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周家人不见了,杨、郑两家人又闹腾了好一会儿。

  老村长对此也是颇为无奈。

  劝说到口干舌燥他们也不听。

  最后,还是白镖师过来,让老村长不必理会这两家流民。

  “他们想闹想吵就随他们去,总有闹累了的时候。等没人搭理他们了,他们自己就老实了。”

  “况且您也不必对他们太好说话,不然以后他们还有的是折腾您的时候。”白镖师冷着脸道。

  老村长想想也是。

  正好这时候火气也有些上来了。

  于是就干脆招呼白家兄弟回他家喝茶去。

  顺便再去找周家借下木转转解解暑气。

  果然,如白镖师所说,等只剩下杨、郑两家被留在原地后,这两家人果然就消停了。

  他们见不到桃源村的人,自己又没个住处,不免有些不安。

  老村长本想等到傍晚就出去露面,好带他们两家安顿下来。

  总得有个住处不是。

  不过周老太却让他第二天早上再去。

  “晾这两家人一宿,就让他们在村口待着,没人理他们熬着他们,才能好好长长教训,免得日后再咱们村住下后,又各种生事儿。”周老太提醒。

  眼下天热,夜里宿在外面并不遭罪。

  只让这两家再外面熬一晚上,已经算是便宜他们了。

  周老太此番是想治治杨家和郑家的坏毛病。

  也是想给老村长添点气势,以后他才能压制得住这两家小人。

  于是老村长便等了一晚上。

  直到翌日天大亮了之后,他才去了村口那边。

  此时杨、郑两家人正不安地坐在原地。

  杨婆子在着急地抠着脚丫缝。

  身后的四个外孙儿早就饿得哇哇哭,犯得她想拿脚踢他们。

  郑婆子则卧在地上抹泪儿。

  身后的闺女郑小莲饿得两腿打晃,还要被哥嫂当出气筒数落。

  现下再一见到老村长来了,杨、郑两家人都不敢闹了。

  忙起身跑过来讨要吃食。

  “昨日是我们不对,不该不听您的,快给我们些吃的吧,就算大人受得了可孩子也受不住啊。”

  老村长见状,满意地点点头。

  虽有些可怜这两家的孩子们。

  可想起周老太说的话后,他还是狠了心,只拿了几个冷的窝窝头,和一小盘煮野菜出来。

  “我们村生活也不容易,你们既然是吃白食,就甭想挑三拣四。快些填填肚子,待会儿我带你们找个住处。”老村长故作严厉地道。

  杨婆子和郑婆子这时哪还能有二话。

  赶紧扑过去各抢了几个窝窝头,和家人们狼吞虎咽地吃着。

  待他们吃了个半饱,老村长便领着他们去了村北边的地方安顿。

  在周家没有搬来桃源村前,桃源村的村民们住处也是有讲究的。

  像老村长、白家这般村里最富裕的,大多住在村东头和南头。看書溂

  而村北边的村民则是条件最一般的。

  不仅住得离村东头远,而且房子盖的都不大。

  老村长拨了比较小的两处屋子,让杨家和郑家先住着。

  然后他便开始为这两家备口粮去了。

  按照官府的要求,流民搬来后的半年食宿,都得村里负责。

  于是在一番商议后,周家和老村长还有白家,便先各出一小袋粮食。

  至于那吕家,自从吕氏被惩处后,吕秀才也离了村,现下村里的事儿也和他家没啥关系了。

  很快,周老太怀抱着周绵绵,便要去倒坐房里装粮食。

  可刚一进屋她便犯了愁。

  这满屋子的可都是饱满的好白米。

  如今粮价甚贵,镇上的不少百姓都买不起这等好米。

  若是轻易给了杨家和郑家,给他们两家吃馋了,太惯着他们,让他们以后还咋能愿意自力更生呢。

  “乖宝儿,可惜咱家的苞米面吃完了,不然舀一袋子苞米面给他们倒还行。”周老太皱了皱眉。

  周绵绵一听,赶紧吐出嘴里的半块椰丝奶卷,嗝了一声。

  她拿小手抚了抚奶额头上的皱纹:“奶,别愁,看绵绵的。”

  说罢,这小家伙就把椰丝奶卷塞进周老太的嘴里。

  自己跑进灵池里去忙活了。

  这些天,她夜里一睡不着就去灵池里玩儿。

  小手痒痒,所以没事儿就挖个土豆。

  拽个萝卜。

  或是抠几个地瓜啥的。

  这些东西不大值钱,家里也不缺,小绵绵弄出来后就随手留在灵池里。

  里面正好有两筐现成挖好的地瓜,周绵绵使了点儿劲,往外一丢。

  只听“砰”的一声,地瓜便出现在了周老太的身后。

  周老太顿时眼前一喜:“地瓜也是干粮,那咱家就出两大筐地瓜吧。”

  见奶满意了,小绵绵也舒心地点点脑瓜。

  她小腚一扭,趴在周老太的肩头,祖孙俩一块去把地瓜送到老村长家。

  同周家想的一样,白镖师也是出了一袋的粗粮。

  “既是白吃我们的,那就不能给太好,不然以后麻烦事儿多着呢。”白镖师说道。

  老村长见状就也跟着他们两家走。

  让云秀把之前的白米收好。

  他自己去柴房翻出了半包花生和半包黄豆,这才一起拿去给杨家和郑家分。

  忙活完这些,周家便从老村长家离开了。

  因为周家现在还有更要紧的事情去做。

  就是去镇上,开铺子!

  “走吧,老三,时辰不早了,咱们还得赶在晌午前开张呢。”周老太提气地喊了一声,又拍拍驴车。

  这午时开新铺子,能图个好彩头。

  闻声,周老三和宋念喜、周老四和郑巧儿,孙萍花、还有三郎四郎都齐刷刷地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一个个的脸上都满是红光,洋溢着对好日子的热烈向往!

  “好咧娘,咱们走,开张去!”周老三笑出一口大白牙。

  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来。

  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赚钱啦赚钱啦!”周老四也兴奋地对空气踢腿。

  要知道,周家世代务农,还从未有过开铺赚钱的时运呢。

  “咱家终于要做生意了,也不知一个月能赚多少。”宋念喜和郑巧儿相视一笑。

  孙萍花更是乐得够嘎停不下来。

  “大赚小赚都是赚,只要咱一家人在一起,赚多少都是好事儿!”

  瞧着他们这般美滋滋,小绵绵也捂着小嘴儿咯咯笑了。

  头上的俩小发揪兴奋地直晃荡。

  赚银砸,过好日砸,他们周家,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哒!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