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爷爷逼我造反>第401章 山高皇帝远
  琴贤呆呆地看着朱允煌,难掩目光中喷涌而出的诧异。

  “殿下,我……我知道我心中的对你的感情,不是感激,而是……”

  平日里伶牙俐齿的琴贤,此时此刻竟然笨嘴拙舌地向朱允煌解释了起来。

  朱允煌笑着摇了摇头,向琴贤制止道:“不不,不要着急给我回答。”

  “你想清楚自己心中到底想的是什么,不要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

  “若是你不愿意回长乐坊的话,我不会强迫你。”

  “你也千万不要因为我,而逼自己回到那个你根本就不想面对的地方。”

  “你方才的话,我很感动,我也都听在心里了。”

  说着,朱允煌伸出手来,轻轻地拍了拍琴贤的脑袋。

  “好了,别想那么多了。”

  “就算日后长乐坊真的重新被我开了起来,我作为大老板,又怎么可能十天半个月才去一趟呢?”

  “别想那么多了,早点休息吧。”

  目送着朱允煌回房间的背影,琴贤忍不住喃喃自语。

  “殿下,我自己的心,除了我之外,就再也不会有人更懂了。”

  “我琴贤发誓,这辈子非你不嫁!”

  ~~~

  翌日早朝。

  朱元璋在早朝之上,向文武百官公布了派遣晋王朱棡前往封地山西的消息,并且三日之后即刻启程。

  此话一出,朝野内外瞬间震惊不已。

  无论是哪个派系的大臣,原本都以为,秦王出走藩地,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毕竟秦王父子二人在应天府招摇多年,坐下门客众多,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自然,此事也遭到了许多力挺燕王朱棣与原皇长孙朱允炆的大臣的不满。

  而这么多年以来,晋王却一直都低调老实,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秦王前去封地,不到短短的半个月,晋王便也步了他的后尘。

  不少臣子都纷纷开始了猜测,认为皇帝即将开启他的雷霆手段,将一众秦王纷纷派去封地。

  其真正目的,自然就是分散目前应天府内的一切势力,为日后的储君扫清障碍,铺好后路!

  而至于储君之位究竟要传与何人,这说法更是众说纷纭,喧嚣尘上。

  不少大臣自然是鼎力支持朱允炆,认为他是已逝太子朱标的儿子,继承了太子的遗志,那自然也要继承太子的储君之位。

  而还有一小部分大臣则认为,朱允炆的上一辈还有朱棣这个实力强劲的燕王,太子死后,自然要将储君之位传授给燕王这个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亲王。

  而这各式不同的说法,都随着新任皇长孙——朱允煌的出现,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难以猜测。

  有人说,这个皇长孙深得皇商的喜爱,皇上早就在任何人都不知情的状态下,将储君之位许诺给了这位皇长孙。看書溂

  也有人说,这个皇长孙在外流落了十八年,此刻是趁着皇上挂念死去的太子朱标,这才趁虚而入,博取皇上的同情与怜爱。

  总之,无论朝臣还是平民百姓,都对此事持有不同的意见,乐于讨论。

  唯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既将离开应天府、前往封地的晋王朱棡。

  早朝上得到自己即将前往封地的确切消息后,跪在地上的朱棡竟然没由来地松了一口气。

  “儿臣领旨!”

  跪在地上叩头的那一瞬间,朱棡的脸上竟然露出了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

  父皇将自己派去封地,那是不是就证明,父皇不会再因为长乐坊的事情而迁怒于自己了?

  这是不是就证明,自己在父皇的心中,始终还是占据有一席之地的?

  只是唯一让朱棡不满的是,山西离应天府实在是太远太远。

  自己这一走,还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想到此处,朱棡不由得皱眉叹了一口气。

  还好,自己这十几年来攒下的老本,够自己到山西去做一个逍遥法外的土皇帝了。

  既然应天府里留不住,那到了封地之后,山高皇帝远的,就再也没人能管的住自己了。

  自己存了八千多万两的白银,够在那里挥霍一辈子了!

  说干就干,刚刚回到府中,朱棡便派出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手下,要他们去北郊的茅草屋地下,挖出自己藏了多年银子的大箱子。

  这些银子放在长乐坊,自然是不够安全;而放在自己身边,当然也算不上是最为保险。

  只有放在鸟不拉屎、荒无人烟的北郊乱葬岗外,才是最最出人意料、最最保险的!

  朱棡脸上浮现起一抹幸福的微笑,抱着胳膊坐在正殿里,等着家奴们把装满了银子的大铁箱子扛回来。

  朱棡甚至已经幻想起来,到了封地之后,那些银子该如何挥霍了。

  别的不说,自己一定要在封地修一座奢华无比的大行宫。

  当然,这笔银子还能作为自己的启动资金,让自己能够在封地接着再开一家长乐坊的分店。

  到时候利滚利,钱生钱,自己很快又要攒下一大笔银子了。

  想着自己在封地赚个盆满钵满的景象,朱棡嘴角的笑意瞬间是藏也藏不住。

  可在府里左等右等,等了快三个时辰,那些钱去挖箱子的家奴都还是没能回来。

  朱棡感觉自己已经有些坐不住了,顿时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正殿中来回焦急的踱起了步子。

  终于,在外面天色快要开始擦黑的时候,几个脸黑如煤炭的家奴这才如同打了败仗一般,蔫兮兮地回了府上。

  “启……启禀王爷……”

  家奴声如蚊呐,颤抖着声线,根本就不敢抬头直视朱棡的双眼。

  “奴……奴才们找了几个时辰,实在是没能找到您说的那个什么……大铁箱子呀……”

  “什么!”朱棡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你们这帮猪脑子,天天吃的那么多,还是什么事都办不成!”

  “本王交代的小茅草屋向北三十步地下,你们到底有没有认真找!”

  家奴身形一抖,赶忙答道:“找了找了,依照王爷的吩咐,奴才们的确找到了那个小茅草屋!”

看書喇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