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其它小说>尤金尼亚之谜>尤金尼亚之谜 分节阅读 30
双臂。
  你不觉得吗?世界充满了如此美妙的音乐。
  海浪不知在何时变成了红色。对夏天感到倦怠、疲惫至极的空气飘荡在夕阳的海上。
  一个中年女子像病猫般走在一片红光之中。
  哎呀,好漂亮的花!
  她发出欢呼,猛然停下脚步。
  跟我们家的花是一样的。好怀念呀。你说那花的名字叫什么呢?
  她指着远方,似乎想让我回过头看,但因为不争气的泪水和夕阳反光的关系,我看不见她的脸,也看不到她所指的花。
  看不见。我看不到呀——我摇摇头回答。
  我看不见,什么都看不见,不管是他的脸,还是她的脸。
  她的轮廓消失在红色海洋中。
  我看得见的。远处传来她充满自信的声音。
  你看,就是那花呀。为什么呢——我就是觉得非常的怀念。

第十四章  红花、白花 
  1
  尖锐的蝉叫声传来。 
  天气还是一样热坏了人,但阳光已经慢慢消失威力了。
  余音回荡的蝉叫声有一种局部麻痹脑袋的麻醉作用,她想。听着听着,总是连头脑也跟着昏昏沉沉,好像要把身体也给拉回遥远的季节一样。
  不管是城市还是人,都发出声音不断在改变中。同样的世界不会再度存在。每一秒、每一瞬间人都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她一个人走在童年时代的街道上。
  漫无目的,没有计划。
  真的就像是回游的鱼一样,慢慢地在人群中走着。
  身体很自然地记住了地理环境。过去曾经走过这里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微妙地重叠在一起,双重的脚步声在身体里面响起。 
  不过只有几个小时。
  刚好探望过单身赴任的丈夫后,顺道下车来看看。
  每次来这里,总是走在夏天的残渣中。
  走在地面冒起的热空气,和仿佛蒸过的酸腐空气中。
  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下车呢?老实说她也搞不清楚。对于这个城市的记忆她已写成书了,而且也已然成为她的过去。 
  我在干什么呢?
  她不可思议地环视着街头,好像街上的某个地方写有答案似的。
  闹区的商店招牌,杂乱地强调自己的存在;感觉上却都老旧地和城市的皮肤化为一体,好像每天曝晒在同样的日光下、淋湿在同样的雨水中,自然就渐渐地同化成相似的颜色了。  
  一如家人一样。
  她心里想着这些。每个人明明个性不同,却在呼吸了同一个家庭的空气之后,随着岁月染上了相似的颜色。
  就连我们这样的夫妻,如今也披上了类似的色彩。
  她不禁想起才刚刚见过的丈夫。就对别人漠不关心的程度来说,大概再也找不到像他们如此相似的夫妻了吧。他们对彼此也是一样。因为彼此漠不关心的程度相当,所以才能不起波澜地相处至今。
  过去她以为等到孩子们独立了,就是极限了吧。不过最近反倒觉得大概能够维持到最后。就彼此都不想浪费不必要的心力这一点来看,两人果然是步调一致的夫妻。她不认为今后还能找到如此不费卡路里的对象。换句话说,两人应该也算是命运的相遇吧。
  她在心中发出苦笑。
  突然眼前浮现一个感觉不错的青年身影。在闷热的房间里不断重听录音带,一边喝着罐装可乐、一边默默地将证词写在笔记本上的青年。过去曾经一起度过许多天,个性温和、比她年轻的青年。
  为什么会想起他呢?还是因为感伤的关系吗?当时之所以找他帮忙,是因为内心深处有些喜欢他的关系吧?
  她有些疑惑地继续慢慢走着。
  平常日的午后喧嚣给人慵懒舒适的感觉。
  她一点都不显眼,就像到处可见走在午后街头的主妇一样。没有人回头看她,她也没有什么值得引人注目的地方。她觉得这样心情很安详。
  2 
  人和人的关系真是奇妙。
  她心里想着这些事。
  是什么把人连结在一起?又是什么把人分开的呢?谁也不知道。
  她的脚不知不觉之中朝着位于市中心的日本庭园走去。斜眼看着蜂拥而入的团体观光客,她一个人脚步悠闲地慢慢走入,避开顺路直接迈向建筑物。
  那是一个四面有墙的寂静空间。
  一踏进巨大的木造建筑里面,温度立刻下降,霉臭味也扑鼻而来。
  大概都在游园吧,进来这里的观光客倒是不多。少数客人刻意压低的说话声,如水声潺潺被吸入了建筑物之中。
  这个静谧、洁净的空间,总是让她起了些许的恐惧感。
  日本庭院,可以很明显地区分出看的人和被看的人,里面弥漫着强烈的紧张感,有一种以生死为赌注的逼人杀气。
  看的人和被看的人。我应该还是属于看的人吧?
  她一直伫立在阳台的走廊上,凝视这四方形的空间。
  那个人通常都属于被看的那一方。这一点那个人也很清楚。
  她专心注视着颜色逐渐变化的庭院。
  如果没有看的人存在,也就没有被看的人存在了。
  眺望着庭院时,脑海中浮现这样的想法。这个将所有视线都计算在内的庭院。看着这个彻底意识到看的人的庭院时,就会突然明白没有监赏者的话,就没有庭院的存在。 
  看的人和被看的人是共犯结构,但两条线没有交集。
  我希望成为一个监赏者。
  她的视线从庭院移开了。
  无关乎有罪与否,只是想成为一个正确的监赏者。
  走进阴暗的走廊,爬上二楼。楼梯倾轧的声音,轻轻地跟在她的身后。
  那个时期,那个人的存在可说是一种奇迹。我知道这一点,但其他人几乎都不知道。她只是个千金大小姐,只是个被人们推崇为美丽的千金大小姐,不过就是那样子而已。
  外面有青森蓊郁的松树。
  我知道的。只有我才能理解。
  奇迹的存在。当理解这一点的人存在时,那家伙该如何因应呢?是不是应该找个人说出这件事呢?是否该记录下这件事呢?
  吹来了一点凉风,轻拂过她的脸颊。
  遗憾的是,我欠缺记录的能力。如果稍有一点能力的话,就能留下更完整的原貌了。我已经尽全力了。
  对她而言,那是痛苦的悔恨。表现奇迹是很困难的工作。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家不都吃过苦头吗?自己完全没有想要效法他们的念头。
  看见那个小房间了。
  幽暗的蓝色房间,透着一股的冰冷。安静无声的房间。那是一个墙壁涂上贵重蓝色颜料,做工细致的房间。光是用看的,就觉得肌肤开始发凉。
  眼前浮现一个站在这里的年幼少女身影。
  被人牵着、观赏这个房间的年幼少女。
  她看着站在冰冷走廊上的少女。少女身穿白衬衫、深蓝色的吊带裙。
  少女也看着她。
  两人一起站在走廊上,欣赏着冷色调的房间。
  睁大一双灵慧的眼睛,专心一意,却又显得去忑不安看着房间里面的少女。
  她始终注视着还未失明之前的绯纱子身影。
  3
  咬呀,你该不会是那个时候的那一位吧?没错,果然是你。就是写出那个事件的作者吧?
  真是个记忆力惊人的妇人。
  上次见面时她结婚前,照理说外貌和发型都已经不一样了。然而只不过是对看一眼,她在还没想出对方是谁时,对方已经先认出她来了。
  一眼看过去是个身材肥胖、感觉人很好的欧巴桑,但其实对方曾是很优秀的女警,上次见面时就曾让她啧啧称奇。
  女警的反应灵敏,用词很贴切,连细节的记忆都很正确,绝不会说出暧昧或是猜测性的话语。当然也会很认真地听别人说话,不会受到矛盾或眼前的言词所千扰。而且女警的安定情绪很容易感染对方,是那种能够赢得任何人相信的女性。所以在此不期然而遇的重逢下,她很自然地和对方亲切点头打招呼。
  两人站在车站的角落聊天。
  聊书的感想、事件之后的种种。时间虽然很短,谈话的内容却很充实。她不禁赞赏对方:果然是个不会浪费自己和别人时间的人。
  这一次,她们聊起了那件事。
  上回因为她还只是个学生,而且对方可能也没想到她会写成书吧。但这一次,对方感觉很不经意地提了那件事。
  那是事件发生之后不久,刑警们首度和生还的那个人讯问时的事。
  因为没想到事到如今还能听到这种事,她内心十分惊讶,但仍故作镇静地听对方说下去。 
  当然,我能理解那孩子自己也陷入了惊恐的状况,她似乎隐约知道家人几乎都死了,因为周遭一片呼天抢地的哀嚎声。
  站在车站人群的边缘,对方开始诉说。 
  她在刚送到医院时,是饱受惊吓的状态。很兴奋、动不动嘴里就不断隐隐有词,自己好像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护士和我也听不出来她说话的内容。 
  眼前浮现少女躺在床上的样子。
  那个人——逃过一劫的绯纱子。
  优秀的女警继续说下去。
  打了针,暂时休息后,我们开始对她讯问。我们很谨慎、很小心地问话。
  我们让她慢慢地说了许多次,因为我们认为说出所有藏在心里的话是很重要的,其中或许会有找到事件真相的线索。
  很有耐性问话的女警。充满慈爱,却又全身紧绷生怕听漏了只字片语。
  她完全不知道少女在说些什么。 
  虽然对警方的问话有反应,但回答的内容似乎毫不相干。
  和医生互看一眼的刑警们。
  我们很困扰,但还是很有耐性的跟她说话。
  终于了解那孩子在说些什么时,大家都十分惊讶。
  是有关色彩的内容。
  那孩子提起了她小时候的事。
  她不断重复着还有视力时的往事。
  我完全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提起那些。医生说或许是在下意识之间,想要逃避印象鲜明的过去也说不定。可能是她害怕去理解眼睛看不见时所发生的惨剧,所以才会退缩到还有视力、她能理解的时期吧。
  我觉得印象很深刻。
  听到她像录音机一样不断重复那些话,不禁让我觉得心头一惊。因为她就像盖章一样不断重复同样的台词,真的就像是录音机一样。
  她和谁站在蓝色房间前面。白色百日红的花很可怕。
  她从头到尾只说了这些,只是不断重复地说着。
  究竟是什么意思?我想了很多,还是无法明白。事后再问,那孩子自己却一点也不记得反复说过那些话。
  那孩子在听着家人痛苦死去的同时,究竟看到了什么,才会躲进年幼时的幸福日子呢?
  感觉好像聊了很久,其实不过才二十分钟吧。
  肥胖的女警只要一提起往事,目光就显得遥远。
  或许是想起了当时的情形,想起了不断重复色彩话题的少女吧。当时女警看不出年龄的脸庞,如今也变老了。
  对了、对了,那孩子说那些话时,手还不停地比划着。该怎么说呢?就是手在不停地转动那样子。她为什么有那种动作呢?
  女警对于这个长年困扰的问题,做出了再度思考的动作,并看了她一眼,征询她的意见。 
  然而她的心思早已不在这里。
  因为这段谈话的内容带给她莫大的冲击。
  4
  她从建筑物走出,朝向绿荫深浓的庭园走去。
  她已不太记得当时是如何跟女警道别的。大概只是点头致意、随便提个理由便离开了吧。她的心思早已经完全被当时所听到话给吸引了。
  她不知道该如何解除所受到的冲击。
  蓝色房间和白色的花。白色百日红的花。
  那年夏天也盛开过的花——
  蝉声唧唧响遍她的身体。
  和那首留在厨房的诗句重叠,一起在她体内响起。
  为了与你相逢,我独自行旅至今——
  绯纱子是基于什么打算留下了那些诗句呢?那是写给谁的信呢?绯纱子全心奉献的对象,到底是谁呢?
  她心中突然涌起了不满和不安的情绪。
  明明我才是监赏者。明明我才是知道一切真相的人呀! 
  早已遗忘的感情又再次复苏。
  知道自己是正确监赏者的人,又想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了。先是这个社会,然后是监赏的对象。
  绯纱子应该接收到了我的讯息,因为那本书就只是要传达给绯纱子我是监赏者的讯息呀。只要绯纱子读过就好,其他人可以不必读的。
  眼前再度浮现那个专心写笔记的青年身影。
  爱与侮蔑交织的情感涌上心头。
  他误会了。他怀疑自己请他帮忙进行调查是为了要接近他。如今回想起来,其实也未必全然是错的。当时能拜托帮忙做那件事的人只有他。自己对他的出身良好,感到目眩神迷,也很高兴他对自己有好感。我嫉妒他的性情温柔。在对事件什么都不知道的他面前,我故意夸耀自己是过去那段惨剧的关系人。
  她眯起眼睛,看着落在自己脸上的绿色树影。
  今后,我们将会永远相守。
  她听见穿着小圆点图案衬衫的绯纱子,一脸若无其事地低声朗诵那首诗。
  世界上知道真正的绯纱子的,只有我一个人。我没有检举她的打算。我才不想做那种无聊、不入流的事呢。
  她一边听着大批观光客的喧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