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爷爷逼我造反>第386章 野心与实力
  “不过改把哪片封地赏给棡儿,倒是咱心头的一个难题。”

  “所以小乙,咱想要听听你的意见。”

  朱允煌自然是希望朱棡父子能离应天府越远越好,最好是这辈子都别再动回来的心思了。

  这父子俩都惯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最爱在别人面前装作憨厚老实的老好人。

  可是背地里却憋着一肚子坏水,时时刻刻都在策划着什么阴谋。

  这样的人,变些正大光明使坏的人还要可怕。

  朱允煌心中想了一个地方,离应天府倒是挺远,但同时离北元也有些近。

  唯有在这里,才能让朱棡老老实实地待着,别再动什么乱七八糟的歪心思。

  想到此处,朱允煌当即铺好了地图,向朱元璋指了一个地方。看書喇

  “山西?”朱元璋有些惊讶,下意识地脱口而出道:“会不会太远?”

  朱允煌知道,皇爷爷并不是在嫌山西太远,而是觉得山西距离北元如今占据的大漠有些近了。

  在所有亲王当中,朱棡只能说有些小聪明,懂得扮猪吃老虎,知道该怎么韬光养晦,隐藏实力,给人出其不意的感觉。

  但若论各方面的真正实力,朱棡就大大不如他的其余几个兄弟了。

  甚至朱棡都还比不上他的二哥朱樉,就更别提他擅长带兵打仗的四弟朱棣了。

  让朱棡距离北元如此之近,这也正是朱元璋所担心的地方所在。

  朱允煌却不慌不忙,向朱元璋解释道:“皇爷爷,就是因为远,所以才有让二叔镇守此处的必要。”

  “如今北元残余势力退守大漠,向南虎视眈眈,对我明朝的北方依旧构成巨大的威胁。”

  “尽管蓝玉将军与四叔收服了北元二十万降军,但北元狼子野心,又怎么可能对我大明做到真正的心悦诚服!”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由皇爷爷来向北元亮明态度,将一位皇子派去镇守山西,令北元不敢掉以轻心。”br>
  可朱元璋却有些不解:“小乙,你说的做到震慑北元的作用,咱能够理解。”

  “可为什么这个人,应该是棡儿?”

  “棡儿这孩子,咱了解。”

  “他有野心,但他的实力却匹配不上他的实力。”

  “若是有朝一日真的开战……”

  朱允煌笑着安慰道:“放心吧皇爷爷,战不起来的。”

  “北元早就被您打花了、打怕了,不可能有那个胆量,敢再公开和您叫嚣!”

  “之所以让三叔去,是因为您需要一个身份尊贵的皇子替您镇守边关,这样便是进可图北元,退可守山西。”

  “但又是为什么指派三叔去,就是因为山西距离应天府路途遥远。”

  “如若应天府内真的发生什么变故,您倒也不至于真的手边没有一个可用之人。”

  朱允煌话说的比较委婉,其实真正的含义就是:朱棡在所有亲王里,只能算是个手段阴险、却没什么真实能力的家伙。

  派他去山西,也不过是因为他有着皇室一族的血脉,能对北元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罢了。

  日后即便是朱元璋急需用人,也不会因为可用之人离自己太远而发愁,因为朱棡这个人对朱元璋来说,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儿子!

  朱允煌的一席话让朱元璋思考了良久,但最终还是叹气道:“此事重要,不仅关系到了棡儿日后封地的问题,更是牵扯到了与北元之间的冲突。”

  “咱还需要花些时间,好好地想一想!”

  “不过小乙你的话也很有道理,咱会好好考虑考虑的。”

  朱允煌低头道:“当然,兹事体大,仅仅一夜之间,皇爷爷定是不能立刻做出定夺的。”

  “皇爷爷,正好,小乙也有一件事想要向您禀报。”

  “哦?”朱元璋笑道,“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朱允煌清了清嗓子:“前几日小乙总是晚归,但小乙并不是在宫外贪玩,忘了回来的时辰。”

  “实际上,小乙和应天府衙的宋大人联手,刚刚破获了一起大案子。”

  朱元璋的眼睛笑成了两道月牙,眼神里满满的充斥着的都是无比的自豪。

  “咱就知道,咱这个孙子是个好样的!”

  “怎么样小乙,是个什么案子?”

  朱允煌问道:“皇爷爷,或许您知道应天府内有一个长乐坊么?”

  朱元璋捋了捋胡子:“先前微服出宫时,是听说过有这么个地方,似乎是应天府中最大的一家秦楼楚馆。”

  朱允煌点了点头:“不错,长乐坊是应天府、乃至咱们整个大明最有名的一家青楼。”

  “不同于寻常烟花之地的是,长乐坊中的姑娘个个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几乎个个都出身名门,师有所长。”

  “长乐坊就算再怎么高雅,也不过是一个风月场所。”

  “这其中又怎么会有这么多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呢?”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同样疑问道:“没错,这件事情的确有些离谱蹊跷。”

  朱允煌继续道:“因为证据不充足,所以小乙和宋大人便蹲守了一段日子。”

  “直到后来我们才发现,长乐坊内的姑娘全是从全国各地卖到长乐坊去的。”

  “这些姑娘要么是家道中落,要么是被人拐卖到了长乐坊中。”

  “总之,这些姑娘都过得极其凄惨,并绝不允许离开长乐坊半步。”

  “若是有人蓄意逃跑、不服管教的,轻则便会迎来一阵打骂,重则就会被杀人灭口,丢了性命!”

  朱元璋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脸上的表情极其凝重:“岂有此理!”

  “在我大明国都,竟然会发生如此离谱的荒唐事!”

  “那帮在地方当差的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发现有此事,竟然也不知上报?!”

  朱允煌摊手叹气道:“长乐坊每年的营业额巨大,早就和各个地方官员串通一气,拿银子去堵了人家的嘴。”

  “所以这么久以来,这件事情也一直都不曾被暴露了出来。”

  “不过如今,主要涉案人员都已被关进了衙门当中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