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秦:身为皇子的我被祖龙偷听心声>第100章 坑一把刘邦
  书房内。

  刘邦跪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双手笼在衣袖当中不断搅动,显然是有些紧张。

  刚刚进入武清县,自己就被控制起来。

  此时的刘邦才知道,这武清县内不仅仅有扶苏公子,还有当今陛下。

  还没等刘邦反应过来,就被人带到了扶苏公子的府上。

  自己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沛县县令,至于扶苏公子这等尊贵的人,不要说是见了,就算是想都不敢想。

  因此当听到扶苏公子要见自己的时候,刘邦心中不紧张那是假的。

  就在刘邦心中想着,一会儿见到扶苏之后,应当如何行礼的时候,房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打开。

  刘邦身体一颤,随即扭头朝着门口看去。

  只见门外站着以为翩翩少年,只是眉宇间的气势,就稳稳压了别人一头。

  正是赶来的扶苏。

  只见那刘邦猛地起身跪倒在地上,以头抢地,朝着扶苏就是一记大礼。

  “小、小吏刘邦,拜见扶苏公子!”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刚刚走进来的扶苏很是惊讶,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眉宇间浮现出来一抹笑意。

  眼下的刘邦还没有造反,只不过是个沛县小吏。

  是自己眼下任意拿捏的一个小角色,此时见了自己,有这种反应,也算是正常。

  很快,扶苏便恢复了正常,只是淡淡看了一眼刘邦,也没有先说什么,而是径直来到自己的主座坐下之后,才开口说了一句。

  “起来吧。”

  刘邦这才站起身来,但依旧低着脑袋,不敢多说话,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扶苏此时也终于开始认真的端详起来面前的刘邦。

  看年龄同父皇相邻,但或许是没有父皇操劳的缘故,刘邦的精神面貌显得有些年轻。

  端详了许久之后,扶苏才开口说道:“听人禀报,你是从沛县来的?”

  听到询问声响起,刘邦忙不迭的点了点头,拱手行礼道:“小人确实是从沛县来的,奉命押送劳役之人。”

  哪知道随着刘邦是刚刚回答完,扶苏便‘啪’的一声拍了一下桌子。

  “大胆!”

  “押送劳役之人?”

  “你可知道今年朝廷征召的劳役已经结束,你从哪儿来的劳役?”

  被扶苏这么呵斥了一句,刘邦立马跪倒在了地上,神色间有些害怕,颤颤巍巍的叩首道:“公子明察!我等确实是接到了咸阳的命令,奉命将劳役之人押往骊山!”

  “咸阳的命令?”扶苏眉头一皱,看向刘邦的眼神中也满是狐疑。

  征召劳役是一年一次,扶苏不至于连这些都不知道。

  今年的早已经结束,为何突然又要征召劳役?

  见扶苏不相信,刘邦小心翼翼的将一封信拿了出来,开口道:“此乃沛县官员萧何所写,公子一看就知道了。”

  早在离开沛县的时候,萧何就说过这信或许能够帮到他。

  眼下这时候不拿出来,还等什么时候?

  扶苏一脸好奇的接过来刘邦的信件,只是大致扫了一眼,整个人就愣在了原地。

  此时他才知道,为何这刘邦会来武清县。

  且抛开孔藂密令萧何这么做的原由,单单是胡亥下令征召劳役一事,就足以吓人了。

  这件事情,就连如今的嬴政都不知道,足见其恐怖之处。

  刘邦不过是萧何和孔藂送来的人证罢了。

  那一百多号劳役,就是最强的证据。

  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眼刘邦,扶苏这才说道:“也就是说,你们接到了咸阳的命令,征召骊山劳役?”

  “正是。”

  “可这信中说,你应当送往骊山两百人才对,为何到了武清县只有一百五十人?”

  “这……”

  面对扶苏的诘问,刘邦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仔细想了想之后,那刘邦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公子,这一路艰险,路上难免有些折损……”

  “错了吧,应当是你用银钱买通官员,只送来一百五十人,却报了两百人吧。”

  话音刚落,刘邦便再次跪倒在地上,声音都颤抖起来。

  “公、公子,小人绝对无欺瞒之心,实在是因为此事太过紧急了些,这么多人,小人实在是难以凑齐……”

  不等那刘邦解释完,扶苏便摆摆手说道:“罢了,此事本宫暂且不追究你,倒你也要知道,戴罪立功一说。”

  “公子请说,小人一定不会推辞!能为公子做事,那就是天大的福分!”

  见刘邦此时的模样,扶苏着实难以跟日后的大汉开创者联系起来。看書喇

  但仔细想想又没有什么毛病。

  现在的刘邦,还远没有日后的志向和气势,有这个反应也属实正常不过了。

  联想到如今出海缺人,眼下刘邦又将人送了过来,一个想法突然不受控制的在扶苏脑海里浮现出来。

  片刻之后,在刘邦那紧张的心情下,扶苏终于再次开口。

  “刘邦,你擅自征召劳役,又试图贿赂官员,掩盖自己招募人手不足之过,可以说是触犯了多条秦律,依照我秦律你现在就算是死也是轻的。”

  跪在地上的刘邦身体一颤,瞬间从头凉到了脚,整个人都呆立在了原地一动不动。

  看着刘邦此时的反应,扶苏接着说道:“不过本宫这里念你不易,问题有出在咸阳城中,倒是可以给你一条活路。”

  “公子请讲!”

  刘邦如同那溺水的人抓住了上岸的机会一样,没有丝毫犹豫的回应了扶苏。

  “本宫这里奉命监造海船,再过月余就要出海,此乃为陛下做事,你若是带着人一同前去,回来之后便是戴罪立功,不仅仅罪责给你免了,还是有功之人,到时候必定会重重封赏。”

  “若是你不去,就算是我有心保你,那些给你下令征召劳役的人也不会放过你。”

  听到这话,刘邦随即陷入了沉思当中。

  但很快,刘邦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眼下这情况,也唯有紧随扶苏公子才有一线生机,否则没人能够帮得上自己。

  想到这里,刘邦双手抱拳,朝着扶苏道:“公子,刘邦愿意听从公子安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