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种玉心田上>第 152 章 第 152 章
  不过三日,东京城所有贴告示的地方,都已贴满了寻找若芯的画像,并挂出了非常可观的赏金,只不过为了若芯的名声,没用刘府的名号。

  江湖上有专干这个的人,全都使出浑身解数,想借此赚上一笔,一时间,城里城外人牙子的府邸成了最热闹的所在,凡差不多年岁被买卖女子,都会被查验一番。

  寻人的画像贴的满天飞,顾家人怎么看那画像怎么像若芯。

  之前张氏和若兰到刘府去了一趟后,就一直同刘家人说要见一见女儿的面儿,可刘家这边用各种借口敷衍着不肯。

  如此这般推诿,顾家人怎不生疑,察觉若芯必是出了什么事,要不怎么刘家一直拦着不让他们骨肉相见。

  秦穆菲和谭松玲奉了康氏的命来应付顾家人,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

  “太太,这么瞒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呀,不然就告诉她们吧,这样她们也能帮着找找。”

  “是啊,太太,这顾家人显然已经发现了什么,要不怎么日日都来府里下帖子要见若芯。”

  康氏的头比她俩的还要大,这两天烦的都想回扬州娘家去了。

  又想着,是她亲口跟张氏说的会把若芯从庄子上接回来,结果人没了,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一时烦躁起来,就拿两个媳妇出气:“要说你们去说,我见不得那妇人胡搅蛮缠的样子,你们俩个也都是当家做奶奶的,遇上了难事就来找我,我能怎么办,逼死我算了。”

  谭松玲觉得,能把康氏逼成这样的,那张氏也算个人才,她嫁进刘家十多年了,还真是头一遭见康氏如此慌乱没主意。

  谭松玲和秦穆菲互相对了一眼,就悻悻从长春馆告退了出来。

  倒也不用她们俩个亲口告诉顾家人说若芯丢了,她们只消低下头去不说话,若芯母亲张氏就嚎啕着哭了起来,口中不停指责你家太太说话不算话,明明说了你们家的爷亲自去接我女儿回来,怎么我女儿反而不见了,康氏只觉这辈子都没这么丢脸过。

  ——

  若芯在徐妈妈的院子里住着,大病初愈几乎是不怎么出门。

  过不几日,徐妈妈也看见了寻人的告示,回来问她可是她父母在找她。

  若芯摇了摇头,心说,这么多银子在寻人,肯定不是她爹娘在找她,她心里难免煎熬起来,想去问一问刘钰还找她做什么,避子的事横在二人之间,王家人又肯定容下她,眼下她真的不想回去,可不知是不是为了阿元,刘钰显然还不想放了她。

  若芯就这样坐在院子里,呆呆的发呆,阿莫跑过来让若芯给她梳头,若芯这才敛了思绪,给小丫头绾了两个小发髻。

  徐妈妈从外走进来,同她说道:“若芯,我们老太太要见你”

  若芯吓一跳:“为何要见我?”

  原来是家里的吃食越来越差,徐妈妈一怕若芯养不好身子,又怕误了阿莫长身体,便一早去给陆老太太请安,想让老太太给她涨些月例银子。

  陆老太太自然应允,当下就叫封了些银子先给她应急用,又问:“我听下人说你家里来了两个亲戚,可是为了这两个亲戚,家里才短了用度。”

  徐妈妈笑道:“老太太明鉴,人一多,银子就不够使了。”

  陆老太太:“你这些年替家里礼佛,淡泊惯了,知道你肯定不是为了自个儿,只不过还不曾听说你有什么亲戚。”

  徐妈妈不想就此事隐瞒老太太,便避开他人,把若芯曾经救她,后来又命苦遭了劫难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陆老太太,只隐去了她同刘家的关系。

  “那姑娘可怜,给人做了妾,家里爷们一时不待见了,就把她发落到清明山周围的一个偏僻小庄子上,当家的奶奶因她生了儿子,更不待见她,雇了两个杀手要杀她,当初蒙她救我一回,我这才知恩图报,避着要杀她的人,偷偷把她带了回来。”

  一行说一行抹眼泪儿。

  陆老太太听了这话,慈悲心泛滥,也开始淌眼抹泪:“自打那回,你同我说了咱们山上礼佛的院子里遭匪的事,还说有个姑娘奋不顾身的救你,我就说这天底下竟有这样的人儿,可恨不能见,如今真是命里的造化,这姑娘遇上你,也是她积善行德种下的因果,所以说这人啊,及时行善,才能有好下场…”

  陆老太太信佛信的深,一说起积德行善因果报应这一类的事,就停都停不下来,又感叹于若芯和徐妈妈的因缘际遇,心说,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好人有好报的例子么,当下就让徐妈妈把若芯叫来,要同她见上一见。看書喇

  若芯一听徐妈妈找老太太要钱去了,怎不心生愧疚,想她一个年纪轻轻有手有脚的,竟要靠着老人的月钱来过日子,再没比这更丢人的了。

  她这辈子也没啥赚钱的经验,唯一干过的生计,就是在清河时,去官家的医馆里备案行医,但是眼下她只怕一出门就会被人认出来。

  若芯:“我…会不会被人认出来?”

  徐妈妈:“长的像的人多了,再说这内宅的人,都不怎么出门,即便是那些偶尔出门办事的小厮,也都不大留心那些个告示,一会儿,你低着头跟在我身后就是了。”

  听徐妈妈说的有理,若芯这才放下心,跟着她进了陆府。

  陆府不如刘府那般大,整个府邸修葺的也十分简朴不奢华,下人们穿着一般颜色的衣裳,来往之间规规矩矩的同徐妈妈行礼,二人走了没一会儿,就到了陆老太太的住处,进去后就闻到一股子浓浓的香火味,果是个信佛的人家。

  陆老太太上下打量着若芯,见她穿着朴素,不着一饰,模样没多惊艳,身条却不错,看着不像是生过孩子的,她一辈子算是阅人无数,透过若芯低调收敛的表象,还是看出,她内里散着一股子淡然柔和的气质,心说,就这样的,能被当家主母容得下才怪。

  陆老太太十分客气的同若芯说起了话,期间问到她娘家是做什么的。

  若芯只说是寻常医家,且不是东京的,陆老太太就让若芯给她切了切脉。

  若芯上前望闻问切一番后,便对老太太说:“只从脉象上看,就知老太太心胸豁达,是个洒脱之人,脉里无甚症状,只是有些脾胃不调,老太太切记,别吃寒凉易发之物,平素多养着胃,饭后多走动走动。”

  这一番话讨巧,正说到陆老太太的心坎上,老太太舒坦之余对若芯又添喜欢,知道徐妈妈家里拮据,临走时赏了她们好些东西。

  若芯和徐妈妈道谢着从陆老太太的住处退了出来。

  不想二人出院门的时候,迎头碰上了一个六七岁的小哥儿,被人簇着往陆老太太的院子里来,小孩子跑在最前头,直冲冲的就撞进了若芯怀里。

  恍惚间,若芯竟觉得是阿元下学回来找她了。

  她被撞的身体一震,忙低了头,双手捧起小人的脑袋就看,这才发现,原来是她自己魔怔了,怎么可能是阿元呢。

  不过那小哥儿跟阿元长的一样,也被养的粉雕玉砌的又胖又可爱,冲她笑了笑,转头跑屋里去了。

  出府的路上,若芯明显就蔫蔫的不高兴,徐妈妈看在眼里,问她:“可是想你的小哥儿了?”

  若芯点头,徐妈妈:“是叫阿元吧?”

  “娘怎么知道的?”

  “前几日,你烧的糊涂,就喊这个名字了,我猜着必是想孩子了。”

  “方才那个小哥儿是?”

  “是府里的宝贝,我们二爷的孩子。”

  若芯听见二爷两个字就觉得心里不怎么舒服。

  “娘,我能去府里干点什么差事吗?”

  徐妈妈看向她:“你想去府里?”

  这一行进府,叫她觉得陆府是个还不错的地方,礼佛的人家大多门风好,下人看上去也都挺规矩的,最重要的是,在内府做事,应该没人会认出她来。

  “我不能总在家闲着,不如干点活,也好贴补家用,娘你一个人的月例毕竟有限,两个人挣钱还宽裕些,我会诊脉炮制药材伺候汤药,针线上虽说差点,可寻常的东西也能做…”

  徐妈妈打断她:“若芯,你再不济也是个小姐出身,我既然认了你做女儿,就不能叫你受委屈的…”

  “可我想去…”

  她想再去见一见那个小哥儿,想问一问那孩子认不认识她的阿元,她分明看见那小人穿了同阿元一样的书院衣裳,他们是不是在一个书院里读书?

  大烧之后,她比以前更想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