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朱允炆削藩,还想我救你?>第17章 燕王的心思
  “罢了,十万两银子就十万两银子,跟你们比起来,不算什么。”

  朱棣叹息一声说道。

  “父王,十七叔领了一队人马,个个彪悍,那些杀手转眼间就被他们解决了。”

  “就连他们的马匹看着都格外精壮。”

  朱高炽突然想到朱权刚开始给他的震惊,于是对朱棣说道。

  “朱权此人懦弱无能,在朱允炆尚未登基的时候,就被其余皇子看不起。”

  “后来给出的封地,又是最贫瘠偏远的。但是他一句话都不敢说。”

  “还不是乖乖过去了,想必是把所有家底都拿出来撑门面罢了。”

  朱棣对朱权十分不齿,不以为意的说道。

  “父王说的是。”

  朱高炽听朱棣如此说,也觉得十分有道理,直接回应道。

  “炽儿,莫要想太多,你是我燕王世子。”

  “这次回北平,父王定然不能让你们再回去。”

  朱棣信誓旦旦的说道。

  “父王,朱允炆此次放我们回来,是因为您上折子说病重。”

  “如果不再回南京,可能没那么简单。”

  朱高炽有些担忧的说道。

  “哼,病重只是给朱允炆一个让步的理由,若不是他下令调换我手下的官员。”

  “我也不会用此计策让你们回来。我让他调换官员是拖延时间。”

  “他让你们回来,亦是同样如此。”

  朱棣冷哼一声道,这朱允炆自小就被称赞孝顺,父王更是对他疼爱有加。

  如此多的成年皇子不重新立为太子承继大统,偏偏要立一个皇孙。

  就算在临死前,都要想尽办法为他铺路,让他们这些藩王不准进京拜祭。

  如此宠爱,他们这些个儿子,可是丝毫没有感受过。

  “父王,接下来您打算如何?”

  朱高炽忍不住问道。

  “现在还不是真正扯破脸皮的时候,我们的羽翼尚未丰满。”

  “若此时出手,成功的机会大概有五成。”

  “本王做事向来要么不做,要么就要有十成十的把握。”

  朱棣高傲的说道。

  拿起一旁茶几上的瓷杯,在手中看似不经意的把玩,突然用力,瓷杯破碎。br>
  朱棣脸上的狠色也是一闪而逝。

  三兄弟见父王如此,俱都是崇拜不已。

  “好了,你们三个一路受了不少罪,赶紧下去休息吧。”

  “各自的院落已经打扫干净,你们安心休养,莫要多事。”

  朱棣对三个儿子吩咐道。

  “是,谢父王。”

  三人一起恭敬的说道。

  待三人离开之后,朱棣叫来下人。

  “去把丘福找来。”

  朱棣吩咐道。

  “是,殿下!”

  下人立刻应道,离开找人去了。

  朱棣手中一盏茶还未喝完,下人就已经把丘福带到。

  “末将见过殿下。”

  丘福恭敬的对朱棣行礼说道。

  “丘福,有一事现在要交给你去办。”

  朱棣沉声说道。

  “请殿下尽管吩咐,末将义不容辞。”

  丘福朗声说道。

  “你找人前去调查,是何人要在我儿回北平途中行刺杀之事。”

  “记住,此事不可张扬。有结果后尽快告诉本王。”

  朱棣严肃的命令道。他怀疑此事不是朱允炆做的。

  朱允炆对孝道看的极重,否则他也不会以自己病重,想念儿子的方法。

  把在南京当质子的儿子们换回。

  此事很有可能是其他藩王所为,他若要主动出击,必定要联合其他几位藩王。

  一起共谋大事,他必须在此之前,排除这个图谋不轨的人。

  “是!殿下放心!末将这就去办,必定万无一失。”

  丘福应下道。

  随即离开王府,去调查此事。

  朱棣对丘福的能力十分信任,也就不在此事上多做纠结。

  到时候要联络那几个藩王,还要等丘福传回来的消息。

  这个宁王朱权,一下子就黑掉他十万两银子,原本嫌他势弱。

  不想与他共谋,待大势已成之后,直接收拾掉便是。

  但如今,他的十万两银子怎么能如此轻易的就打水漂。

  带朱权一个,让他出银子粮草之类的,还是可以搜刮一番的。

  南京皇宫内。

  “皇上,已经有消息传来,燕王世子及两位公子已经平安到达北平。”

  黄子澄躬身说道。

  “那就好,如此燕王也可以放心养病。也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朱允炆点头说道。

  “皇上此言不错,现在我们只需等待鲁王跟齐王的回信,看他们是何态度即可。”

  黄子澄恭敬的,此事如此顺利,让他老怀欣慰。

  “此次辛苦黄爱卿了,待大势已定,朕必定重赏。”

  朱允炆十分真诚的看着黄子澄说道。

  “臣惶恐,臣是皇上的臣子,不敢奢望什么重赏。”

  “只要皇上安泰,天下太平,臣的心愿就足矣了。”

  黄子澄欣慰的说道,态度诚恳恭敬,丝毫没有居高自傲的模样。

  “黄爱卿无需自谦,朕知道你的心意。”

  “自从皇爷爷去世后,是你一直陪在朕的身边,任劳任怨,朕心里都清楚。”

  朱允炆从桌案后起身,扶起跪拜的黄子澄,真诚的说道。

  黄子澄听闻此话,差点老泪纵横,生生忍住了。

  他对朱允炆的辅佐,都是心甘情愿的,这孩子着实让人心疼。

  所以先皇也才一直执意要让朱允炆登基为帝。

  有如此聪颖善良的皇上,是苍生之幸。

  黄子澄心里明白,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接着先皇未完成的事。

  替朱允炆扫平一切障碍,以及可能伤害到他,威胁皇位的人。

  就在皇上臣子一片赤诚的时候。

  刘康已经怀揣着十万两银票,从北平,赶回了宁国。

  一路上刘康的心情别提多愉快了,想着把这十万两给宁王殿下之后。

  他对自己的夸赞,心里就美的不行。

  他胯下的马匹,看着虽然平平无奇,但是脚力十分好。

  就连现在最好的战马,说不定都不是它的对手。

  这可是殿下从蒙古那些纯血统马匹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优良马的后代。

  没多少时日,刘康就已经策马到了宁国境内。回家的心情格外美好。

  让他一路直奔宁王府。

  “王爷!我回来了!”

  刘康一进门,就顾不得其他,直接喊道。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