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爷爷逼我造反>第410章 放心交给你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秋婵身形一顿。随即迅速扭过了头来。

  “朱公子,是你!”

  看着秋婵有些惊喜的笑容,朱允煌也跟着笑道:“看起来你在西山生活得还不错嘛!”

  “来之前我还担心,怕你在这里融入不到大家当中,被人排挤呢!”

  秋婵赶忙在围裙上擦了擦双手,走上前来向朱允煌施了一礼。

  “怎么会呢?西山的各位都对秋婵特别好,非常照顾秋婵。”

  “秋婵到了这里,比回家了的感觉还要亲切呢!”

  朱允煌放心地点了点头,冲秋婵面前的灶台努了努嘴:“那就好。”

  “不过西山这一大帮子人的伙食都要你来负责,你能忙的过来么?”

  秋婵伸手理了理垂在耳边的碎发,脸上闪过了一抹羞涩的笑容。

  “刚开始秋婵总是笨手笨脚的,做的饭不是咸了就是淡了,而且还特别慢,总是耽误大家的开饭时间。”

  “可大家都对秋婵十分包容,不仅不会生秋婵的气,反而教秋婵怎么做饭才能又快又好吃。”

  “而且最近小狄都来帮秋婵生火烧饭,节省了不少时间呢!”

  秋婵口中所说的小狄,应该就是一旁沉默不语、只知道低头干活的那个小伙子吧。

  朱允煌对这个年轻人印象并不深刻,先前也只是见过几面。知道这个小伙子特别内向,非常不爱说话。

  听到秋婵在朱允煌面前提起了自己的名字,小狄立马站起身走到朱允煌面前,向朱允煌点了点头。

  朱允煌一眼就看到,小狄那黝黑的脸庞上竟然还带着一抹红晕。

  作为一个男人,朱允煌敢保证,那绝对不是因为干活而热出来的红晕。

  看着二人都充满默契、心照不宣的模样,朱允煌的八卦之魂瞬间熊熊燃烧了起来,脸上挂满了一副笑而不语的神秘表情。

  “秋婵啊,看到你在这里过得还算安心,那我就放心了。”

  “小狄,我就把秋婵交给你了,你可一定要好好待她啊!”

  朱允煌此话一出,秋婵和小狄的脸颊不由得更红了。

  “放……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对待秋婵……啊不,帮助秋婵的。”

  小狄结结巴巴地说着,还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朱允煌不愿再打扰小两口甜甜蜜蜜的二人世界,于是便不再多寒暄什么,就去寻找琴贤了。

  先前在长乐坊时,曾有一个叫秀逸的乐师,对当时初到长乐坊的琴贤颇为照顾。

  听说秀逸如今也居住在西山,琴贤下了马车之后,便就找到秀逸叙旧去了。

  朱允煌找了片刻,便见两个女孩子正手拉这手,坐在一间宿舍中说着悄悄话。

  只见二人的眼眶都是红彤彤的,似乎撩起长乐坊时都还有些心有余悸。

  见朱允煌推门而进,琴贤连忙擦了擦脸上的泪珠,站起身来向秀逸介绍道:“秀逸姐,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把咱们从长乐坊解救出的皇长孙殿下。”

  朱允煌定睛看去,眼前这个秀逸,自己的确有些印象。

  朱允煌记得,这个秀逸是在长乐坊的一楼大厅中负责抚琴演奏的乐师。

  与琴贤的高贵气质与知性的书卷习气不同,秀逸眉目间都透露着一丝柔美与娇艳,更像是一位充满着成熟魅力的妇人。

  就仿佛是一只饱满多汁的可口蜜桃,看上去格外诱人。

  秀逸听了琴贤的话,立刻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向朱允煌磕起了头。

  “多谢皇长孙殿下,将我们从长乐坊那个魔窟中解救了出来!”

  “若不是皇长孙殿下,我们还不知道要在长乐坊那个鬼地方受苦受难到什么时候!”

  “秀逸代替所有姐妹,向皇长孙殿下磕头了!”

  朱允煌赶忙将秀逸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姑娘快快请起!”

  “我不过是做了我自认为正确的事情罢了,姑娘没必要说这些!”

  “再说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翻篇吧。”

  “以后要好好生活才是啊!”

  秀逸从地上站了起来,听了朱允煌所说的话,不由得感慨万千。

  “殿下,您说的对,生活还是要继续!”

  “方才我已经听琴贤讲了殿下的打算,我愿意继续带在长乐坊中,为殿下抚琴!”

  听了秀逸的话,琴贤眼中一亮,兴奋地与朱允煌对视了一眼。

  “真的吗秀逸姐!”

  “你刚才说要考虑一下,我还有些担心你会对长乐坊有了心理阴影,不愿意再回去了呢。”

  秀逸缓缓摇了摇头:“乍听你提起此事的时候,我心中的的确是有些抗拒的。”

  “因为……你也知道,从前的长乐坊究竟给我们造成了多大的打击。”

  “可是看到了殿下,我这悬在心中的大石头才总算放下来了。”

  “虽然你总说殿下是如何随和亲近,平易近人,可只有如今亲眼所见,才能确确实实的感受到。”

  “琴贤,我一直把你当作亲妹妹来看待。”

  “既然殿下对你这样好,我便能放心将你托付给殿下照顾了。”

  “而且,我也愿意回长乐坊继续抚琴!”

  琴贤脸颊上飞起了两坨红晕,飞快地抬头瞥了朱允煌一眼,有些埋怨地冲秀逸说道:“秀逸姐,你说什么呢!”

  秀逸淡淡一笑:“好了好了,不逗你了。”

  “不过虽然我愿意继续留在长乐坊中,但不代表原先的七十多位姐妹也愿意继续留在那里。”

  朱允煌有些惊讶:“七十多人!”

  “原来长乐坊中竟有这么多姑娘么?”

  秀逸淡淡叹了一口气:“七十多人已经算是比较少的情况了。”

  “前几年我初到长乐坊的时候,长乐坊中各种姑娘加起来,少说就有近百人了!”

  “这些年来人最多的时候,也曾有一百二十人之多。”

  “但是这些年来,李德和柳妈妈变得越来越严苛。”

  “只要有姑娘犯了一点点小错,就会被他们拉去北郊茅屋‘思过’,可我们都知道,这一走,就是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现在已经算是长乐坊中的姑娘最少的时候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