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第894章 毛遂自荐
  李余率部拿下邑丘关后,立刻让子炎用他的猎鹰传书给代州的沈放,令沈放即可出兵燕州。

  接到子炎用猎鹰送来的书信后,沈放大喜,片刻也没有耽搁,随即调遣麾下的七万多兵马,攻入燕州的曲周郡。

  曲周郡突然遭到来自代州方面的大举入侵,曲周郡太守王衡,急忙向燕州州府蓟城求援。

  可他派出去的人,如同石沉大海,连个回音都没传回来。

  直至王衡一口气派出三名信使,去往蓟城求援,他才知道,原来邑丘关已经被吴军攻占。

  他先前派出的信使,跑到邑丘关这里,全被吴军截了下来。

  王衡得知此事后,脑袋嗡了一声。

  要知道邑丘关可是驻扎着己方三万兵马,怎么就突然被吴军攻占了呢?

  这些吴军是从哪冒出来的?

  再者说,如此重要的邑丘关丢了,而近在咫尺的曲周郡这边,竟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简直匪夷所思。

  原本王衡还指望邑丘关的驻军能来曲周郡援助,可现在,非但邑丘关的驻军没了,反而己方的退路都被断了。

  曲周郡太守王衡、都尉蔡青,只能龟缩在郡城里死守。

  三日后。

  沈放率领吴军,大举攻入曲周郡,另外,邑丘关已然失守,这两个消息,相继传回到的蓟城。

  目前坐镇蓟城,主持大局的人,正是李烈的长子,李楷。

  听闻西面传回的消息,李楷大吃一惊。

  吴军的主力不是都在安阳吗?

  他们不是要攻打吴州吗?

  怎么突然在代州向燕州发难了?

  李楷没敢耽搁,立刻召集朝中的文武大臣,开会商议。

  蓟城皇宫。

  李楷站在龙椅下面,急得来回踱步。

  朝中的大臣们一个个也都是面色凝重。

  沈放的出兵太突然,己方这边是毫无防备,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宣国公周能,眉头紧锁,向李楷说道:“太子殿下,当务之急,得赶紧把曲周郡的战事禀报给陛下啊!”

  李楷说道:“我刚刚已经派人传书父皇了!”

  稍顿,他停下脚步,看向文武百官,问道:“诸位都说说,对于曲周郡,朝廷是当救还是不当救?”

  众人面面相觑。

  蓟城现在只有五万将士,如果邑丘关还在,己方合计有八万兵马,或许还具备与吴军的一战之力。

  但问题是,邑丘关现在已落入吴军的手里,驻守邑丘关的三万将士,莫名其妙的都成了吴军的俘虏。

  单凭己方现在这五万人,即便赶到曲周郡,能是沈放的对手吗?

  在场众人都低垂下头,谁都没有说话。

  李楷急了,大声问道:“诸位可是被吴军吓破了胆,连句话都不敢说了?”

  周能支支吾吾地说道:“殿下,老臣以为,还是……此事还是应由陛下定夺!”

  李楷鼻子都快气歪了,他怒声说道:“父皇现在在齐州,即便接到书信后,立刻动身赶回蓟城,最快也得二十天!”

  在这二十天里,己方就什么都不干,坐在蓟城城内干瞪眼,坐等着?

  这时候,一名武将快步出列,向李楷插手施礼,说道:“殿下,臣以为,曲周郡不必救援!”

  李楷看向说话的这名武将。

  此人名叫李遂,李烈的门客出身。

  因从龙有功,李烈称帝之后,李遂也做了将军。

  因为是自家的门客,李楷对李遂还是很熟悉的。

  他凝声问道:“李遂,你认为曲周郡不该救?”

  “是的!殿下!”

  见李楷狠狠皱了下眉头,李遂忙又说道:“殿下,相较于曲周郡,邑丘关才是重中之重,与其去救援曲周郡,不如先夺回邑丘关!”

  他这番话,倒是让大殿里的许多大臣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遂见李楷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他继续说道:“邑丘关的位置,至关重要,落入吴军之手,吴军便可通过邑丘关,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蓟城,故,臣以为,我方当倾尽全力,夺回邑丘关,如此,等到陛下回来之时,殿下也能所有交代!”

  李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李遂的这番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这时候,宋白跨步出列,向李楷插手施礼,道:“殿下,臣以为李将军所言极是,在陛下返回燕州之前,我们必须得先夺回邑丘关!”

  “臣附议!”

  “微臣附议!”

  另有不少大臣纷纷插手附和。

  李楷沉吟片刻,问道:“谁愿领兵夺回邑丘关?”

  他话音刚落,李遂毛遂自荐,插手施礼,说道:“殿下,臣不才,愿领兵出战!”

  李楷问道:“李遂,我带多少兵马能夺回邑丘关?”

  “两万!”

  “只两万?”看書溂

  “是!两万将士足矣!”

  李楷看着李遂,没有立刻表态。

  李遂是自家的门客出身,以前从未有过领兵打仗的经验,只有江湖械斗的经验。

  只这么一个人,只带着两万兵马就能夺回邑丘关?

  “李遂,你要知道,军中无戏言!”

  李遂立刻说道:“殿下,臣愿立下军令状,倘若臣夺不回邑丘关,愿提头回见殿下!”

  还没等李楷说话,宋白插手施礼,说道:“殿下,臣愿与李将军一同出战!”

  宋白投靠李烈之后,有受到李烈的重用,现在他已是李烈麾下的礼部尚书。

  李楷对李遂没什么信心,但对宋白还是很有信心的。

  当初宋白还在京城的时候,就是大名鼎鼎的才子。

  年纪轻轻,就凭借一身的才干做到了礼部侍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据他父皇说,宋白对兵书战策的研究也是造诣颇深,见解独到。

  李楷思前想后,随即说道:“李遂!”

  “微臣在!”

  “你要两万兵马,我就给你两万兵马!你任命你为军中主将,务必要给我夺回邑丘关!”

  “微臣遵命!”

  “宋白!”

  “臣在!”

  “你随李遂一同出征,兼任监军一职!”

  “是!殿下!”

  李楷派出李遂和宋白,让他二人率领两万兵马,夺回邑丘关。

  别看李遂是主将,宋白的监军,但就品级而言,身为礼部尚书的宋白可比李遂要高出一截。

  从大殿里出来,宋白含笑对李遂道:“李将军!”

  李遂欠了欠身,说道:“宋尚书!”

  宋白问道:“李将军敢在太子面前立下军令状,一定是有所依仗,不知,李将军打算如何攻取邑丘关?”

  他还真挺好奇的,想知道李遂的信心究竟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