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第707章 一败再败
  吴军逃得虽快,但并不慌乱。

  他们跑到城北五里外的平原地带停了下来,然后排兵布阵,摆开要和楚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楚军攻陷西华城后也没有停留,直接追出城来,于吴军的对面排兵布阵,打算和吴军打一场正面交锋。

  梁宪问身边的副将道:“死囚都准备好了吗?”

  “是的,侯爷!他们随时待命!”

  “很好!”梁宪满意地点点头,低声说道:“让他们吃下那个东西!”

  副将眼眸一闪,应道:“遵命!”

  等副将离开,梁宪下令,全军进攻。

  楚军列着整齐的方阵,一步步地向前推进。

  等到双方之间只剩下百步之遥,两边的将士们几乎同时放箭。

  双方的箭射你来我往,在空中不断交错而过。

  眼瞅着两军之间的距离越离越近,吴军阵营突然一阵大乱,紧接着,吴军开始仓皇后撤。br>
  此情此景,让梁宪都看傻了眼,两军还没打到一起呢,吴军怎么就突然败了?

  吴军在战场上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战斗力,但跑路的速度倒是块得出奇。

  梁宪也担心吴军是诈败,没敢全力去追,直至吴军都快跑没影子了,他才反应过来,吴军不是诈败,而是真的想跑啊!

  只是此时再去追击,已然来不及了。

  梁宪扼腕叹息,气得直跺脚。

  更令他哑巴吃黄连的是,那些服下了化神丹的死囚们,无一例外,都已气绝身亡。

  可以说这些死囚,一点功效没发挥出来,白白被毒死了。

  梁宪气急败坏地下令,全军前进,务必要追上吴军,将其一网打尽。

  吴军跑了十几里路,又停了下来,继续排兵布阵,摆出要决一死战的架势。

  追上来的楚军,紧急布阵,然后向着对面的吴军推进过去。

  和刚才的情况一模一样,双军都不用接触到一起,吴军就先发生溃败,人们甩开双腿,玩了命的往后跑。

  楚军将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把溃逃的吴军追上。

  接下来,双方就这样跑跑停停了好几个来回,由天亮打到天黑,看似鏖战了一天,实际上,双方根本没有发生过正面接触。

  晚上,两军相距五里,各自安营扎寨。

  翌日天亮,梁宪迫不及待地下令,全军出击,强攻吴军大营。

  可是他们跑到吴军大营一看,里面早已是人去楼空,昨天晚上,吴军就已摸着黑偷偷逃走了。

  梁宪又气又恨,咬牙切齿地说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些吴贼,究竟能逃到哪里去?”

  这第二天的战况,几乎是第一天的翻版。

  一个在前跑,一个在后追,前面跑的时不时还停下来,排兵布阵,后面追的刚靠到近前,人家又开始后队变前队,全线跑路。

  到后来,吴军再停下来布阵时,梁宪都懒得让己方将士们排兵布阵了,就一窝蜂的往前冲吧!

  可即便如此,吴军还是会不战而逃。

  双方追逐了数日,吴军最终逃进了郑城,与同样战败的魏军汇合一处。

  同样是战败,魏军中是伤兵满营,士气低落,很多魏军将士,直到现在还对楚军的敢死队记忆犹新,惊魂未定。

  反观吴军这边,将士们一个个盔歪甲斜,满身尘土,污头垢面,狼狈不堪,但仔细看的话便会发现,人们精气神十足,完全没有因战败而灰头土脸的心态。

  吴军与魏军相比,形成鲜明的反差。

  二十万的吴魏联军,被三十万的楚军吓得龟缩在郑城,不敢出战。

  孟獠和冠英向李甫建议,得赶紧给京城传书,请李登派兵来救援。

  如果京城的援军无法及时赶到,他们恐怕都得被困死在郑城。

  李甫无奈,只能写信,向京城求援。

  他本以为吴军的到来,能让己方抵挡住楚军的进犯,哪成想,吴军在战场上的表现,竟然比己方更拉胯。

  李甫的求救信被紧急送到京城。

  李登收到信后,大吃一惊。

  没想到,魏吴二十多万的大军,还是未能打过三十万的楚军,现在龟缩到郑城,局势危急。

  李登紧急上朝,与群臣商议对策。

  目前,李登在京城还有二十万的兵马,若是把这支兵马调动出去,京城空虚,一旦遇袭,大事不妙。

  群臣都表示绝不能调动京城的兵马。

  李登思虑再三,看向张元,苦笑着问道:“景国公,能否让吴王派兵救援郑城啊?”

  张元心中冷笑,脸上不动声色地说道:“吴王殿下当然可以出兵救援郑城,可是,远水解不了近喝,吴王殿下在秦州发兵,抵达郑城,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魏王殿下以为,我们的将士们,还能否在郑城坚守一个月?”

  “这……”

  李登下意识地拿起李甫的书信,看李甫的意思,别说一个月,就算是想坚守十天半个月都难啊!

  有名大臣跨步出列,说道:“景国公,吴王殿下在太丘郡就有驻军,何不让这支驻军前去救援郑城?”

  张元眉头紧锁,说道:“驻扎太丘郡的兵马,镇守得不仅仅是太丘郡,更是梁州的门户,若是调走这支兵马,梁州门户大开,李锦只需派出万八千人,偷袭梁州,就能把梁州搅得天翻地覆,届时,朝廷如何应对?遭受的损失,又由谁来承担,你吗?”

  那名大臣老脸一黑,与张元对视片刻,又退了回去。

  张元举目看向李登,插手施礼,说道:“魏王殿下,臣以为,你我双方,可以各自出兵十万,共同救援郑城!届时,我方将有四十万大军在郑郡,击溃三十万的楚军,将会易如反掌!”

  李登眼睛一亮,只派十万兵马去救援郑城,留下十万兵马镇守京城,如此甚好!

  他抚掌而笑,说道:“好!就依景国公的主意办!我们两家各自出兵十万,救援郑城!”

  “魏王殿下英明!”

  张元插手施礼。

  别看李登嘴上答应得很好,但他并没有把这十万兵马立刻派出去。

  直至确认了驻扎在东平关的沈放,率领十万吴军,进入魏郡,李登这才放下心来,终于把十万兵马调派出京城。

  只是这十万兵马的行军,简直如同龟速一般,每天就只有三、四十里的路。

  行军如此缓慢,当然也是李登的主意。

  如果己方的兵马先抵达郑城,势必要先和楚军做正面交锋。

  战斗打下来,无论胜负,所有的战损都由己方一家来承担,这太不公平。

  所以,这场仗要打,也得是双方一同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