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第926章 丧失理智
  若是以前,面对眼下这样的困局,李烈或许真就不打了。

  而现在的李烈,已经完全红了眼,他苦心栽培的大儿子死了,他怎么可能就这么灰头土脸的离开?

  李烈咬牙切齿地说道:“沈放也只有区区三万兵马而已,我方可还有十万大军,击溃沈放,绝非难事!”

  “陛下——”

  “谁都不要再说了!我与李余,不共戴天,此战,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李烈现在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

  他已经不在乎己方将士是不是疲惫不堪,是不是士气崩溃,更不在乎随时可能赶到南关岭的京师军主力。

  他现在一心只想着击败沈放,击杀李余,一举奠定自己谋得天下的大业。

  在李烈的坚持下,燕军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山顶发起攻势。

  但这次京师军的骑兵没有再冲杀下来。

  山顶的京师军已趁着这段时间,又收集到不少的石头。

  人们继续用石头防守,砸击进攻的燕军。

  双方的战斗又恢复到以前的攻顶战,一方是居高临下,一方是由下而上。

  两边这一打,就是好几个时辰,从天黑打到天亮。

  燕军还未能攻上山顶,反倒是在燕军的背后,行来一支规模好大的京师军。

  如果站在高处观察这支京师军的话,便会看到他们的规模之浩大。

  大军行进时,好似一面巨大到可以覆盖整个地面的移动地毯。

  那当真是人山人海,无边无沿,扯地连天,仿佛能吞噬一切。

  前面的军兵方阵已经快要接近燕军的大营,而队伍的尾巴在哪里,即便跑出十数里开外都看不到尽头。

  整个阵营中,旗帜招展,绣带飞扬,将士们盔明甲亮,气势如虹。

  这支京师军,正是以高屠和秦胜英为首的二十万援军。

  早已没剩下多少人防守燕军大营,被二十万的京师军在一走一过之间所淹没。

  二十万大军并没有再燕军大营里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推进,直奔李烈所在的燕军主力。

  面对二十万众的京师军,李烈完全没在怕的。

  他环视周围的众将官,声音洪亮地大声说道:“诸位将军,随我迎敌!区区二十万贼军,又能奈我何?”

  李烈的信心十足可不是装出来的。

  他的确是有傲人的资本。

  他亲身经历过的,以寡敌众的战例,不知有多少。

  当年跟着老爹造反的初期,他在秦州带着数千将士,便大败数万齐军。

  后来在晋州,他更是率领不到两万的周军,主动迎击二十万众的齐军,结果大败齐军,一战成名。

  所以此时李烈对面二十万赶过来的京师军援兵,他的确能做到面不改色,且毫无惧意。

  他的主动求战,是真的有这样的底气。

  只是,李烈也忽视了一点。

  他现在面对着的,可不是行将就木的大齐朝廷,更不是军纪涣散,形同一盘散沙的大齐兵马。

  而是战力强悍、训练有素的京师军。

  还是有百战将军美誉的高屠、秦胜英率领的京师军。

  高屠、秦胜英统帅的二十万大军,与李烈统帅的不到五万的燕军,于南关岭的南面山脚下,拉开架势,大战一触即发。

  燕军表现出来的硬气,让高屠和秦胜英也颇感意外。

  对方非但未跑,反而还拉开架势,要与己方决一死战。

  好像此时坐拥二十万兵马的是燕军,而不是己方。

  骑在马上,举目眺望对面的高屠,对身边的秦胜英说道:“夫人,李烈该不会是吃错药了吧?他以为区区五万精疲力竭、强弩之末的兵马,能抵挡得住我军二十万将士?”

  私下里,尤其是与亲近的人说话,高屠口吃的毛病并不严重,说起话来也很正常。

  秦胜英耸了耸肩,说道:“我听说,李楷已被秦婴所杀。”

  高屠摇头而笑。

  久经沙场的李烈,还不至于因为一个儿子的死,就犯下这样的糊涂吧?

  他说道:“我以为,还是先礼后兵为好,夫人以为如何?”

  秦胜英没有意见,向高屠点下头。

  高屠叫过来一名能说会道的谋士,让他去往对面的燕军阵营,向李烈劝降。

  在高屠看来,这场战事,双方的战力相差太悬殊,根本没有悬念。br>
  如果李烈非要硬着头皮打下去,也只是徒增燕军将士的伤亡而已。

  可是这样的伤亡,根本就是没必要的。

  结果高屠派往燕军的使者,被李烈直接下令砍杀,还把使者的首级悬挂在旗杆子上示众。

  见状,高屠的脸色冷了下来。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既然李烈一心要求死,己方也只能成全他了!

  高屠拿起一面三角令旗,向前用力一挥。

  随着他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京师军阵营里的擂鼓声立刻想起。

  咚!咚咚!咚咚咚——

  随着鼓声一起,于各方阵传出的吆喝之声此起彼伏。

  很快,前面的数块方阵开始齐齐向前推进。

  京师军将士们一边前进着,一边齐声高喝:“吼!吼!吼——”

  看到对面的京师军推进过来,李烈嘴角勾起,抽出佩刀,向前一挥,喊喝道:“进攻!”

  随着他一声令下,燕军方阵也开始齐齐向前推进。

  双方的战阵逆向而行,之间的距离很快便不足百步。

  百步之内,便是弓箭手的射程。

  两边的弓箭手们,几乎是同一时间向对方射出箭矢。

  双方的将士们也是同时顶起盾牌,布起盾阵。

  叮叮当当!

  箭矢由空中呼啸着砸落下来,落入各自的阵营当中,箭簇撞击盾牌的脆响声连成一片,不绝于耳。

  两边的方阵,都是时不时的有人中箭倒地。

  眼瞅着双方之间的距离由百步拉进到五十步,又由五十步拉进到三十步、二十步。

  就在双方即将接触到一起的时候,燕军方阵突然分开,从方阵的后面冲杀出来一大队骑兵。

  很明显,燕军的战术是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出其不意的冲散京师军的前军,只要前军一乱,便给了己方将士们可乘之机,从而全面击溃京师军的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