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醒来时, 天尚未大亮,夏季清晨的天空还泛着青,白色的星子松松散散地辍在西边,东方已有了亮光。

  窗外蝉鸣鸟啼一阵一阵的, 声音不小, 却也并不很恼人。她从软榻上翻身起来, 揉了揉眼睛, 看了眼窗外,樟树在微风里细细碎碎地抖着树叶, 平静到让人不辨年月, 差点以为天下太平。

  她坐着缓了一会儿, 脑中僵硬的齿轮很不利索地转了两转, 才想起今天是该返程了, 连忙从榻上爬起身。

  秦大将军有点认床,睡得其实不太好, 可朝窗外看了两眼,估摸着启程的时间已经接近了,她也不拖沓,就着蒙蒙亮的晨光罩上了外袍。

  她赤着脚走到盥洗盆边,马马虎虎洗了把脸, 头发还散着未束, 便听见门外“咚咚”的叩门声,阿湘的声音隔着门板, 模模糊糊传了进来:

  “主公, 凌晨时坞堡来了人, 说是来投奔的, 您要见见吗?”

  秦楚“啊”了一声, 慢吞吞地踩上木屐,给自己随手挽了个乱糟糟的发髻,唰地一声拉开门,对着阿湘道:“什么人?”

  门乍被拉开,阿湘就这样和她那衣冠不整的主公打了个照面,木着脸瞪着她那狗啃似的的乱发,又低头看了看她不怎么体面的“村夫扮相”,诡异地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先说正事:

  “那人自称徐元直,自长葛而来,说有要事带到,非得当面见您。属下被他烦得没辙,只能先把人带过来了。”

  秦村夫表情一滞,随即问道:“姓徐名庶?”

  “对,本名徐庶——”阿湘应了一声,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主公怎么知道?”

  秦楚没吱声,一抬手,把松松垮垮别在发间的玄铁簪抽了出来,随手揣进袖里。

  她那头长发是被自己亲手铰断的,现在才长到肩下一点,发尾还有点参差不齐地向外翘,秦楚也没在意,从桌上取了条缎带,随手扎了上去。

  她瞥了眼铜镜,借着潦草的镜面看见了里头人。镜子里那人有些瘦削,扎起来的发尾恰好扫在后颈上,打扮虽也不太得体,但至少也没刚才那么一言难尽了。

  凑合凑合得了,反正也没人管这个。秦楚于是一把拉住阿湘的手,飞快道:

  “先把人带去我看看。”

  荀家人口虽多,却也不敢太怠慢她,留给她暂住的院子也带了间小书房。秦楚坐在书房内等了一阵,刚刚吃了半块马蹄糕垫腹,还未来得及喝口水,一个武士打扮的年轻人便风一样地推门进来了。

  秦楚被那一声“吱呀”拉住了注意,一抬眼,恰好看见那人转身关门。

  他一身平民的竹色短褐,腰间佩了把乌黑的铁剑,头发有些枯燥,几乎是风尘仆仆地进了书房,关门转身,便对着她揖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士人礼,口音中也带着点豫州方言的味道:

  “在下徐元直,见过大将军。”

  秦楚一点头,没在乎他不问便进的失礼,指了指对面的木榻:“先坐。”

  她跟徐庶面对面,一个是睡醒没来得及收拾,一个恐怕是压根没睡,两个人发式衣衫乃至神情都在向“不太清醒”靠拢,堪称殊途同归。

  徐庶倒是没对她的衣着打扮做出什么额外评价,估计自己也知道自己现在不好看。他一屁股坐在木榻上,开门见山道:

  “我是来投奔大将军的。”

  秦楚:“我知道。所以,你的‘要事’是什么?”

  徐庶这才看了她一眼,接着道:“在下居于长葛,听闻徐/州袁术屯兵南方,忽略天子而拥立陈留王,反心昭昭,本就是想加入官兵的。然而在我整顿好家事、准备投奔前,长葛县令已先动了手,又听闻大将军来了颍阴,因此连夜收拾了行李,前来报信。”

  这句“先动手”说得含糊不清,秦楚耳根一动,诸多猜测从脑中一闪而过,正欲再问,便见徐庶目光一转,盯着桌面上那叠卖相可观的马蹄糕,不动声色地咽了下口水,问:

  “在下能吃吗?”

  秦楚:“……”

  她端起茶喝了一口,从微浑的水面上看见自己绿油油的脸色,当真是和庭院外头的樟树相映成趣。

  秦楚泄了气似的一挥手,有气无力道:“行,你吃吧。”

  这缺心眼儿的也不跟她客气,伸手便捞了个最大个儿的,吃起来时仪态还算好看,动作却像上了马达一样,眨眼便吃得只剩一口。

  徐庶在她震惊的目光中端起茶碗,咕咚又喝了一大口,“啪”一声放下,又抓了块马蹄糕往嘴里送。

  秦楚已经麻木了。

  徐庶这人长得也挺眉清目秀,生了一双正气凛然的上挑眼,如果好好打理一番,估计也是个和郭嘉差不多水平的俊秀文士。

  奈何此人压根没有包袱,吃起东西来活像饿了三天,动作快得要生残影,嚼着糕点时还皱起脸,眉头紧锁地盯着陶盘,深刻演绎了何为“吃着碗里看着盘里”,实在有点糟蹋这脸。

  秦楚本还想在心里感叹两声暴殄天物,又觉得以自己的标准来看,这张脸还算不上“天物”,顿了一顿,终于等到徐庶在她的注视下吃完了一顿简易的朝食。

  他满足地叹了一声,这才接上了刚才那九霄云外的话茬,像是知道她要问什么似的,开口时语速飞快:

  “长葛县令欲投靠袁术,听闻刺史孔伷支持徐/州,昨夜便整了县兵部曲,预备对孔伷献城。”

  这一句话里又是县令又是孔伷,还夹了个袁术,他说得还极快,秦楚愣了一愣,到底之听出来一个“县令献城”的意思——可孔伷本就是豫州刺史,哪需要人家献城?

  但她很快便反应过来,反问道:“所以,真正归孔伷管辖的地方是?”

  “豫州东部,谯郡那圈,还有汝南。”徐庶皱起眉,“荀氏没有告诉你吗?豫西颍川这边,人心虽各有偏向,但距离徐扬有些距离,所以表面上大都中立。只有长葛那个太守,他是袁术同乡。”

  秦楚若有所思。

  荀爽只给了她世家风向的情报,关于孔伷势力范围的确没有具体清单,不过这点消息也不算秘密,四下打听打听,总能有结果的。

  她一眯眼,忽然与徐庶对上了视线,想也不想便问:“你一个人来报信?”

  “是。”

  “如果我不在颍阴呢?”

  “如果大将军不在,就告知荀氏家主,请他相助。”

  “他身后那么大一个家族,可不会轻易掺和进来。”

  “所以很幸运啊,”徐庶擦了擦嘴角的碎屑,看了她一眼,“庶恰好遇见了大将军。”

  秦楚:“……”

  这什么赌狗思维。

  阿湘说他从长葛县星夜奔来,凌晨才找上了荀家的坞堡,来时路上马还受了伤,端的是副狼狈样。可真正见到了她,徐庶却只字不提自己的辛苦,吃了几块糕点,把“要紧事”吐了个干净,便只剩沉默了。

  秦楚摸了摸茶碗,借着饮茶的空隙扫了他一眼,见他吃了个半饱,此时面色还算红润,便又开口问:

  “刚才你说投奔我,是想入我麾下,与我一同出征呢,还是想前往雒阳,谋取一份差事呢?”

  徐庶“啊”了一声,露出点古怪的表情,上下打量着她,好像觉得她问了句废话。

  “在下既然传了消息来,自然要跟着将军一起镇压反军啊。不然我去哪里?”

  不愧是早年当过游侠、为人报仇的徐庶,哪怕后期转型干起了谋士,现在还是个直爽人。

  就是情商不太高。

  秦楚心里默念两声“我是主公不跟你计较”,好歹把自己那破脾气按了下去,对徐庶微笑了一下:

  “我军正准备回阳翟,既然长葛有变,就先去那里吧。”

  好在长葛那位县令不太聪明,给了徐庶逃跑的机会——“献城”献给一个远远待在谯郡的空降刺史。人家还没打算向西走,他自己先送货上门了,也不怪别人绊他一脚。

  秦楚打发了徐庶,派人给他弄几件干净衣物穿上,自己也一撩外袍,噔噔地踩着木屐回去换轻甲了。

  长葛距阳翟不远,稍微绕个路的工夫,今晨出发的话,白天就能到。士兵们训练有素,早已经准备妥当,只等秦楚令下,就能即刻出发。

  她踩着马镫,翻身骑上照夜玉狮子,一转头便看见荀家宅院门口站着个荀绍。

  天下已乱,这世上找不到第二个董卓给世人当靶子使,荀家人大都效仿荀爽,在局势明朗前暂不问事,此时前来送行的居然只有这荀家小辈一人。

  秦楚看着他远远地对着军队做了一揖,照旧是士人的大礼,便一垂眼,也冲着他端端正正地点了点头,抱拳回了一礼。

  孙策荀彧骑马立于她左侧,右手边则是今天刚刚投奔而来的愣头青徐庶。她抬起头,东方的太阳恰在绵延群山之后冉冉而升,暖色的日光从樟树叶片的缝隙中落下,洒了一地。

  她在明媚日光下挺直了单薄的脊背,目光肃穆地扫视着军队,终于一扬马鞭,在夏晨的微风里下了令,高声道:

  “将士们,随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