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耽美小说>将军夫郎在上【完结】>第140章 小朝会

  第二日的小朝会上,第一次参加小朝会的赵长明就遭到了御史的弹劾。

  “启禀陛下,微臣要弹劾威武将军罔顾亲情,把千里迢迢寻来的至亲拒于门外而不让入,此等无情无义之人,难当吾国的大将之位,臣恳请陛下撤掉威武将军之职。”吴御史一脸气愤填膺的要求圣人撤掉才第一天刚上任的威武将军的职位。

  在这满朝都是头发花白的大臣里面,一身武将装扮、英姿挺拔的赵将军站在这里头就显得非常的突兀了。

  朝中四品以上大臣的年龄大多是在四十以上的年纪,三品以上少说都有五十了,从二品以上那年纪就更大了,而赵长明以三十不到的年纪就坐上了从二品威武将军的位置,要说没有人嫉妒他那肯定也是假的。

  这朝堂之中的党派众多,派与派之间的争端不断,不站队的人要是默默无闻还好,但是一旦出头就很容易成为别人的活靶子了。

  “威武将军,可有此事?”不过很显然老皇帝想要保住这个他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大将,还留了赵长明一点面子。

  赵长明瞌睡打到一半就被吓醒了,要说他还真的觉得自己冤死了,他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些事,昨日他上完大朝会就去了京郊大营,忙到半夜才回到家,回家睡了一会第二日又出门了,哪里知道家里的事情?

  看样子老皇帝也是知道此事的,还是第一次看到他的赵将军这么一脸窘迫的模样,就连皇帝陛下都忍不住的笑了,只道:“那你回去了解一下,若是此事属实,你当安顿好家里的人。”

  皇帝是一个注重孝义的人,因此整个大陈的官员和百姓们都十分的注重孝义。今日有人拿赵长明枉顾亲情上圣人的面前说事,是打定了想要一把按死赵长明的主意的了,只可惜这背后的人想得倒是好,这也要这上面的这位主子接才行啊。

  前头才提上来的大将军,这才没几天就把人的职位撤了,他这个皇帝不要面子的啊?

  “是,微臣遵旨。”知道圣人没有追究的意思,赵长明的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就被圣人轻轻的放下了,那位弹劾的御史尽管心里不服气,到底也不敢驳了圣人的面子。

  其余的大臣们也不在意这点小事,谁家还没有点糟心的事了,他们也没少被御史拿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弹劾他们,要说这朝中那帮人最让人讨厌,那肯定就是这帮御史了。

  但是御史是一把抢,背后总是有人的,指哪打哪,这位吴御史背后的主子也不难猜。

  会能混到今日小朝会上这个位置上的人,没几个是蠢材的,该知道的都是知道的,要是对朝中之事半点都不了解,早晚都会被人按下去一辈子都出不了头的。他们这些人能站在这里的,不仅仅代表的是他们自己个人,身后还站着一个庞大的家族,谁都不会愿意退出这个朝堂,退出上京城到外去。身居过高位的人,不会再想回到低位去的,可以说他们这里的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的保全自己的位置和利益,以及自己身后的家族的利益,但是利益就只有这么多点,除了保全他们自己的,他们还想要别人手上的,这就不免有所争议了。

  太子殿下和几位王爷都有参加小朝会的资格,他们今日也都在这里,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的,脸上的表情都看不出什么,不过他们的心里都明白得很,该怎么做,不用他们自己亲自站出去,支持他们的党派就会帮他们出头了。

  一个早朝就在你陷害我、我陷害你的掐架中结束了,每参加一次朝会赵长明都感觉心累一次,更别说今日他还是这场朝会的主角,只可惜日后每一天他都要来参加朝会,这样的事情怕是难以避免得了。

  更别说每日都不能缺席朝会的老皇帝,也不难怪圣人老得那么快了,实在是那把龙椅也不好坐。

  赵长明一出来就见到杨老将军站在殿外等他,他往等他的上司走了过去,躬身喊了一声:“大将军。”

  “一起走吧,老夫也有好些日子没见着你了,你看起来比从前瘦了不少,你身体好些了吧?”杨老将军看了一眼赵长明,抬脚就往前走了。

  “谢大将军的关心,末将身体并无大碍。”赵长明忙的跟上去,知道这位老上司是有话要对他说,听到老上司的关心,他忙的回道:“末将醒来后还听闻大将军上我们府上去看过我,这几日一直在忙,未能亲自上大将军府上去道谢,还请大将军原谅。”

  “不过是些小事罢了,不用亲自跑老夫府上去一趟,今日咱们不就见着了吗?谢就不必了,去看你也是老夫这个老上司该做的。若非是你护送太子殿下去往安县,你也不会出事,你把太子殿下安全的送安县送回上京来,为咱们大陈做了一件大好的事,是老夫该谢谢你。”前阵子赵长明中毒昏迷不醒,杨老将军还亲自去看过赵长明,自然也知道当时赵长明那个情况的凶险。

  后来得知赵长明醒了,这中间是怎么治好的,杨老将军也略有耳闻,不过此事圣人那里压下去了,他也没有多问。

  想着赵长明既然醒来了,晚两日他也能见着人,杨老将军才没有派人去接赵长明去见他。不过今日见着人,杨老将军还是能感觉赵长明还是和从前差了一点,不过相比起前阵子看到他躺在床上的模样,今日能站在他的身边和他说话,他的心里已经感到很安慰了。

  “这是末将该做的。”赵长明自然也是知道太子殿下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事朝堂上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样子,所以当时他才是拼了命的要把那些歹人杀尽,把太子平安的送回上京来,尽管他差点付出自己的一条性命,还差点害了夫郎和夫郎肚子里的孩子。

  如今再想起来,赵长明还是不后悔当时的选择。

  “你要赶紧恢复起来,老夫的年纪已经大了,日后怕是也上不了战场了,这大陈还需要很多像你一样的年轻将领。陛下看重你,一手把你提拔上来,你莫要辜负了陛下对你的期望和信任。”这位老将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头发已白,只是他的背脊骨还是站得那么直,大半生都在驻守国门,为了大陈鞠躬尽瘁,膝盖除了跪父母和君王之外,从未给谁下过跪,也从未接受谁那位王爷递来的橄榄枝。

  回来上京的这大半年里,朝中是个什么情况,杨老将军的眼里和心里都看得明白。赵长明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年轻将领,他自然也是希望赵长明的仕途能走得顺遂,不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赵长明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好将,他们大陈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末将明白,多谢大将军的提点,末将定然不会辜负了陛下和大将军的期望的。”赵长明跟在这位老上司的身边这么多年,哪能不明白这位老上司的心里在想什么。只要大陈不触及到他心里的那条底线,他不会背叛这个国家的。

  “嗯,你能如此就更好不过了。你家中的事回去要处理好了,莫要给人留下说话的把柄,日后成为被人攻讦的话题。你年纪还轻,又初回上京,你升得这么快,定然是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和碍着某些人的眼,遭人嫉妒,日后来找你麻烦的人定然是不少的。这朝堂之事是一本大学问,你日后要多听多学,不该说的不要乱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杨老将军以一个老上司的身份,对这位年轻的将士说出一番肺腑之言。

  “是,末将会的,谢大将军的教诲。”赵长明应道。

  “改日得空,你上老夫府上来一趟,老夫再与你好好说说。”一行人出了宫门,杨老将军上了来接他的马车走了。

  赵长明站在后面目送马车离去,才送来接他的下属的手里接过缰绳,翻身下马,对后面跟着的人道:“走,回一趟府上去。”他得回家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不然被人弹劾到面前来都还是一脸懵。

  既然御史都已经在朝堂上弹劾他了,那么这事,怕是八九不离十,赵家的那帮人是真的来上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