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从1566开始>第128章 一代名将对此也脑壳疼
  啪啪啪……

  哈哈哈哈,

  妙计啊!

  在场所有人无不抚掌大笑,连声叫好。

  杨选琢磨一会儿,也是忍不住指着赵咨,坏笑道:

  “你小子!哈哈哈……”

  在场的都是城内的大佬级人物,谁都是一下就明白了妙处——

  此计妙就妙在,又把朱家的人推到前面去了。他们严家的,还是躲在后面,这就完全符合严嵩亲口定下的调子:让别人在明面上干,你们只在背后拱……

  而且几十年来,甚至可以说从弘治朝以来,百官有了宰相,就开始挖朱家的墙角,尤其是严嵩秉政以来,百官也慢慢形成了一个默契:自己拼命干坏事,把黑锅扣在朱家人头上!

  其实,这也是自两汉有朋党以来的惯常动作,干什么都得先找好背锅的,到时候才名利双收,又能拱死对方。搞到后来,老百姓痛恨的是朱家人,可不是百官……

  试想,

  这一番亲夫打奸夫闹腾下来,岂不是充满戏剧性?在老百姓眼里,右卫那些人,立马就成了家丁护院,而且还是帮着主子逼坚娘娘的下流家丁,整个事态岂不就成了一场狗血闹剧?而在场诸人,要的就是闹剧,而且在这闹剧中要见的,乃是人血……

  杨选、吴瑛素来知道这赵咨很有头脑,其他人则很少亲自领教。这一番话,立刻让十二卫的那些武将心服口服。

  赵咨本人也一向以毒士自诩,这时又笑道:

  “杨大人,各位。当务之急,我们立刻就去通知代王,把情况说得严重一点,最好让他的那些亲卫兵去说……试想,王爷一向是个不惹事的,而这次,朱墨竟然给他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只要是个男人,如何不怒?

  杨大人这时就把军报给王爷看,请他出面安定军民之心。到时候,这两位白莲教的朋友去把朱墨做了,不知情的人会怎么看?还不是认为是代王指使的?一旦扯上皇族,这事儿啊,就再也说不清楚啦!白莲教两位朋友既然明理,咱们也不能只让你们受委屈嘛……”

  嘶~

  众人既佩服有害怕,

  这一番毒计,果然是毒到了娘胎里了!

  ……

  稍早一些,

  北门楼上。

  朱墨、马芳终于与李文进、王崇古相见。

  李文进、王崇古那天在得胜堡想要会合马芳,却见堡内已经没有一个人影。回到右卫,才知道是麻禄他们也掌握了军情,已经撤掉了全部人口。在右卫城中,两人才又知道麻禄、张月已经接管大同北城防御,于是欣然入城。

  朱墨再见李文进,不禁胸口酸楚,再看两人一脸疲惫,身上铠甲也多处破烂,可见得胜堡北的狙击战,是何其惨烈?为了赢得几个时辰,乃或一天两天,他们可谓是拼了全力了。现在,有了它这个正牌的宣大总兵官在场,胜利的天平又向自己倾斜了许多……

  而方才,

  麻禄已经对李文进、王崇古说了眼下的情形,包括朱墨与王妃在华严寺的那点儿事。几人见马芳与朱墨在一起,这才明白那个脚夫就是他马太师,一下子竟是哭笑不得。

  这场误会如此奇特,却在无意中救了朱墨一命!

  若非马芳那么急性子,若非对方那么恶毒下流,事情都不至于演变到这个地步……

  众人亲热哄笑一会儿,

  麻禄忧虑道:“朱公子、李总兵、马大哥、王大哥……眼下事态很棘手啊。右卫将士们自然是不信谣言,可十二卫的弟兄们就不好说了……我总觉得会出点什么幺蛾子?”

  马芳怒道:“能出什么幺蛾子?不就是无中生有的谣言嘛!我当时在场,朱兄弟跟那个婆娘,根本就没什么!是那个婆娘一直在勾引嘛!还能颠倒了黑白不成?”

  王崇古却苦笑道:

  “四弟啊,这些年来,颠倒黑白的事儿还少吗?麻兄弟说得对,十二卫的人多半是将信将疑了。你想啊,那些参将、副参将和满城的官儿都说是真的,或者暗示是真的,当兵的能怎么想?就算有几个不信的,肯定也被杨选他们压下去了啊……”

  李文进是众人中最稳重的,这事沉声道:

  “这种事啊,的确十分棘手。咱们要么就完全不理会,要去理会它,就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一刀两断!否则越描越黑啊……”

  嗯,嗯

  朱墨、麻禄也是重重点头。

  一时气氛有些凝固了。

  须知,

  在场的这几个人,都是嘉靖朝的名将,一生经历了不知多少大风大浪,对这种敏感而又危险的形势,竟是束手无策。要干吧,这劲儿又往哪里使呢?

  这些人也都十分清醒——

  实力至上!

  其实就算杨选、吴瑛、李宠随便用个旗号,都可以做成这事的。毕竟是十二卫在他们手里,严家二十年的威压明摆着,人都是现实的,谁强谁说一目了然,就算少数人有点正义感,可这正义感并不改变实力对比啊。

  所以,这并不是单纯的谣言,而是逼迫各方强行站队的。就像汉初周勃那样:支持刘家的左袒,不左袒的,就默认为支持吕氏,到时候一刀宰了可别说没打过招呼……

  换句话说就是——

  支持严家的,就一定要相信朱墨逼坚了王妃;反对的,才会坚持说朱墨是清白的!这个压力十分霸道且无耻,只要是个成年人,谁还去趟这浑水?

  马芳平生最不耐放这些奸猾文官的弯弯绕,怒道:

  “踏马的!尽搞这些鬼名堂!竟是让人动弹不得!我看也别管那么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就不信其他十二卫那些兵都是傻子!”

  众人尽皆摇头,心想:如果这世界都那么简单,那么直来直去,那天下早就太平了……这些文官,斗得就是这个!要么说大明的武将总是吃亏呢……

  麻禄沉思一会,道:“方才我听朱公子的人说,当时朱公子喊出了‘行刺’?不知有没有此事?”

  朱墨叹道:“我当时就想到了这个处境,所以故意喊了行刺,想着若果他们造谣生事,咱们就硬说行刺,真不行,就直接动手去王府抓了那四个家丁。如此一来,百姓和十二卫的将士就会疑虑自消失,至少,能化解一大半吧……”

  嗯,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还好朱公子甚为机警,否则当真是一筹莫展了……”

  李文进拍拍朱墨肩膀,以示安慰,接道:

  “我看这样吧,我以宣大总兵官身份,对全体卫军发布严令,就说钦差朱墨在华严寺遇刺,疑似白莲教所为……咱们干脆就趁此机会,把城中的白莲教徒也抓了,省得俺答大军一到,他们里应外合。你们看怎么样?”

  好!

  甚好!

  众人一致同意。

  但朱墨却觉得还是不对:这场大戏的另一个男主,太平贤王、老舔狗代王朱廷埼,他还没出场呢?还有那个男配饶阳郡王朱充焗,至今仍是云里雾里,神龙见首不见尾呢!

  须知,

  眼前这些明朝人所见的谣言社死现场,哪里有他朱墨见得多?一路上自也想了很多,脑海中一一闪过,总觉得李文进的办法的确好,但还不够。

  因为一点——

  那个饶阳郡王跟代王妃,多半才是奸夫银妇。如果能把他们抓奸在床,事情才会彻底解决。而且,不把饶阳郡王揪出来,大同的恶劣状况还是无法根治。自己来大同一趟,为了接下来的改革,也要彻底掀个底朝天。

  稍一琢磨,

  他也想到了一个妙计,道:

  “我看这样,李大哥仍以总兵官身份发布严告,但不要说行刺,就说查获白莲教奸细,要里应外合,配合俺答破城……嗯,我觉得杨选他们会夸大军情,咱们就要把军情说清楚……然后,我要去找一个人!找到了他,一切就好办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