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良心企业:都破产了还给灾区捐钱>第277章 苏牧论书
  听到苏牧的话,章元、南江互相看了一眼。

  两人第一时间怀疑的是有人暗中动了手脚。

  可互相看着对方疑惑的眼神。

  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

  章元率先开口问道:“你们节目组选的是《道德经》?”

  “不是。”苏牧如实回道。

  一听选的不是《道德经》,章元立刻喜上眉头。

  《周易》和《道德经》在龙国历史典籍之中,位列前二。

  节目组放弃了《道德经》,那肯定选的就是他推荐的《周易》。

  一想到节目组选择了自己推荐的典籍,而没有选择南江推荐的典籍,章元的腰都忍不住挺直了几分。

  章元倒是兴奋了,南江这边愁上了眉梢。

  节目组竟然放弃了《道德经》?

  这节目组是脑袋有问题吗?

  《道德经》这么优秀的作品,你们看不到吗?

  即便心中有万般不快,南江也并没有急于表现出来,而是追问道:“你们节目组这次选择改编的第一本典籍是《周易》?”

  苏牧继续回答道:“不是。”

  听到苏牧的回答,南江心中顿时乐开了花。

  节目组虽然没有选择《道德经》,但是也没有选择章元推荐的《易经》。

  也就是说,两个人都输了。

  同输,那就是平局。

  平局,也就是不输。

  原本南江以为自己输定了,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要比自己预想的好多了。

  也正是因此,南江的心中都快乐开了花。

  不过,也只是高兴了几秒,随即面色凝重起来。

  章元的面色,倒是跟南江如出一辙。

  《道德经》和《周易》这两本书,是龙国文化的源泉。

  不管谁选上了第一本戏剧化的典籍。

  另一方都不算丢人。

  毕竟,论起历史地位,这两本书的历史地位一直都在前两位。

  可现在不知道什么地方跳出来一个‘无名小卒’,剑挑老二,脚踩老大。

  这样的局面,不管是南江还是章元,都难以接受。

  于是,章元率先不悦道:“我倒是想知道,你们节目组选的第一本典籍,是哪本典籍。

  说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我还真不知道,我们龙国的历史上,有那本书能够比《周易》更有资格拿下第一个典籍戏剧化的名额。”

  南江也补充道:“我也想看看,你们到底选的是什么典籍,竟然能够力压《周易》和《道德经》。”

  苏牧早已经预料到,两位大佬有可能会不依不饶。

  不过,他早有准备,只是淡然的开口道:“我们节目组选择的第一本戏剧化的典籍是《书》。”

  “《书》?!”

  作为文学工作者,不管是章元还是南江。

  都对《书》再熟悉不过。

  《书》又称《尚书》)是一本由先秦诸子所著的哲学论著,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是龙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尚书》主要记载了从尧舜禹时代到东周历时约1500年的历史,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

  想了解龙国三四千年以前的社会面貌,想要了解中华文明初期的时候,龙国社会的运行状态。

  看《尚书》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论起编撰的历史,《尚书》的编撰历史要比《周易》和《道德经》更早一些。

  《周易》的部门内容和占卜之术,也跟《尚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只要做研究的人都明白。

  《尚书》是有很大问题的。

  《尚书》分为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

  其中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

  西汉鲁恭王刘余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

  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之所以叫伪《古文尚书》25篇。

  那是经过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研究之后,已经证明《古文尚书》的25篇,全部都是伪造。

  这本《古文尚书》25篇虽然是伪造,但它积聚了八百年来人们所称引的《尚书》和四百年来今古文经师的解说,加以章栉句比,做到每句都有解释。

  因此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加上王朝的提倡,于是就盛行于世,一直传下来。

  不管是章元还是南江,都承认《尚书》是龙国典籍宝藏之中的经典。

  可这经典本身带有太多的瑕疵。

  除了《古文尚书》全篇皆是伪造之外,《今文尚书》也大部分遗失。

  只有二十八篇留存了下来。

  这样的一本‘不完美’的典籍,跟《周易》和《道德经》相比,显然要差上一些。

  苏牧自然看出了两位学术泰斗心中的疑惑,问道:“两位是对《书》有什么意见吗?”

  “历史上关于《书》一直都有争论。”南江开口道:“拿一本有瑕疵的典籍,进行《典藏的华夏》戏剧化演绎,是不是不妥。”

  章元没有回答,但是他的想法显然跟南江如出一辙。

  “在此之前,我们先不谈瑕疵,咱们就直说《书》本身。”苏牧开口道:“《书》乃上古之书,上古史书。

  传闻《书》有三千多篇。

  孔子精选百篇。

  百篇之《书》,囊括了夏朝、商朝、西周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每一篇,皆是《书》之精髓。

  《书》有上古先贤的言行,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

  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

  知个人修身之要。”

  “两位老师肯定知道,《书》一直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我们华夏文明有很多始创性都是从《尚书》开始。‘

  礼的第一次出现,就是在《尚书》。

  也是《尚书》,第一次提及了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尚书》也是第一次制定了我们龙国人自己的历法。

  可以说,《尚书》是我们历史文化的元典。

  有了《尚书》,我们的音乐、度量衡、我们的礼制、我们的治国之要等等才会延绵数千年。”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