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第95章 灯会出大事了
  冯寡妇还来不及反抗,又有两个妇人冲过来。

  一人啐了她一口。

  “咱们大家难得有些好日子可过了,你个倒丧的,怕不是想故意挑事儿。”

  “平时你偷人俺们不管,可你要想欺负到周家头上,那我们可不能忍!”

  “赶紧滚蛋,别逼俺们一块揍你!”

  才一会儿的工夫,冯寡妇就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给她骂得脸也红了,脖子也粗了,眼圈都止不住地要往外冒眼泪了。

  “你们、你们咋这么爱多管闲事儿,我说周老太,碍着你们什么了。”冯寡妇早没了气势,只能勉强顶嘴道。

  李铁匠走过来,冷哼着掂了掂手里的锄头。

  “你跟周老太过不去,就是跟我们大家过不去!看你是个寡妇不跟你一般见识,但你也别给脸不要脸!”

  眼看着闻讯赶来的乡亲越来越多,都义愤填膺地要维护周老太。

  冯寡妇实在是招架不住了。

  只能赶紧从地上爬起,扒开人堆,就灰溜溜地要往家跑。

  临走前,身上还沾了好几片烂菜叶,都是乡亲们砸上去的。

  见众人如此维护自己,周老太的心底顿时暖烘烘的,神色也有些动容。

  这年头,还是懂得感恩的人多啊。

  虽说周家从不指望别人回报些啥,不过谁都更愿守着明事理的乡亲过日子。

  周家如今,也算是结了善缘了。

  ……

  眼看着就快要到重阳节,周家全家都可高兴了。

  一个个盼着要去镇上看菊花灯会呢。

  本朝的灯会风俗盛行,逢个节日便要办一办灯会。

  这便是最热闹也最时兴的去处。

  周家以前条件不好,没咋去过灯会,如今可不一样了,周老太自然要带着全家都去逛一逛的。

  于是这天吃过晌饭,周绵绵就被周老太抱着,换上了一身新做的锦缎衣裳。

  收拾好后,绵绵踩着一双淡紫色翘头小鞋,迈着小短腿,就哒哒哒地奔出了门外。

  “坐驴车,看灯会会~”这小家伙美滋滋地哼唧着。

  小脑瓜上还顶了一双晃悠悠的小发髻。

  瞅着可兴奋了。

  周老三早就备下了驴车,一见闺女朝自己奔来。

  忙过去一把给这小家伙抱起。

  给稳稳地放了驴车的厚垫子上。

  “闺女,你坐这最里面,爹再给你拿条小薄被儿垫着点儿腿。”周老三殷勤极了。

  为了预备着带小绵绵去镇上看灯会,昨个儿夜里,周老三还特地给驴车边上加固了一圈。

  生怕让他宝贝闺女有半点儿危险。

  现下见小绵绵咧着小嘴儿乖乖坐着,周老三又觉得还是不够。

  拿了小薄被儿后,又抓来了一大把剥好的核桃仁,放进绵绵胸前的小布兜里。

  让这小奶崽路上闷了就抓来香香嘴儿。

  很快,周老太和三郎四郎这俩小子也上了车。

  一辆驴车可拉不下全家人。

  周老三早就跟别的乡亲又借了辆驴车,让周老四负责赶驴。

  “老四,咱家的驴快拉不动了,你跟你媳妇儿还有二哥用旁边那辆。”

  等宋念喜和孙萍花锁好门过来后,便一个坐在了老三边上,一个搭上了老四的驴车。

  一家人,这便喜洋洋地往镇上去了。

  远天边霞云灿烂,等周家人赶到杏花镇时,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繁华的街市上,啥吹糖人的卖面具的样样俱全。

  还有好几伙牵着猴儿玩杂耍的戏班子。

  孙萍花还是头一次见过这阵仗,不由睁大了眼睛看得眼都快花了。

  “这儿人咋这么多,我都快瞅不过来了。”惊异之中,又透着实打实的快乐。

  周老太慈祥地笑道:“这还不算啥,灯会要等天黑才开始呢,到时候还有菊花山游街,猜灯谜,和官府派人办的杂耍,到时候才好看咧。”

  孙萍花脸蛋儿红扑扑的,真想赶紧见识见识。看書溂

  眼下离灯会大戏开始还能有半个时辰,周老太琢磨着这会子大家也该饿了。

  就拿上钱,去了一旁的馄饨铺子,给一人叫了一碗。

  又给了周老三一些铜板,让他去酒楼给绵绵买些点心吃。

  这重阳节时,杏花镇上最为出名的,便是各家酒楼出的吉祥糕了。

  传统的吉祥糕只能是讨个彩头,但吃起来就吃不多了。

  于是各家酒楼便卖起了特色吉祥糕,在点心中间裹上各类果干儿、肉脯。

  甚至还有放米酒的。

  周老三宠着闺女,只管挑了份最贵的吉祥糕买。

  等周绵绵捧着一大包点心,打开一瞧时,就见到里面竟还是不同颜色的点心。

  紫色的是掺了紫薯粉的,绿色的兑了艾草汁儿的。

  那黄灿灿的,则是放多了蟹黄的。

  周绵绵闻着香喷喷的味道,馋地舔了舔小嘴儿。

  这便拿起一块大大的蟹黄吉祥糕放嘴里。

  好吃得让她忍不住直跺脚脚。

  一旁的三郎四郎见了,都馋巴巴地凑在一边,眼看着四郎的口水都快淌下来了。

  周三郎怕四郎埋汰到妹妹,赶忙给四郎的嘴巴捂上了。

  “绵绵,咋样,好吃不。”三郎吞吞口水问道。

  周绵绵乐颠颠地点着小脑瓜,看他俩都馋成这样,这便捧到俩哥哥眼前。

  “三锅快吃吃,四锅也吃!”

  得了妹妹的准许,周三郎这才敢动手去拿。

  他给自己拿了块儿紫色的吉祥糕,又随手给周四郎拿了块青稞色的。

  “嗯,好吃!”周三郎含混不清地笑。

  周四郎正好吃中了那米酒馅儿的,鼓着俩腮帮子,表情却有点苦涩。

  “咋样,好吃不?”周绵绵眨着眼睛问道。

  小四郎也说不上来,大着舌头道:“咋说,反正辣辣的,也说不上来是啥味儿。”

  他好不容易吞下,央求道:“再给我吃一块儿吧,刚才我没尝出味儿来。”

  周绵绵只当四郎在唬人。

  小手紧紧捂着糕点袋子:“不给啦,四锅骗银,咋能吃不味儿!”

  不是绵绵小气,她自己也只舍得吃一块呢。

  剩下的要都留给二锅锅吃吃!

  周四郎委屈着小脸儿,不停地吧唧着嘴儿。

  他是真没吃出味儿啊!

  很快,天色便渐渐暗了下来。

  这灯会上的重头戏,可算是要来了。

  为了抢着看菊花山游街,周老太一把抱起周绵绵,便找了个高处。

  虽离菊花山远了些,但却能看得更清楚,又不用怕外人挤着她乖孙女儿。

  宋念喜也领着三郎四郎跟在后面。

  只是那四郎不知咋了,小脑瓜一直往下耷拉,嘴角的哈喇子淌了满下巴都是。

  小脸蛋儿也红扑扑的。

  看着没啥精神。

  周老太回头看了眼孙子们:“老三家的,四郎是不是困了,可得给他们领住了,灯会人多别走丢了。”看書喇

  “知道了娘。”宋念喜点头应下。

  这便把俩小子揽在自己的怀里。

  这菊花山游街,最有趣儿的便是童子童女抛花球的环节了。

  待游到人多时,菊花山两侧的花童就会朝人堆里扔。

  好让大家伙儿讨个好彩头。

  眼看着菊花山就要过来了,孙萍花拉着郑巧儿都等着接花球呢。

  谁知这时,人群里却忽然发出了疑惑的声音。

  只见一个身穿殷红色长袍的小孩子,不知为何,忽然从菊花山里面走了出来。

  他无视一旁两侧的花童,坐在了菊花山上。

  苍白的脸上染着病气和狠戾。

  如此气度不凡的小娃娃,这杏花镇上可是少有,众人都有些意外。

  不由嘀咕了起来。

  孙萍花看着一愣:“这哪来的娃娃,也不是花童,咋就直接坐那上面了。”

  郑巧儿也有些懵:“许是……谁家孩子淘气,想来凑热闹吧。”

  “瞧这孩子穿得不赖,也可能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孩子,想出出风头。”周老四随口道。

  街上的众人都如周老四所想,有不少都笑着议论这小公子的俊模样。

  不过很快,众人就又重新投入到抢花球的热情中。

  很快,好几个花球就被花童抛了下来。

  孙萍花身大力不亏,一蹦老高可算是抢到了一个。

  回头一看郑巧儿两手空空,孙萍花不由乐了,忙把花球拿给绵绵玩儿。

  “小乖宝儿,看看二婶婶给你抢到啥啦,上面还挂着点心和糖块呢。”

  周绵绵眼巴巴地接了过来,小手乐得一直挥来挥去。

  “这就是花球球呀,谢谢二婶婶~”

  难得有在绵绵面前独独得脸的时候,孙萍花喜滋滋的。

  这时再一回头,就看见郑巧儿脸色微微发白。

  “老四媳妇儿,不就是花球没抢到吗,没事儿,咋还难受了呢。”孙萍花赶忙安慰。

  郑巧儿一听,小脸儿不由更白了:“不是的二嫂……是你刚刚踩着我脚了,有点疼……”

  孙萍花脸蛋子一红,摸了摸后脑勺不知说啥好了。

  眼看着菊花山就快游出人群了,花球也不再抛了。

  众人的热情稍稍有些褪去。

  然而就在这时,只见那菊花山上的红袍小公子忽然起身,像是见到了什么人般,激动得红了脸。

  他这便拔起一把腰间的小小佩剑。

  挑起身旁的一个铁桶,就朝不远处用力甩了过去,

  顿时,一声尖叫便响了起来。

  “啊——”

  众人都被吓了一跳。

  赶忙抬头看去。

  只见一个衣着华丽的贵妇人,正捂着脸失声痛叫。

  紧接着,一股皮肉和粪水的味儿一起传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