂不是?”

  “那也是没法啊”

  严世蕃哀叹一声,脸上痛楚转瞬即逝,又道:“都议议吧!我就不信太子会杀了那几个崽子!”

  话音落处,几个人更不敢搭话,深知这父子俩这辈子还没吃过这种亏,心下之愤怒可想而知?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断然不会放弃的。

  罗龙文已经想了两天了,虽然有个想法,却是不敢说,这时见已经拖不下去了,干咳一声道:“阁老、小阁老,属下倒是有个主意呢,但事关重大,属下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严世蕃苦笑道:“还有什么当不当的?有屎就拉吧!”

  罗龙文再咳一声,道:“属下以为,眼下太子既然拿住了咱们的要害,那也不用跟他硬碰,让他一让又如何?小阁老,咱们何不去找太子的人谈谈,就说咱们支持谁继位,原本是没有分别的..说到这里,他忽然一顿。看了看严嵩脸色。

  严嵩这时候怔了一下,脱口道:“含章,接着说…”

  咳咳,“阁老,属下想,景王既然被皇上接回来,那就说明,皇上是有考虑的,这事原本用不着咱们来推..太子针对咱们,可能是打听到了当年小阁老跟景王交往的事儿,他拿了三位公子,不过是想让咱们知难而退,那咱们就退嘛!退一步海阔天空,就让太子跟皇上纠缠去!”

  啪啪啪,话音落处,堂内一片抚掌。

  严嵩呼了口气,悠悠道:“知大势者,罗龙文也”

  严世蕃也颇为佩服,道:"这两天脑子都乱了.有些事还真想不到,老罗啊,你脑子好,多想想,多提醒着.这下就好了嘛,咱们的确不该冲在前面”

  他想了想,接道:"这样,老罗,就你去!去找张二.嗯,让陆炳去约,找个僻静所在,跟他说白了,就说,咱们不管了!”

  嗯嗯,严嵩这时也道:“这就对了不支持谁,也不反对谁.跟裕王说清楚,谁继位,原本是皇上说了才算……”

  嗯嗯,几个人顺着思路,越想越是感觉稳得一批。如此自然最好,皇家的事,就让皇家自己去处理,这边的重点,还是要恢复内阁,闹到最后,多半还是皇上金口点了景王,到时候还不是一样?太子再牛,又怎么牛得过皇上?

  严嵩这时心情好了一些,又回到案前,耐心地写了起来。众人这时终于松了口气,这一场危机,算是度过了一半了。太子得到了严家这句话,多半就不会杀了那三个儿孙,以后怎么解救就再说了。

  气氛缓和下来,鄢懋卿便道:"老罗,我要问一句,咱们既然不逼太子了,那事情又怎么推?难不成就由着太子登基了?”

  罗龙文莞尔一笑道:"咱们不逼太子,可以逼朱墨嘛……逼朱墨,还不是跟逼太子一样?再说了,那景王回京的事,咱们把它传开了,百官会怎么想?百姓会怎么想?太子如今这么急躁,又焉知他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这时,赵文华听得出了神,忽然道:"对!咱们就满天下地传,就说景王的病已经好了!别的也不用说,天下人自然会明白!到时候裕王一急,多半就会有萧墙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