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其它小说>往生记>往生记 分节阅读 2
子游戏。可是77年的华夏哪有这玩意哪怕在世界上这东西也是希罕的。曹长久只能每每于无聊的时回想之然后yy怎样才能把梦中的电子游戏弄到现在来聊以自慰。

    曹长久倒也是想了几个方案可行性可以说是没有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自己做。

    可是电子游戏是个系统工程是人类科技的精华延伸万丈高楼不会凭空而起。

    这个年代什么都没有没有硬件没有软件连个人电脑(pc机)还没有明。在华夏更是如此全国最快的计算机不过百万次每秒估计还是国家机密设备一小屁孩如何可能接触?

    想要玩上电子游戏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耐心等个十几二十年别人肯定会做出来的但等到那驴年马月肯定黄花菜都凉了。第二个方法有点难度自己做一套系统出来就可以了连微处理器、主板、外围设备、操作系统等等等等虽然听起来有点恐怖但曹长久被那强的不可思议的的想要打时间的**支配了大脑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毕竟在梦中他就是干这行的。

    在那个怪梦里曹长久就在一家外商独资公司做编译器一个很另类的电子工程师平时不和什么人来往每天只是工作、闷头捣鼓着自己的希奇古怪地电子装置要么研究数学(很奇怪的爱好)要么就是疯狂的玩游戏直到三十好几依然是单身王老五。家徒四壁并不是穷而是他玩音响高保真的设备摆了一个机架可以说家里除了一张床就是机器整个一个小型实验室这种生活曹长久习以为常。

    曹长久盘算了一下觉得有希望成功反正时间对他来讲是不缺的反正也是等做点东西打时间也好。虽然在梦中也有自己作系统的经历但那哪能和现在比空知道原理毛都没有。

    曹长久于是就开始第一步工作画出了系统工程图搞一些体系结构的设想弄出编译算法由于没有设计工具只能手工画画电路网格图。

    一部计算机从设计到制造成功涉及到很多学科从数学逻辑到电子电路无论如何都是复杂无比。也亏了曹长久有了梦中的功底还有那不可解释的记忆力一步一步的弄出了一个数字计算逻辑的理论模型至于将数学逻辑转换成电子电路费了老大的劲。

    转换的工作在他梦里都是电子计算机完成的曹长久只知道原理并不精通人工做当然费力。就像红色年代的学生可以手工准确的开平方根但绝对没有人会将这当成职业的。

    在高团家里最初的大半年时间曹长久就是这样在呆、画网格图、做电路中混过来的。

    有时候高红趴在桌子边上看曹长久在那里写写画画就问:“弟啊你每天在这画这些东西不累吗?这些都是什么呀?左一条线右一条线像个蜘蛛网似的。”

    曹长久则是笑笑:“这是以后的家用电器你每天必须要用的哦”

    “是吗?手电筒吗?不大像啊咦小弟你怎么跌倒了醒醒。爸爸小长久晕过去了!”

    长久的第一个作品就是一个加法器很简单的东西只要有材料用导线一接就好。长久对这玩意印象深刻梦中大学时做的电子实验课就是这东西。他上课没听只是临时翻书花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2进制、五进制、八进制、十进制等等计算电路就是过程太过刺激因此深印脑海。

    这件玩具级的计算器没什么大用但是足够高红惊叹了至少做数学作业不用手算了。

    长久屡次劝她不听索性送她了。

    无事可作的曹长久每天要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要么就是溜到兵营里闲逛。炮兵团的大装备不少相对其它部队来讲通讯、科技的含量还算高一点。男人通常对一些精密的武器感兴趣大炮是曹长久的最爱。

    虽然人小但曹长久每次到高团部队里和那些当兵的厮混还是很受欢迎的。

    大兵们在没有训练的时候还是很喜欢他的有时候大兵们在那里练习计算弹道数据n久都出不来一个结果曹长久看的不耐烦就会随口报出一个数字每每就成了答案(  )



    大兵们很苦恼现自己苦算出的结果总是和曹长久的一样就追问原因。 

    曹长久自然拿出来一本小册子——《军用对数表》众人一见均是不服气强辩道:对数表是我们也用但是你怎么这么快。

    曹氏答案:“我会背天生的!”

    大兵们皆面露不屑之色有人答曰:“宁有种乎!”

    曹长久笑道:“那就不要打仗了你们笔算这么慢等你们算出来前方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人了。”

    众人不服:你一小孩懂什么?难道你就会算?

    曹长久不作声只是拿起笔来轻松的写出一大段公式算出了大地测量及火炮射击诸元当时那些小兵们看其的眼神犹如看外星人。

    神童之名传遍军营小兵们文化普遍不高纷纷让其开坛起卦不是开课教他们计算诀窍。

    曹长久当然不会答应自己计算是一回事教会这些大兵又是一回事。他只是答应有什么问题尽量给他们解答并保证有时间给他们做一个不需要计算的东西。

    有了这个保证小兵们方才罢休只是不停的催其快干。

    华夏的炮兵算表是进口的少部分是手算得只是进口的算表哪能当真。列强们花了真金白银算出来的的东西怎么可能白白给你错误是难免的误差是奇大的。可是华夏没有级计算机只能靠人工计算往往一种型号炮弹的算表要一两年才能成型。

    曹长久自从现现在炮兵居然还是手工算射击诸元的时候心里就有了做一个专用射击计算器的想法以缩短射击准备时间只是苦于没有工具和材料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是奇大无比不符合美学观念。奈何小兵们不依称不做就开课什么都不干不够哥们义气。

    一小屁孩和大兵们有什么义气可讲但是曹长久经不起他们的干嚎只好在通讯兵的帮助下好好整理了一下电子元件库存以期可以找到材料。

    那些通讯兵保管着电台大堆的备品配件堆在库房在曹长久看来这简直是天堂因为可以实验自己的构想作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计算器。

    还好电子元件不缺曹长久想把自己设计的计算器电路图修改了一下配合通讯班的物资――大量的废旧电子元件、集成电路自己做一台函数计算器。

    曹长久本想将对数运算固化在电路上实现就是完全用电路逻辑直接实现出对数结果。这种做法优点显而易见实体化的电路运算度是极快的但现实不允许——电路将变得庞大无比。

    没有专门设计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就不可能实现这个优化的方案退而求其次曹长久只好选择通用方案就是一个加法器通过累加实现乘法、除法等等度自然慢。

    这个方案的原理就是所有的数学运算分解开来都是加法比如乘法就是累加。这个原理很简单因此电路实现起来也不复杂只是度不尽如人意。

    既然是全手工制作外形上就不堪入目了原始机型如同一个大箱子笨拙无比。电路板是小兵们按曹长久的电路图用土法做出来的由于没有费用所有的连线全是手工焊的。键盘是手工制作也就是一个木头盒子加上一堆表面写着字母数字的木头片输出靠的是Led(光二极管n年前的那种)最难找得就是存储器翻了一堆垃圾后终于配全了。

    这部机器可以实现二进制运算事先编好变量方程可以实现连续输入各参数直接出结果缺点就是一个结果要算上两分钟。

    但是这足以让没见过世面的大兵们疯狂了要知道以手工计算辅助对数表即便是最顶级的高手也要算上十几分钟。

    而现在运用这部机器只要稍微训练一下是个人就能达到3分钟即出结果的度大地测量、火炮射击诸元的计算完全不在话下。

    一时间曹半仙之名广为流传小兵们马屁如潮纷纷要小长久交代使用方法还认真记录每一个操作步骤。

    以曹长久看这东西也不过就是梦中大学一次电子实验课完全没什么挑战性。而且当时华夏已经可以自己做桌面式的电子计算器了只不过那个思想封闭的年代没有人想到能用在炮兵上而已。

    而且这部曹长久处*女作的连线有问题经常出毛病不论曹长久还是小兵手艺都糙的可以最后还是部队里面的老军工给重新做了一部才运行正常。

    在长久以前的梦中设计计算机一直是其特殊爱好之一。梦中的社会富足但却没有骨气科学技术的研究从穷追猛敢、部部紧跟到干脆放弃、只管引进所有的脊梁似乎在改革中一一折断。

    改革带来了富足但经验的缺乏却让我们丧失了基本的科技造血功能。这点可就比不上那些老前辈了。

    老军工是河北人平时闷声不响但是手底下的功夫一流平时很能捣鼓点稀奇古怪的东西。他本人虽然文化不高但是领悟力很强特别实在无线电这块。

    在那个年代先进科学的普及提高主要靠杂志每期的《无线电》上都会刊登一些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报道以及自己动手实践的文章譬如半导体收音机。

    老军工就对这些东西入迷不过并不只是照着文章按部就班组装而已以他的功力来讲文章只是给他开了一扇门组装只是很简单的事情。

    于是一大堆有关无线电的小装置就出现在了老军工的手中自己做的半导体收音机不用说了团里每个干部人手一个。老军工还自己弄了一个功率放大器将收音机和大喇叭连在一起于是团里的业余广播节目也就丰富了起来。(  )



    部队里的书不多可是老军工却是订了不少杂志正对了曹长久的胃口。  曹长久就成了老军工家里的常客一来二去大家也就熟了。

    无儿无女的老军工对曹长久如此喜欢看杂志也感到十分的喜欢常和他一起探讨杂志上刊登的国外最新科技进展。

    有一次老军工拿了一份最新的《无线电》指着一张图片来问曹长久:“娃你给讲讲这是什么东西?”

    曹长久看了一眼说:“哦是电脑。”

    “啥脑有什么用?我看上面说这玩意用了几十万块集成电路贵的吓人。你说美国鬼子真是有钱啊这得花多少钱啊。”

    曹长久笑了:“老伯这是计算机可有大用了有了这东西才能造原子弹、氢弹、火箭啥的。”说着他接过书仔细看了一下“哦是美国人造的世界第一快的计算机克雷一号每秒可以计算几亿次。”

    老军工明显有点迷茫:“几亿次计算一秒钟就完了?亲娘诶这么快。那要是算炮弹弹道还不是一眨眼的功夫啊。咱们不知道有没有啊。”

    曹长久也有点失神是啊以华夏的科技水平确实造不出这种亿次计算机别说亿次了上千万次的都没有。

    西方国家靠着工业革命完成了现在这个世界格局华夏没有搭上这一班车沦为了半殖民地。而现在这个年代正是革命的开始不过主题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

    曹长久不由得想起梦中的年代那时华夏在计算机时代可谓是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反而又被远远的被列强抛在了身后又走上了老路。耻辱是个华夏人都不可忍受。

    信息时代的曙光就在眼前达国家有条件的纷纷上马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

    可怕的是别的高技术如果有其必上的理由那么级计算机技术的研在华夏则显得有点不尴不尬。美国人研制计算机的目的就是应用其达的社会经济实力对此产生了需求。而计算机的出现又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展二者相辅相成。

    而华夏初期似乎走上了一条歧路不大重视计算机的应用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由此轻视了软件的开完全没有和现代工业结合计算机研究只在国家意志下孤零零的进行想到的只是如何提高运算度其软件成果也只是在寥寥的几个领域如石油勘探、地震等有所建树。

    长久于梦中所闻计算机时代的初期大中型机一统天下成本高的惊人自然对应用领域有所限制就算以美国人的经济实力也负担不起。工业化的成果实现了集成技术微型机系统的出现才是对整个社会普遍促进的动力大型计算机进一步的被专用化固守科研、工业、商用领域。

    77年的华夏就如同工业国家初期那样计算机有了努力的提高计算机的运算度艰难地开各行业计算机的应用。但由于受限于整个社会的工业基础计算机还不稳定度不高应用还不多且复杂对文化水平不高的产业工人来说反而不如人工。

    长久无奈的想华夏现在依然处于一个怪圈当中科技成果依然转化不成生产力。

    老军工看长久有点失神问道:“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长久回过神来笑笑说:“没有呵呵。我们国家也有这种计算机只不过性能没鬼子的好罢了。”

    谁知老军工却满怀自豪的说:“那是当然主席都说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刚建国的时候咱们一无所有现在不是什么都能造了嘛!这个不是问题。”

    长久一想也是从一穷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