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分家后,我带空间逃荒养弟弟>第472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
  这边刚安排好梨香母女,那边阿兵和邓雪便带着十几个孩子回来了。

  见两人带着两辆马车的孩子回来,勇辉叔他们全都震惊了。

  “这,这是谁家的孩子啊?”

  “你,你们俩哪弄来的?”

  “怎么全是女娃子?”

  孩子们最大的十一二岁,最小的才六七岁,正是似懂非懂的年纪,眼睁睁看着自己被父母亲人给卖了,但又不太懂被卖的含义,只知道以后都不能再见他们了。

  原本在路上不哭不闹的绷了一路,就已经到极限了,但此时见人一多,心里更加害怕了,胆子小的直接“哇”的一声哭出来。

  有一个带头,其余的便跟着嚎起来,一时间现场混乱一片。

  “这,这怎么还哭了。”

  “你们俩怎么着她们了?”

  庄民们七嘴八舌的指着那些孩子议论着,倒是没人觉得两人做坏事拐卖孩子什么的。

  孩子们一哭,阿兵和邓雪一点办法都没有,赶忙求助一旁的勇辉叔等人。

  “哎呀!叔、婶,这些都是买来的孩子们,你们别光看着,快帮我们哄哄啊!她们这么哭,别人还以为我们拐卖虐待孩子呢!”

  “买来的?你俩买这么多女娃子干什么啊?”李婶嘴里问着话,手上也利索的抱起一个娃娃来哄。

  其余听着动静出来的婶娘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加入了哄孩子的大军。

  “呀!不全是女娃啊!这还有几个男娃呢!”一个婶娘抱着怀中满身泥土满脸脏污的男娃子道。

  十多个孩子里就夹杂着三个男娃娃,一个个又都灰头土脸的,她们刚才实在没看出来。

  趁着女人们哄孩子的时间,勇辉叔一众大老爷们总算围着阿兵和邓雪二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了解清楚了。

  勇辉叔听说又有地方遭了灾,叹了口气道:“哎!这天灾真是年年都有啊!”

  “是啊!都逃到京城来了,怕是挺严重的。”罗老头也是一阵语重心长道。

  不比大老爷们关心天灾大事,女人们得知这些娃娃都是被父母亲人卖的,一个个心疼的直掉眼泪。

  “都是身上掉下来的肉,这怎么舍得啊!”李婶怜惜的抚摸着怀中的女娃娃道。

  大树娘咬了咬牙恨恨道:“总有那偏心偏到嗓子眼的东西呗!”

  她刚才问了自己抱着的这个女娃娃,她家里除了她,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爹娘舍不得哥哥和弟弟,便把她卖了,用银子换粮食去救全家人的命。

  在座的婶娘们都是生过孩子的人,哄孩子很有一套,不多时孩子们便不哭了,只是一个个肚子饿的咕咕直叫,都嚷嚷着饿。

  她们被卖时,粥棚还没有开始布粥,在难民堆折腾了许久,又坐了这许久的马车,路上连口水都没有喝过,肚子早就空了。

  “好好好,婶子带你们去吃东西。”李婶拉着孩子往院子里走去。

  “天可怜见的,这是饿了多久啊!一个个廋的皮包骨的。”

  其余婶娘也赶忙带着其她孩子跟着走,生怕再这么饿下去,会把孩子们给饿出个好歹。

  阿兵和邓雪见李婶她们主动把孩子接手了,齐齐松了口气才进屋去找田安汇报。

  勇辉叔想了想也跟着一起去了。

  屋内,田安正和赵奕铭还有韩先生和安蓉商议建学校的事。

  田安的想法是,她以后说不定还会收留更多这样的孩子,干脆一步到位,直接把学校往大了建。

  还和三人描述了现世全封闭式学院的管理教育模式。

  三人听的认真,只是听完后,却都不由露出担忧和可惜的神情。

  “若是能建成这样的学院定然是好的,安安各方面的设想也很完善,只是这其中需要花费的金钱和精力怕不是一星半点的。”韩先生皱眉道。

  他现在于仕途上是已经彻底放下了,若是能在教育这一块作出成绩,也是极好的。

  只是田安的想法虽好,却极难实现。尤其这座学院里的学生还都是这种情况,这就意味着他们收不到束脩,所有的花费都得由自己承担。

  长此以往,就是有金山银山也不够往里填啊!

  安蓉也点点头道:“还有先生的问题,学院里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或是女娃娃,女娃娃就不用说了,根本没有入士的资格。

  不说她们,就连那些男娃娃们机会也不大。

  先生教书都希望学生能有所作为,也能替自己扬名。

  让他们去教一些希望本就不大的孩子们,怕是不会有先生愿意来。”

  赵奕铭什么都没说,虽然韩先生和安蓉说的都有道理,但他觉得田安既然提出了这样的学院制度,心里定是有成算的。

  果然,随后田安便说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向。

  “有句话叫天生我才必有用,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读书,但也不是每个不适合读书的孩子便没有前途。

  咱们教书,不能一味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就学生的学习方式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既然这些孩子们不适合读书走仕途,那咱们就从别的地方下手啊!

  还有一句话叫做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三十六行里难道还找不出一行适合他们的吗?

  科举三年考一次,文官那边又有多少位置等着你呢?何必挤破脑袋去挣那一官半职。”

  “可学院教书不以入士为目的,还是学院吗?”韩先生有些死板道。

  田安站起身道:“先生,那些考了一辈子科举,直至进棺材都没有考上的人,若是早早选了别的路,还会一辈子碌碌无为吗?

  学武能上战场杀敌保家卫国,学医能救死扶伤受人敬重,学农桑能让百姓吃饱饭,学行商能让自己富有国家富强,诸如此类,哪样不好,干嘛非得做官才能光宗耀祖?br>
  就是再好的学院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高中吧!那那些不能高中的学子们呢?

  难道就这么不停的学,不能的考,浪费家里的钱财,国家的资源,最后被遗落在历史的长河里吗?

  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都是那些好吃懒做之人,麻痹自己,麻痹家人的妄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