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第966章 凯旋而归
  以李余为首的京师军,兵不血刃的攻占吴城。

  大军入城,吴城百姓们倒没有躲在家中避难,反而还站在街道两边驻足观望,看热闹。

  李余率军来到皇宫。

  皇宫里还住着李乐的家眷们。

  此时人们都站在大殿前的广场上,放眼望去,黑压压的好大一片。

  其中既有李乐的妻妾、子女,也有皇宫里的宦官、宫女。

  看到李余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下走入宫中,人们纷纷屈膝跪地,向前叩首。

  作为战败的一方,他们的性命都掌握在李余的手里。

  只要李余一句话,他们这些人,一个都活不成。

  好在李余也不是个残暴的人,恰恰相反,他的思想要比当时的人开化得多。

  他交代金乌,在吴城内征用一座大宅子,把李乐的家眷都安置在宅子里。

  吃穿用度,自然不能像在皇宫里这么奢华,但也不用太苛刻他们。

  至于皇宫里的宦官、宫女,愿意出宫的,可以放其离开,不愿意走的,也可以继续留在宫内。

  金乌边听边点头,把李余的交代一一记下。

  等李余走过去后,金乌宣读了李余的口谕。

  听闻李余不会杀他们,还把他们安顿在宫外的宅子里,以后的吃穿用度,依旧由朝廷供养,人们无不是又惊又喜,不少嫔妃都禁不住哭出声来。

  李余入宫的当天,便召集来吴城本地的士族家主。

  这些士族家主们接到李余召见的旨意后,无不是提心吊胆,心里暗暗嘀咕,这位刚刚入主吴州的天子,还指不定要怎么对付他们呢!

  也许这一去,就是有去无回啊!

  许多家主在临行之前,都向家里人交代了后事。

  结果进入皇宫,见到李余之后,众人才意识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李余对他们这些士族家主很是客气,并且向他们表明,他本就是吴王,吴州本就该是他的封地,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他未能来到吴州,这才被李宏、李乐二贼鸠占鹊巢。

  现在李宏、李乐已相继伏法,吴州也回归了朝廷,只要他们这些士族都能安分守己,效忠朝廷,朝廷自然也不会难为他们。

  听完李余的表态后,众人无不长松口气,连忙跪地叩首,齐声说道:“陛下仁义圣明,真乃草民之福,真乃万民之福啊!”

  李余笑了笑,又令人准备酒宴,他与众士族家主们一同用膳。

  要想收服人心,必须得先收服士族门阀的心。

  若想得到百姓们的支持,也必先要得到士族门阀的支持。看書溂

  攻占吴城之后,对于吴州的其他郡县,都不用再出兵去攻打,地方官府已纷纷派人送来降书顺表,表示愿意效忠李余,效忠朝廷。

  随着李余把吴州也收入囊中,他终于实现了一统九州的大业。

  在李惠的众多皇子当中,李余算是起点最低的一个。

  因为年纪小,以前不受父皇宠爱,受封亲王的时间太晚,李余根本没有机会在自己的封地里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

  单凭这一点,李余就比他的那些皇兄们慢了好大一步。

  李余之所以能拥有自己的兵马,那是在梁州,与枭阳国各部落打仗打出来的。

  后来他又临危受命,去到秦州,抵御西番军的入侵。

  这两场战事,总算是让李余在梁州和秦州扎下根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兵马。

  再之后,诸王劫掠京城,这也彻底拉开了天下大乱的序幕。

  一时间,诸王纷纷称帝,各自为政,相互征伐。

  各州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数年间,李余与麾下的将士们南征北战,不知有过多少次的九死一生。

  先是拿下京城以及魏州,而后是楚州,再之后是晋州、代州、燕州、齐州,乃至最后的吴州。

  可以说李余和他的将士们,是在整个大周的版图上打了一大圈。

  李余也由一个普通的现代人,成长为一个可以主掌大局,受无数人拥戴的天子。

  他的天子之位,并不是靠旁人赐予的,也不是靠捡便宜捡来的,完全是真刀真枪硬拼出来的。

  在吴州,李余命沈放暂任吴州牧,命高屠暂任齐州牧,命孟獠为燕州牧,命冠英暂任代州牧。

  代州、燕州、齐州、吴州是李余连续收服下来的,感觉根基不稳,担心会发生变故,这才把沈放、高屠、孟獠、冠英四员心腹大将分别安排在这四州,以此来稳固局面。

  李余自己则率部返回京城。

  四十万的京师军,大部分都已被沈放、高屠、孟獠、冠英四人带走,跟随李余一同回京的兵马,只有五万来人。

  领兵的主将正是秦胜英。

  回京的路上,李余还特意把秦胜英找来,笑呵呵地问道:“胜英,这次我把你和高屠分开,你没有怨怪我吧?”

  秦胜英插手施礼,正色道:“陛下折煞微臣!”

  李余说道:“如果你不愿意和高屠分离,我也可以把你调去齐州,让你暂任齐州司马之职!”

  秦胜英正色道:“陛下,微臣更愿意留在陛下身边!”

  李余想了想,点点头,说道:“也好!反正高屠任齐州牧也只是暂时的,过个一年半载,等齐州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我再调他回京,届时,你夫妻二人就可以在京城团聚了!”

  秦胜英面露笑意地说道:“谢陛下圣恩!”

  李余这次回京,受到京城百姓的夹道欢迎。

  天子一统九州,以后终于不用再打仗了,所有人对此都是欢欣鼓舞。

  此时的京城,真如同过节一般,家家户户皆是张灯结彩。

  迎接李余的人群,已然是人山人海,从城内一直延伸到城外。

  李余坐在马车里。

  他车辇所过之处,道路两旁的百姓们纷纷下跪,齐声高呼万岁。

  欢呼之声,犹如山呼海啸,此起彼伏,身在数里外都能听得到。

  车辇一直行到京城皇宫。

  快到宫门近前,车外的金乌小声说道:“陛下,是皇后娘娘!”

  李余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对啊,自己还有一位皇后呢!

  当时京城岌岌可危,而他又无法赶回京城救援,只能临危受命,册封陶夕莹为皇后。

  李余撩开车帘,举目向外看去。

  果然,宫门前站着好大一群人,为首的一位,正是陶夕莹。

  她头戴凤冠,身披凤袍,端庄秀丽,雍容华贵,着实是具备母仪天下的气势。

  李余从马车里走出来,迈步向陶夕莹而去。

  到了陶夕莹近前,上下打量她一番。

  差不多已有两年没见,陶夕莹长大了许多。

  已然褪去少女的羞涩,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女子的丰韵与娇艳。

  李余伸出手来,柔声说道:“皇后!”

  陶夕莹福身施礼,娇滴滴地说道:“陛下!”

  李余握住她的手,含笑说道:“我们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