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两个月后穿越,在线急等!>第17章 赚到钱了!二更大章!
  双方达成合作,比赵枢想象的要顺利。

  这是他的第一步,开始赚钱。

  蜂窝煤的成本他已经计算过了。绝对疯赚。

  煤的出厂成本无非就是工人挖煤的工钱,以及收购矿山的钱。

  只要将矿山成本收回来,平摊下来每一块蜂窝煤的成本,其实不到一分。

  工钱是最廉价的,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矿山也不值钱。

  值钱的是销量。

  他算了下,出售每一块煤他能赚一分二的利润,十块就是一文二。

  这是按照批发价来算,如果他自己开店销售卖五分,可以净赚四分二,平均两块就能赚接近一文。

  这座矿山生产出来的煤,随随便便开采个数十万块以上不是问题,可以开采好几年。

  即便按照批发价利润,十万块煤,他能赚二十贯钱,百万就是两百贯。

  这样的矿山如果有十座,每个月他至少可以赚两千贯以上。

  这已经不是小数目了。

  大宋的百姓用煤需求很大,赵枢如果自己开店销售,不可能销售全国。

  他的煤大量上市,其他煤矿商人必定要倒闭。

  所以这是赵枢采取的第一步。先打开市场,挤压其他商户。

  让其他煤矿商人做不成生意,就会找上门来合作,赵枢也不会逼的别人没有活路。

  他会采取加盟方式,不用收购煤矿,大家一起赚钱,利用煤矿商人的渠道,让他们出加盟费,赵枢提供技术,从生意中抽成。

  这样他们钱还是赚了,赵枢也赚钱。

  那些人也可以不加盟,赵枢就自己霸占市场。

  反正蜂窝煤不仅仅是压制成型就可以,不怕人学,其中有些程序是赵枢找的人内部进行清洗煤炭,没有这项技术,别人仿制不了。

  眼前几个掌柜,手底下的煤店铺少的也有四五家,多的达到十几家。

  联合起来,占据不少市场份额。

  既然已经谈好,他们要从赵枢这里进货。

  朱掌柜笑道:“王爷,我们朱家先订八万块蜂窝煤。”

  “我何家订七万块。”何掌柜也站出来道。

  “我李家订九万块……”

  几个掌柜都很大气,订单总和三十六万。不算大,也不小。主要是前期试试水。

  而且他们要先付钱。这样的话钱就来了。

  这些人态度热切,让王管事内心惊讶,这就成了吗?

  订单不小啊!如果一块蜂窝煤赚一分二,三十多万的订单净利润怎么着也有四十四贯左右!

  王管事一个月,月俸六贯。

  这还算是高工资了。

  仅仅这第一笔订单,王管事要奋斗八个月左右才能赚到。

  斯……如此一算,王管事感觉这钱赚的也太快了!

  要知道,这只是前期试水。

  赵枢也很高兴。

  根据汴京城据《宋史·地理志》载,北宋末年汴京人口已达26万余户。按每户五口计,人数应在130万以上。

  平均每户每月一百块煤,一个月需求量多达两千六百万块蜂窝煤。

  这还不算汴京城繁华的酒楼,钢铁农具,厂房生产制造大量所需的煤炭。

  工厂所需要的煤矿,绝对是高于平均数额的,还有北宋工部下,军器监每年打造兵器,铠甲,弓箭储备,每年消耗的煤炭用于火炉制造,绝对是天文数字。

  这就更不谈大宋偌大的地盘,全国上下的煤炭需求了。

  若是能开花到全国,每年盈利保守估计也在二十万贯。

  而且采取赵枢以后加盟模式的开发,他赚的不是批发价,其中有零售抽成,加盟费,以及煤炭普及之后还会进行二次涨价,总体盈利只会更高。

  如果算上军器监煤炭花费,全国酒楼,厂房需求,五十万贯跑不了,这什么概念?

  一年下来,就是六百万贯。

  大宋非常繁荣,每年国库税收在七千万到一亿贯之间浮动。

  赵枢煤炭做起来,仅仅是这一项,他一年就能赚六百万贯。

  都快赶上最低税收十分之一了。

  当然,这是在已经做起来的情况。加盟模式的抽成赵枢也要运作,和其他商人抢生意,还有和朝廷的煤矿竞争,没那么容易。

  加上每年要上税,可能达不到,但也绝对不少了。

  有点想多了。我这是在做梦吧,还挺香……

  赵枢内心嘀咕,真做起来哪这么简单呢。

  目前赵枢的煤矿还没这么多,但先定下,之后他们需要的时候便可以直接拿货。

  第一天生产煤矿经验不足,人手不多,即便如此,也能生产个八百多块。

  如果人手上来,压煤机多提供一些,产量翻二十倍是没问题。

  也就是说,每天保守产量可以在一万六。

  十天就是十六万块煤。

  这些订单只需要十三天左右就能完成。

  目前这些掌柜的存煤足够他们销售到这一天,中途他们可以先供货。完全维持的住。

  对于这些掌柜的支持,赵枢还是有点意外的,他笑道:

  “那就多谢诸位支持了!”

  “既然说好了,我先付四百贯,用银票支付。”

  对于这些大掌柜来说,这点钱还是有的,他们常年在汴京城做煤炭生意都好多年了。

  汴京城东西南北,都有他们的店铺。

  “我银票不够,回去之后我送到府上。先给一百两,王爷您看行吗?”

  何掌柜笑道。

  其实生意还是其次,有机会和赵枢做生意,他们还是非常乐意的。

  混熟了就是靠山。

  加上赵枢的煤能让他们多赚钱。

  这煤好不好一烧他们大概已经知道了,绝对好卖。

  很多客户都说煤烟雾大,燃烧不久,这都是没办法的问题,如今解决了这些问题,多一分出售根本就不是事。

  这是双赢的合作。

  “这货还没送到,钱这方面……”

  “诶,王爷,咱们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一个诚信,货我们很满意,再说了您是王爷,还会差我们这点货?必须先给钱。”

  “对对对,朱掌柜说的没错。”……

  几个掌柜争前恐后将钱支付,没带钱的付了一部分,之后回去在给。

  赵枢心里乐开了花,自然不会拒绝。

  可以说赵枢直接就得到了两千贯的货款。

  和别人做生意,不可能货没到就给钱,没办法,谁让他是王爷呢。

  赵枢也不会欠他们东西,倒也不碍事。

  朱掌柜笑道:“对了,王爷这煤炉我觉得很有市场,您有多少?我们也可以出售。”

  众人将目光放在煤炉上。

  赵枢:“煤炉暂时没货,不过我会大量制造,十天后可以卖,煤炉的事先放在后面。”

  “好!”

  朱长贵点点头。众人都没意见。

  赵枢笑道:“我会在城中租一间仓库,这第一批订单就先给你们送上,之后你们在要订单,可以上门订购,我们包送。”

  “王爷,您需要仓库,我朱家在城南就有,您就放在那里,省的花冤枉钱。”

  “这怎么行!”

  赵枢又和他们商谈了一会儿,朱掌柜非要给他,本来不要钱,但赵枢不想占便宜,最后按照市场价租金,每个月九贯银子租金。

  赵枢当场付了半年租金五十四贯。

  用这些商人的钱,付给他们租金。

  现在煤还没做出,钱就已经到手了,让赵枢忽然感觉这钱赚的轻松。

  啧啧,老爷也是够厉害啊!

  做的这些煤还真能变成钱!王管事心里嘀咕。

  他发现小看自家肃王了!

  是做生意的好手!

  “王爷,这里没什么事,咱们就先回去了……”

  几位掌柜很满意,拱拱手,都告辞离去。

  这些人回去后,没给清钱的,赶紧派人送到了府邸。

  赵枢已经有两千贯,可以加大人手,赶紧将货给人家。

  “你们去附近招人,要大量的人!接下来蜂窝煤要大量生产。”

  赵枢一连窜的命令,有钱了就有底气,招多少人他都可以。

  “好的老爷,我们去附近招人!”

  王管事带着几个家仆去了附近,开始招收工人。

  两个时辰回来,王管事一脸沮丧:

  “老爷,这人不是很好招啊!到现在就招了七个人。”

  原来很多人嫌弃挖煤比较累,召了半天才几个人而已。

  这样啊!赵枢想了想。

  “招不到人,那是钱不够。我们这里工人工钱是怎么算的?每个月多少钱?”

  王管事来矿产也调查了一番,他道:“工人们挖煤一文钱两框,一天大概一百二十框产量。每天六十文,一个月大概赚一千八百文,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

  “嗯,要拉拢人,必须提高价格,我们的蜂窝煤要席卷整个市场,产量低了肯定供不应求。”

  赵枢道:“这样,你再去招,条件是这样。

  一天挖煤满一百框,给工人奖五文,达到一百二十框,再奖五文,二十框以此类推。

  但凡勤奋点每天能多出十五文,一个月下来也有四百五十文,多出他们工钱四分之一了!”

  实际上每个工人本身就可以每天达到一百二十框,相当于这十文是送的,提高了单价。

  可以吸引附近旷厂的人过来,那些勤奋的人知道可以累计工钱,肯定更勤奋。产量就上来了。

  “老爷,这个条件好,只是如此不是让矿场成本加大了吗?”

  王管事道。

  赵枢摇摇头:“要竞争市场,这点成本算什么?

  只要能有产量,拿下市场,这只是沧海一粟的成本,相比之后销售的盈利这不重要!”

  王管事也有些激动:“老爷说的对!”

  赵枢笑道:“咱们赵氏矿场每天伙食,饮水提供都要优待,让工人们有肉吃,有酒喝,有钱赚。”

  “将赵氏煤矿的优待告知附近的人,一定会有百姓过来做工,你在派人去买点好菜,提供饮水,来的人越多,煤矿产量就越多。

  除此之外,咱们还要定制八十台压煤机。

  就用自家的工匠,在外召一部分工匠到府中长期做工。这些都交给你了!去吧!”

  王管事:“老爷放心,老奴一定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

  王管事这些小事还是能办好的。不然也不可能成为王府的官家。

  接下来几天,王管事派人去招了新的老工匠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