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无敌小茶商>第81章 传授技艺
  (1)

  陈霖桐带着宫本一和山田次郎走进摇青间里,开始向俩人传授摇青的技艺,有两个伙计正在用力摇着吊筛,陈霖桐带着俩徒弟在旁边观看着。

  陈霖桐对宫本一和山田次郎说:“这个环节叫摇青,在中国茶的制作中,唯独铁观音有摇青这个环节,其它茶是没有摇青的,而这个环节又是制作观音茶中最重要的一环,你们学习观音茶的制作,就从摇青开始,如果这个环节掌握不了,那后面的就不用再学了……”

  陈霖桐走到一个伙计身边,伸手从吊筛中抓起一把青叶,在手里揉搓了一下,扔下青叶后把手掌靠贴近鼻子闻了闻,对伙计说:“可以了,摔过后就送去杀青。”

  伙计停止摇筛,把吊筛里的青叶倒入一条布袋中,然后走到一块平整的石板前,双手抡起布袋,用力摔打在石板上,摔打了七八下后,再将里面的青叶倒入笳箩里。

  宫本一好奇地问:“师父,他干嘛要摔打青叶?”

  “摔打后青叶内部就会松散开,破坏了叶脉,使里面的水分不再流失,还能使香质释出至表面来,制出的茶在冲泡后才会香气浓郁。”

  山田次郎问:“师父,我们多长时间可以学会摇青。”

  陈霖桐伸出三根手指示意了一下。

  山田次郎面露喜色,“三天?”看書喇

  “三年。”陈霖桐面无表情地说。

  “三年!”宫本一一副吃惊的神情,“这么长时间?”

  “当然了,这也要看你们的悟性,如果悟性特别好,一年也差不多。”

  山田次郎惊讶地问:“师父的意思最少也要一年时间?”

  陈霖桐点着头说:“在铁观音的摇青中,仅仅是消水的掌握就需要一年时间,因为季节、气候、品种的不同,摇青过程中消水适度的掌握是不一样,有一个基本原则叫:春消、夏皱、秋水守牢,这个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全部了解到。”

  “师父可以讲的详细一点吗?”

  “春季气温低、湿度大,茶青肥壮多水,做青过程中水分应蒸发多一些,在摇青时摇得重一点,停青的时间要长,使梗叶消至干瘪柔韧,折而不断,这时才会有浓郁的香气,这就是春消。而夏天茶园气温高,青叶中的水分蒸发快,失水应少一些,梗叶适度略皱即可,这就是夏皱。秋叶因含水较少,只有保持鲜灵才会形成高强香气,所以做青要适度,梗叶仍略有光泽,也就是含有一定的水分,这样才能体现秋茶的独特秋香。”

  宫本一赞叹道:“没想到观音茶的制作如此神奇,师父,您刚才提到消水适度,不知道怎么样去掌握您说的这个适度?”

  陈霖桐笑着说:“这样吧,我告诉你们什么是不适度,在茶叶的摇青摊凉过程中,若青叶失水过度,用手握青叶就会有沙沙的响声,而且有枯燥感,用行话说这就叫尽水,而尽水后的青叶制成的茶,外形松懈,色泽枯黄。若摇青过程中水分散发不够,青叶看起来挺立饱水,用手握有梗断之觉,这样就行杀青,就叫大水,而大水的青叶制出的观音茶,外形不够紧结,色泽青灰。无论尽水还是大水,制出的茶品质都比较差。”

  山田次郎颔首道:“听起来好像不难,但是要真正掌握消水适度肯定不容易。”

  “你说的不错,这个需要用心去感觉才行。”

  宫本一点点头,“明白了,师父的这个说法与我们日本茶道同出一辙。”

  “与日本茶道一样!”陈霖桐很感兴趣地问,“你们的茶道是什么样子?”

  宫本一急忙说:“以后请师父体验一下我们日本的茶道,您就会明白。”

  “好啊,我也见识一下日本的茶道。”

  (2)

  夜晚,丽春楼里灯火通明,热热闹闹。

  曹东升终于邀请到了李舒航,漂亮的闺房内,俩人面对面坐在圆桌的两边,旁边还坐在俩个陪酒的姑娘。

  曹东升端起酒杯,满心欢喜地说:“也没想到李兄能够赏脸跟兄弟喝酒,兄弟先敬李兄一杯。”

  李舒航也端起酒杯,“曹兄多次邀请,如果再不答应说不过去了,兄弟以前之所以拒绝,也没什么原因,只是不喜欢应酬而已。”

  俩人都一饮而尽。

  曹东升放下酒杯,看着李舒航说:“李兄真会开玩笑,做生意的人哪能不喜欢应酬。其实我知道李兄为什么一直躲避着在下,是因为陈老板的原因……”

  李舒航摆摆手,“我们仅仅是生意伙伴,并不牵扯其它,所以我做的事情都与他没有关系。”

  “话虽然这么说,就是兄弟处在李兄的位置也会如此。说实话兄弟与陈老板积怨已久,自从上次被黑虎帮绑架,陈老板出面救出了在下,兄弟从心里感激陈老板,一直想当面致谢,但是又怕陈老板不肯见在下,兄弟结识李兄交往也有这层意思。”

  “冤家宜解不宜结,在下一定把曹兄的意思告诉阿桐,争取让二位握手言和。”

  曹东升高兴地说:“那就太感谢李兄了,来,咱们再干一杯。”

  李舒航举起杯与曹东升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曹东升指着两个姑娘,“秋蝶、春燕,你们俩别光傻坐着,赶紧向三公子敬酒,大家敞开喝,今天爷高兴,全部都有赏。”

  秋蝶、春燕端起酒杯向李舒航喝酒。

  朱师爷一脸兴奋地从外面进来,向曹东升招招手,示意出去,曹东升起身跟着朱师爷来到走廊里。

  朱师爷低声说:“会长,打听清楚了,那个姑娘是泰昌茶场的老板,寒贤志的闺女。”

  曹东升显得有些意外,“是他的女儿,我们家老爷子跟他挺熟。”

  “那这事就更好办了,告诉老爷子,上门求亲不就行吗?”

  曹东升摇摇头,“这件事先不能告诉老爷子,我看那个姑娘的年龄应该不小了,你先让人仔细打听一下,寒姑娘有没有许配人家,只要是没有定亲这事就好办。”

  “好,在下这就安排人去办。对了,跟着寒姑娘的那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是陈霖桐的妹妹。”

  “怎么又跟这小子有联系,好了,你先去办正事吧。”曹东升说完,转身走进闺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