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一事从头到尾都是扶苏一人办理。

  嬴政可以说是从未过问解决,这等大事儿,也再一次证明了扶苏的能力。

  嬴政说不高兴那是假的。

  但凡是高兴了,嬴政就想赏赐扶苏一些东西。

  目光温润的落在扶苏身上,嬴政笑着说道:“此番大功,你可想要什么赏赐?”

  扶苏微微一愣,有些诧异的看着嬴政,却是没有想到,这时候还有赏赐。

  没有太多犹豫,扶苏随即躬身道:“父皇,此乃儿臣应当做的事情,不求什么赏赐。”

  “只求父皇给武清船厂工匠一个恩赏。”

  听到这话,嬴政不由得就是一愣,随后猛地哈哈大笑起来。

  目光看向李斯等人,笑着指了指扶苏说道:“你们看,朕早就说过,朕这儿子依旧是礼善有加。”

  李斯等人也是笑着点头,纷纷附和称颂。

  “扶苏公子温良恭谦,实乃陛下之德。”

  “臣等以为公子所求无不可之处,此举也可彰显陛下之德。”

  “……”

  众人随声附和,扶苏却是一言不发,静静的等待着嬴政下旨。

  看着那没有喜形于色,放浪形骸的扶苏,嬴政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事你在建船之时就曾同朕提及过,今日便遂了你的愿,朕下旨免除船工劳役,纳入少府辖制。”

  “日后这武清船厂,也交由少府统辖,地方府衙无权过问。”

  听到这些,扶苏顿时面露喜色。

  只是那嬴政却是突然抬手止住了扶苏脸上的笑容。

  “你先不要着急开心,朕答应你这些,也是有条件的。”

  “此番出海顺利的话,日后你要给朕多造一些海船如何?”

  听到这话扶苏心中就是一喜。

  这可真的是正中自己下怀!

  造船一事还用专门嘱咐?

  你不让造我也要悄悄的造。看書喇

  现在倒好,直接给了自己旨意,那扶苏自然是没有客气的道理。

  “父皇放心,儿臣定不会让这船厂荒废了。”

  见嬴政很是开心的点了点头,扶苏眼睛转了转,随即躬身一礼,开口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要禀报。”

  听到这话,嬴政不由得就是一愣,有些好奇的看着扶苏:“何事?”

  “启禀父皇,此事事关重大,发生在一个月前,儿臣当时有意想要禀报,但事出突然,有无证据,儿臣特此派遣人手出去查探,方才有了结果。”

  “不过在此之前,儿臣想要让父皇看一件东西。”

  说着,扶苏便将一摞绢帛拿了出来,双手捧着敬呈给到了嬴政的面前。

  一旁站着的默涿急忙上前接了过来,嬴政还没有打开就认出来了那绢帛是咸阳下发各地政令所用。

  眉头一皱,直觉告诉嬴政,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当打开最上面一份绢帛的时候,只是扫了一眼,嬴政脸色就是一变。

  “放肆!”

  这一声怒吼,让李斯等人顿时心头一颤,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

  到底是什么事情,将陛下气成这个样子?

  李斯稍加犹豫之后,便弯腰将其中一份绢帛拿了起来,只是看了一眼,神色顿时一变。

  “这……”

  还不等说话,嬴政的声音就再次响起。

  “扶苏,这些都是真的?”

  只见那扶苏拱手道:“启禀父皇,此处政令共计五十余份,全都集中在关中一地,少有一些在南阳,砀郡等地。”

  “政令之中明确要求各地征召劳役前往骊山修建陵寝。”

  “父皇早有御令,无诏不可随意征召劳役。”

  “但咸阳城依旧有此政令发出,明显有悖于父皇的意思,事关天下安定,父皇之声誉,儿臣不敢是善作决断,因此才上奏父皇。”

  自那次将孔藂派出去查询此事之后,扶苏才知道这次咸阳随意征召劳役有多离谱。

  几乎涉及多个郡县,共计三万余人。

  看似和日后数十万骊山刑徒相比不足为奇,但放在现在这个时候,实在是有些离谱。

  嬴政看着默涿双手捧着的那一叠绢帛,脸色阴沉的可怕。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远离咸阳之后,会有如此离谱的事情发生。

  咸阳城中,有权颁发这等政令的除了自己那个逆子胡亥之外,还能有谁?

  看了一眼躬身低头的扶苏,嬴政开口问道:“扶苏,你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听到这话,扶苏不由得就是一愣。

  好端端的问自己怎么处置做什么?

  那是你儿子,又不是我儿子?

  良久,扶苏才开口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事关父皇声誉,应当谨慎处置。”br>
  话音刚落,李斯等人便有些诧异的看向扶苏。

  熟悉的套路,熟悉的应对。

  依旧是说了等于没说。

  可是偏偏这时候这么说是最有用的。

  只是旁人并不知道嬴政心中所想,他要的是扶苏心中的想法,而非嘴上说的。

  果不其然,听到扶苏回答之后,嬴政脑海当中就响起了扶苏的心声。

  【这事儿不算太大,但深层的东西比较麻烦,若是放任不管,鬼知道咸阳还会做出一些什么事情,当务之急是应当是下旨严训。】

  【父皇现在问我,怕是担心这件事情背后有其他人鼓动才做出来的。】

  【不揪出首恶,也没有什么用处。】

  扶苏心中一番分析,却是让嬴政瞳孔猛地一缩。

  自己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胡亥又在胡作非为,但冷静下来等到扶苏这么一提醒,倒是将这一茬忘记了。

  单凭一个胡亥可不敢这么做,必定是后面有奸佞鼓动。

  想不到都这时候了,扶苏还在为胡亥考虑,实在是让人有些一言难尽。

  此时的嬴政对于扶苏那是相当满意,但他哪里知道,扶苏现在可不是这么想的。

  单凭一个胡亥,扶苏还不至于有多重视,但凡有点脑子,也不会对上自己败的这么惨。

  扶苏之所以这么想,也是因为这次出这个主意和施行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三万劳役过半都已经送到了骊山,自己才收到风声,说明此人做事极为谨慎。

  如若放任这么一个人在胡亥身边,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只是扶苏此时所想,是当时早就想到的事情,嬴政并不知道。

  只见那嬴政微微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