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幕后推手,老朱让我继位>第三十七章 百官联名
  “哎,今儿可是陛下第一次没开朝会啊,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

  散去的一众官员,快步向外走去。

  这是朱皇帝两年来第一次没有开朝会,他们能不好奇吗?

  其中一人看到那群脸色铁青的淮西一派的官员走远后,这才小心翼翼的给那人说道。

  “今天早上永嘉侯在承天门闹的那一出你看见了吧!”

  “当然,永嘉侯的胆子可真大啊,居然连赈灾的钱都敢贪。”

  “那可不,据说啊,这事好像五殿下也有份。”

  “估计陛下这时候正发愁怎么处理了吧!”

  那人双手一摊,好像在为朱皇帝发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皇帝陛下也逃不过。”

  一人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也是深有同感。

  “哼,我早就说过五殿下不是个好东西,在宫里就时常传出调戏宫女,欺辱太监的事,果不其然,居然连赈灾钱也敢动。”

  这时,朝廷清流中一人突然一声冷哼。

  “嘘,你不要命了!皇家的事也是你能妄言的!”

  “是啊,而且老刘啊。我告诉你,这次西安府灾荒可就是五殿下平定的,你这般说是不是有些不负责了。”

  那被称为清流的刘官员居然是丝毫不惧。

  “平定灾荒?一个养在深宫的风流皇子有那本事?怕是又从别人手中捞的功名吧,也就你们这群傻子信。”

  “哎,老刘,你说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若平灾真是五殿下做的又如何?”

  “若是这平灾一事真是五殿下做的,刘某就在城中最繁华处退去衣冠,为大家舞一曲。”

  刘官员说的的斩钉截铁,一挥衣袖离去。

  一群人呆立当场。

  “你们说,老刘应该不是在故意满足自己的奇怪癖好吧。”

  这些人自散去不提。

  不过,时间到了政务,一个让整个应天府震惊的消息从宫中流出。

  五殿下与永嘉侯都被带去了大理寺!

  淮西一派的诸人回到相府后可是有的愁了。

  此时坐在主位的李善长冷着脸,不说话。

  底下人更是吵翻了天。

  “陛下真把永嘉侯和五殿下抓了,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以永嘉侯那脾性,真要关到大狱里,别说他自己干的那些事了,怕不是会把咱们都给抖出来。”

  “如今陛下又不出席朝会,咱们也是有力无处使。事情真的能按胡大人想的发展吗?”

  “哎,我早就说过这事不靠谱。”

  ……

  “都吵什么吵!”

  李善长一拍桌,顿时整个殿内鸦雀无声。

  “一点小事慌什么?不过是陛下没出席朝会而已。你们便这般模样作态?”

  “亏你们一个个还是朝中重臣。”

  “如今咱们的目的不都已经达到了?永嘉侯与五殿下已经绑到了一起,陛下真要动手也得掂量几分。”

  说完这句,李善长与胡惟庸相视一眼,突然阴冷一笑。

  “谁说陛下不出席朝会咱们就没办法了?”

  “咱们百官一同上书又不是只有朝会一条路。”

  “还请诸位帮我个忙。”

  “李公请讲。”

  底下一众官员闻言立马拱手,李公这是已经有打算了?

  “还请诸位联名上书,为五殿下求情。”

  当李善长说出这话时,底下众多官员不少人脸色都是一变。

  联名上书,只要在这纸上沾上名字,这不等同于直接告诉陛下,这些官员就是我淮西一派的人。

  此举不仅可以胁迫所有官员与他李善长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逼得他们不得不与淮西集团共进退。

  更是可以完成之前逼迫陛下早做决断的计划。

  还有为五殿下求情这也极为阴险,这事过后,无论五殿下愿意不愿意,朝局上五殿下也就成了淮西一派的人物。

  可谓是一箭三雕。

  至于老朱会不会拿着名单找麻烦。

  我们是在为你儿子求情啊,而且是为那平定西北灾荒的五殿下求情。

  救朝廷功臣这还有错了?

  众位官员其中不乏不愿意的,但入了淮西一派,已经被打上烙印。

  这已经不是他们愿意不愿意的事了。

  如果他们不在这名单上签字,那么不用等老朱动手,李善长他们都有一百种方法要了他们的命。

  “那我们就在此等李公的好消息了。”

  胡惟庸将签好的折子躬身递给李善长,李善长看了一眼身旁的胡惟庸,点了点头将折子收入袖中。

  被人搀扶着上了马车。

  “预祝李公凯旋。”

  ……

  天色渐暗,大殿外站了半日的李善长,揉着酸痛的膝盖。

  “公公,陛下醒了吗?”

  “哎呦,李公啊,您要是真有急咱去叫醒陛下,无碍的。”

  “不必了,不必了,我再等等吧。”

  这样的对白已经重复了不下数十遍。

  “还在外面呢?”

  殿内批阅奏折的老朱看了看天色,

  他其实已经早醒了,只是故意凉一下这个敢对自己儿子下手的老家伙。

  “得了,让他进来见咱吧!”

  老朱得到肯定后,收起奏折,挥了挥手。

  那太监赶忙小跑出去。

  “哎呦,李公陛下醒了,陛下醒了,快些进来吧。”

  腰酸背痛的李善长闻言精神一震,赶忙跟着进去。

  还没走基本便看到精神焕发的老朱迎向自己。

  “哎呀,你看看,李公来了,怎么不让下人们叫咱啊,怎么如此怠慢咱的左右手,等久了吧!”

  李善长还没来得及说话,便被老朱抓住手,扯了进去。

  他力气又怎么比的过老朱这武人。

  被老朱说是扶但不如说是提的拎了进去。

  “还不看座。”

  老朱呵斥一身,一旁太监赶忙去搬椅子。

  “陛下……”

  “哎呀,李公告诉咱的九字真言,咱到现在还记得呢。”

  刚要开口的李善长,说了两个字便又被老朱呛了回去,脸都憋成了猪肝色。

  一口气还没顺过来,便被老朱拍了一下肩头。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妙啊,真妙。”

  “哎呦,李公怎么还咳嗽了,你要注重身体啊。”

  过了半天李善长愣是没插上一句嘴。

  接过下人递上来的水,顺了口气刚要开口。

  老朱又拉起他的手。

  “开国后,咱可是好久没有和李公这样坐在一起好好谈谈心了,李公今日就别走了,咱可是憋了好多话想与李公说了。”

  “你是不知道啊,当了这皇帝,想和兄弟们说话,都找不到个好的机会。”

  李善长也是无奈,内心已经急的不行,总想把话题往西北灾荒上引。

  但老朱就是不接招。

  最后李善长没办法,索性直接起身跪在地上。

  “陛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