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生之江北水乡>第237章 家乡的炉子锅
  第237章家乡的炉子锅

  春节前这几天,年货办得也差不多了。

  龙窑厂的事,也放下了。

  板桥镇镇府方面,都集体放假了。

  整个百担湖人,都沉醉在节日的气氛中。

  传统佳节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全民放假。

  自从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的日子就好起来了。劳动力得到了释放,多余出来的劳动力都出门打工了。有门路的人,能够找到工作的人,家里都富起来了。

  没有门路的人,都愿意出门闯一闯。就算找不到工作,只要能够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也算是给家庭减轻了负担。

  所以!出门的人很多。

  只要你肯吃苦,早晚会找到工作的。

  实在找不到工作,可以去城市里面捡破烂啊?

  再不行!在城市大街上摆个摊,上面写上:什么活都愿意干,只要给我一口饭。

  别人见你真的肯吃苦,哪里会让你白干?

  农清平也不怎么上街了,呆在家里陪客。

  跟牟建中说话,他觉得有共同语言。

  牟建中够意思,讲义气,对农清平的脾气。

  牟建中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在牟建中面前,农清平服帖。

  牟建中比他年龄小,可人家见识广。

  农清平觉得很惭愧!

  真的!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他要是从民办代课老师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就出门做生意或者打工,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也许就不是如今的他。

  可他?迫于生活负担,不得不留在家乡种地,没有能够出门见识外面的世界。

  要是老早就去外面的世界,以他的接受能力和智商,不说成为牟建中这样的亿万富翁。最起码!也不至于目前这么穷,这么没有见识。

  也许?他也是最早地万元户之一。

  这些天!农义云也很少出门。

  有老爸陪着牟建中牟叔,他有了时间看书。

  要知道!老教授给他布置作业、课程。可他!就当初看了一些。自从跟随牟建中去了江浙、深广,就落下了。

  现在!他可以认真地看几天书了。

  百担湖的冬天还是很冷的,他整天缩在被窝里,靠在床头上看书。房间内的电灯,整天亮着。

  要是在平时!老娘唐竹英绝对要说他:大白天你开什么灯?电不要钱?

  现在的他!没有人敢管他。

  除了小侄女盈盈外,没有人敢进他的房间打扰他。

  牟太太呢!

  开始不是太习惯农村生活,觉得农村很脏。可是!为了跟随丈夫生活,她只得接受。

  因此!她尽量与唐竹英婆媳搞好关系。

  熟习了之后,她这个富婆也系上围裙,在厨房帮忙。

  一大家人吃饭,哪里能不干活呢?

  再则!你不干活你不觉得无聊么?

  “这就是炉子锅?”

  牟太太这才明白:百担湖人的“炉子锅”是什么玩意?

  她发现:百担湖这一带的人,最爱吃炉子锅!

  开始的时候!她以为是“火锅”。

  自从改革开放后,四川火锅、重庆火锅火遍天下。

  吃了百担湖人的“炉子锅”,她以为:这就是“重庆火锅”或者是“四川火锅”。

  结果不是!百担湖这一代人称之为“炉子锅”。

  冬天!这一带人没事就吃“炉子锅”喝酒。

  什么炉子锅?

  其实就是“热菜器”。

  “这就是炉子锅!”许芸香看着这个富婆,笑道。

  一碗汆肉加两碗水,就是炉子锅“底料”。然后!什么菜都可以往里面烫。甚至!腌萝卜菜叶子,都能放进炉子锅。在底料里面“涮”几下,就可以吃。

  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炉子锅烧开了!你吃不吃饭?”

  正在看书的农义云,被突然闯进来的小侄女给责问了。

  小可爱学着大人的样子,闯进来责问你:吃饭都不知道吃?

  你是书呆子啊?

  还是傻子?

  不是骂你!而是关心你!

  真的!你连吃饭都不知道?你不知道饿?

  “炉子锅都烧开了?”农义云把书本合上,问道:“都有什么菜啊?”

  盈盈很认真地应道:“奶奶煮了一锅白萝卜,又是白萝卜烧肉。”

  “我就爱吃白萝卜烧肉!”农义云装着一脸欣喜地样子,翻身下床。

  “你爱吃你多吃!盈盈不爱吃!”小可爱实话实说。

  正如盈盈所说的那样:餐桌上摆放着一盆子白萝卜烧肉。

  这些!都是准备加入百担湖人的炉子锅。

  当然!不是现在就加。

  等到凉了,才会加入。

  在没有凉之前,吃饭的人直接拔到饭碗里当菜吃。

  现在的炉子锅,里面是汆肉汤底料。另外!还有青菜、菠菜、香菜、大白菜等时新鲜蔬菜。这些菜都是生的,跟重庆火锅一样烫着吃。或者说!涮着吃。

  一人面前摆放一只碗,碗内有汤匙。

  手里拿着筷子,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汤,就得用汤匙。

  没有共用汤匙,讲究卫生了,你可以盛到自己的碗内。

  也没有共用的筷子,各人一双筷子。

  这年头!觉得这么大集体地吃饭,才有人情味,才有亲情,才有年味。

  农清平、牟建中两人坐长辈席,农义仁、农义德两人坐一条板凳。

  农义云一个人坐一条板凳,唐竹英忙完了会过来坐他身边。

  朝外的一面,没有人坐,连长板凳都没有。这个位置,是预留给女人、孩子们夹菜的。

  厨房内会留一些菜,孩子们喜欢热闹,就喜欢在餐桌上夹菜。

  甚至!要是没有人反对的话?他们还想坐正席。

  牟太太不坐席,跟牛荣花、许芸香在一起吃饭。大多数时候,都是站在一边,偶尔才来餐桌上夹菜。

  现在的她!越来越有村妇的味道。

  要是换上村妇的衣服,除了美丽之外,别人会分辨不出来她是富婆。

  相反!可能认为她是乡下那种好吃懒做的女人。

  保养得白白净净,一副富态相。

  农村哪里有这种女人?

  有!一定是好吃懒做的女人。

  吃着家乡的炉子锅,农义云觉得特幸福。

  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这!才是家乡人。

  “炉子锅干了!加水!”农清平突然地发现:炉子锅底糊了。

  你们这些人!只顾喝汤,又不记得加水。

  “还有一盆汆肉汤!就知道你们喝酒的人费菜!”唐竹英应道。

  牛荣花赶紧去端汆肉汤,端来加入炉子锅。

  “加炭!加两块炭!”

  烧炉子锅的炭都是江南的炭,叫焯炭!

  就是!将火炭放入冷水中淬出来的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