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捕快家的小辣妻>第256章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对于这样子的挑看,良玉心里确实稍有些无感,甚至隐隐生出了些焦躁。

  女子实在也是不易啊。

  姜夫人看良玉有些打不起精神来,便也没再接着往下翻看了,只与吴大娘子确定了对这高求平与谢诚序两位郎君有意,

  “今日真是劳累吴大娘子了,便麻烦吴大娘子暂时先帮我们去这高家和吴家先走动一二吧,其他人我们且自个儿再看看,有合适的了,这两家之后我们再麻烦你也不迟。”看書喇

  吴大娘子没劝,只应了下来,“好,孙师娘有什么随时找我就可,我这里先去那两家走动,有消息了再来通知你们。”

  言罢,吴大娘子站起身来就要离开,姜夫人过意不去,想留吴大娘子用完午膳再走,但吴大娘子推辞得很坚决,便也随她去了。

  姜夫人从家里拿了好些新买的果点并一个红封,将吴大娘子送至了街口,良久,方才返家。

  回到家里,姜夫人没在正房和院子里看见良玉,便往她房间而去,敲开房门,果不其然,就见良玉脸上还有没掩饰完的郁气。

  “良玉可是嫌麻烦了?”

  “没有,只是有些累了,想着回房歇息会儿,姨母不要担心。”

  姜夫人点了点良玉的额头,“你这孩子,姨母面前,还遮掩什么?早说了,在这家里你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不要勉强自己。”

  说着,姜夫人顿了一顿,“良玉若是觉得这段日子累了,暂时还不想相看,我们歇一歇也是没事的,毕竟时间也还有七八个月。”

  良玉见叫姜夫人瞧了出来,也便不掩饰了,只心里想着自己这面上功夫倒退了不少。

  “姨母,我没有嫌烦,就是不知道怎么有些焦躁,我没事的,或许是想着突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要将自己嫁出去,有压力才这般,我睡一觉就好了,姨母不要担心。”

  姜夫人看着良玉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只能化为一声长叹,“孩子,委屈你了!”

  良玉看姨母被自己影响了心情,并不好受,“姨母,你别说这样的话,遇见你们,我已经很幸运了。我看今日瞧的那两个郎君条件都是不错的,说不得过几日就相看中了,我们也快别多想了。”

  又过两日,吴大娘子再次上了门。

  “孙师娘,高家那边的条件好,所以我便提前去了那高家说合。高家夫妇了解了良玉姑娘这边的情况后,觉得是可以的,所以想着能不能安排良玉姑娘和他们家郎君先见一面。

  又因着他们家郎君的脾性强,高家夫妇顾虑着又生了前面的事端,所以高家夫妇想商议,能不能不如往常那般走相看的礼,只淡着在街上见一面,这样若说不好,双方也不会尴尬,你们看?”

  一进了门,吴大娘子便开门见山,将高家的那边的想法都给简洁说了一遍。

  良玉借着这两日的时间将心情调整了过来,姜夫人随着也明朗了不少。听了吴大娘子转述的高家夫妇的话,姜夫人思考了一番,她决定答应下来。

  虽说世俗规矩都是有定礼的,看起来更为庄重体面,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倒也没必要死守着规矩。

  高家夫妇对那相看的礼程有阴影,自己这里未尝不是。

  姜夫人一想到前面跟那许家相看一事,现在都懊悔难受得不行,虽说那许家郎君的名声坏了,但还是减不了自己家被恶心了的事实。

  “倒是可以,也别说是相看了,就只当两家儿女在街上偶遇了一下罢了。两个孩子若没看上,便也就罢了,若两个孩子看上了,这相看的礼便还是得再走一遍。

  吴大娘子劳着你便再要去回个话,高家若是觉得能行咱便等高家那边安排,高家那边若是觉得繁琐了,也不要紧,就再劳烦你跑跑夏家了。”

  虽然是决定应下高家的这个方法,但姜夫人也不是全然就应了下来。这样完全听了高家的意见,姜夫人怕自己好意不成,反叫那高家误会,自家似在贴着他们,可没得白白叫人轻看。

  是故,姜夫人也加了个条件。

  既答应了了下来高家的话,又添了自己的骨气,实在不得不说,姜夫人这一步棋走的好。

  吴大娘子这过了无数光阴的人,细细思量了后,也不得不佩服姜夫人这番聪慧。

  到底是曾经做过官夫人的,行事处处都透着豁达智慧,这是普通小家女子绝对难以企及的。

  离了这边,吴大娘子当即就去了高家。

  高家夫妇,在心里也惦记着这事呢,他们家这个儿子留下来不易,他们是真的不想再勉强儿子什么。

  儿子不想承继这份家业,他们便允了儿子出去做自己愿意的。

  儿子想找个合心意的妻子,他们便也不勉强。

  可自家儿子相看了这好几个姑娘,也没点个头,还传出了不好的声名。

  近段时间可谓是无人问津,好些人家的女子稍稍一打听,便连相看都不愿,着实也是恼人极了。

  过了这些时日,他们也自知,既要姑娘能干会操持家业,又要儿子合心意,实在是太苛刻为难了,几乎是不可能找到这样的姑娘。

  所以,现在他们已经换了个法子。

  现在只要自己儿子能对姑娘点头,他们便也不做其他要求了,只想着儿子能早成了亲,他们就满足了。

  到时候生下孙子,自己两夫妻身体尚算康健,老两口多劳累些,将这份家业托付给孙儿也是可以的。

  有这前因种种,是以,高家父母听到吴大娘子上门,给自家儿子说合县学颇有有名气的孙夫子家的侄女时,心里是一百个愿意。

  最近这城里穿的沸沸扬扬的事儿谁不知道,这可是有着秀才功名的许家二郎议过亲的人,能差得到哪里去?

  诗书之家的女子,各方面的培养定然是小门小户的女儿比不了的,虽然成过婚,但年纪尚小,没有牵挂,若能与自己儿子成亲,定是一心一意为这个家的。

  有这样一位各方面不差的儿媳在,家里的生意自己老两口再帮忙看顾些,怎么也不会败落了去,说不得自己孙子沾了这诗书人家的气,以后也当个读书人考个功名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