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第80章 镇上出乱子了
  周绵绵才懒得跟个熊孩子置气,不过是想给四哥撑腰罢了。

  见冯狗蛋儿走了,周绵绵更不稀罕再追着骂。

  这便撇过小脸儿,抓着筐里的果果儿,就分给了其他孩子们。

  “大家一起吃叭!”

  “都有份哒,不要抢哦~”

  “慢点儿吃,吃不了的,可以往家拿哒。”

  周绵绵拎着小筐,小身子晃晃悠悠的,挨个分着。

  一时间,其他的孩子们都高兴得眼泪汪汪,看小绵绵就像是看小仙子似的。

  满眼里都是崇拜之色!

  这周家小丫头居然舍得把吃的送给他们,呜呜呜,这也太好了吧!

  孩子们赶忙大口吃着,一个个都吃得可欢了。

  有几个更是当即就要做周绵绵的“死忠”,表示以后就跟着她“混”了!

  “绵绵,俺不能白吃你的果子,以后你让俺干啥俺就干啥!”刘家七岁大的小子拍着胸脯道。

  郑家四岁大的丫头也奶呼呼道:“对哒,还有俺,俺也听你的。”

  韩家的小子更是一脸激动:“周家丫头,以后,你就是我的姐了,是我唯一的姐!”

  周绵绵眨巴了两下眼睛,粉淡淡的脸蛋儿多了点儿羞色。

  只是帮哥哥出气而已,咋还收上小弟了。

  周四郎更是高兴得直在地上打滚儿,他长这么大,还是头回这么有面儿。

  果然有妹妹就是好!

  等周老太过来时,就看见自家乖孙女儿被围在孩子堆里,被人前呼后拥着。看書溂

  一旁的四郎还乐得满地打滚儿,跟个人形陀螺似的……

  周老太一头雾水:“我滴个乖乖啊,四郎快快起来!绵绵,三郎,该回家吃饭了。”

  说罢,她便一手抱过绵绵,一手拖着四郎,赶忙朝家走去。

  身后还跟着个牛气哄哄的三郎……

  ……

  眼看周老三和周老四还不回来,周老太也怕饿着孩子们。br>
  这便先开了饭,让大家先吃着。

  “也不知这哥俩咋这么墨迹,不应该啊。”周老太纳闷地晃晃头。

  宋念喜柔声道:“娘您别急,许是卖猪时耽搁了,毕竟买主也得好好挑挑。”

  周老太没再说啥,只是心里一直觉得不太妙,

  周家人吃饭吃到一半时,门口才传来了驴车的响动。

  还有老三用力落门栓的声音。

  周老太放下筷子抹了把嘴道:“老三老四可算回来了,我去看看他俩买啥回来了。”

  刚一出门,周老太和宋念喜就都愣了一下。

  回来的不光是老三老四兄弟二人,还周二郎也一同回家了。

  宋念喜着急地过去抱住二郎:“儿子咋回来了,这也不是私塾休沐的日子啊。”

  难不成,是二郎犯啥错误了?

  周老三的脸上满是疲惫和愁色,摆了摆手:“镇上出事了,咱们进屋再说。”

  从未见老三如此丧气过,周家人心里都是一咯噔。

  还以为是二郎出了啥事儿。

  进屋前,周老太瞥了眼驴车,见上面堆满了东西。

  大多都是吃食,多得像囤货似的。

  周老太皱了皱眉,觉得不对劲儿,忙把屋门关上,便上炕问老三话。

  “老三老四,到底咋了,你为啥给二郎带回来,又干嘛买那么些东西,你可不许吓娘。”

  周老三坐在炕边沉声道:“镇上、镇上闹乱子了,今个儿我和老四差点儿就回不来了。”

  “闹乱子?那官府不管吗?”宋念喜的脸色立马煞白。

  周老太和郑巧儿也被惊了一下。

  再一细问才知,这乱子正是因官府收粮而起。

  这段时日,那些吏员和官兵们,拿着鸡毛当令箭。

  把收粮的价格压得一天比一天低。

  而镇上的粮铺,却依旧没有降低粮价。

  这一来二去,庄稼户们怨声载道,镇上和城里的百姓也人心惶惶。

  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更有些实在过不下去的,干脆去投了匪寇,宁肯抢砸,也总比挨饿要好。

  于是今个儿上午,就有几队匪寇闯进了杏花镇,抢了不少粮铺。

  还去骚扰了好几家富户。

  有两家门户小些的富人,就是因为不肯交出财宝,愣是被贼人灭了全家。

  血都淌出门口,沾到了周家驴车的车轱辘上。

  周老三现在想想,还觉得心惊肉跳。

  他勉强揉了揉眉心:“好在是我和老四正要往回走时,才遇到的贼寇,不得不去私塾给二郎接回家,好歹先避避再说。”

  如今这光景,山谷总能比镇上安全些。

  想来私塾很快就得停了学。

  至于驴车上的东西,也是周老三避开匪寇,胡乱先买了些回来。

  “横竖这些天咱是不能再去镇上了,驴车上有些吃的用的,够咱们用上些时日了。”周老三说道。

  周家人听了,都为老三和老四捏了把汗。

  只是更糟糕的还在后头。

  周老太见过不少匪寇闹事,都是先在镇上闹闹,很快便会打到各个村儿里。

  不过就是三五天的工夫。

  周老太的脸色越发凝重:“咱山谷虽偏僻,可那些贼人也未必就能放得过咱。所以打今儿起,都不许往外乱跑,山上也不许去了,在家老实待着。”

  周家人不敢犯险,赶忙一一应下了。

  过了还不到一天,杏花镇有贼寇作乱的事儿,便在山谷传开了。

  现下好多人家都是心慌慌的,都像是无头苍蝇似的,到处闲话此事。

  只有周家人镇定地守在家里。

  既没有慌乱,也没有在外面乱溜达。

  趁着如今山谷还算安稳,周老太让儿子们把地窖收拾出来。

  “匪寇最擅夜间突袭,咱们晚上便都在地窖里睡,免得到时候来不及躲。”

  “老二老三和老四,你们兄弟轮流守着,一有动静就赶紧通知我们。”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