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灾荒年,我掏出直播系统后暴富了>第53章 夫人好品行
  “你要不先去忙你自个儿的吧!我在这等着没事的。”

  苏依看楚思珩有些百无聊赖,一会儿教墨墨比划小木剑,一会儿和鱼鱼比谁搓的竹蜻蜓飞得高。

  总感觉周围经过的人看他们的眼神怪怪的。

  尤其是陶石的眼神,仿佛看穿了什么似的。

  “祖父已经到镇上了,铲雪队那边估计今日就能完事,我眼下也没什么好忙的,等你把这些钱整明白再回去没事,万一从哪儿窜出来人把钱抢了就不好了。”

  楚思珩看鱼鱼一直没能赢,小嘴儿都开始撅起来了。

  为了让鱼鱼赢过他,索性直接把她高高架起,跨坐到脖子上,然后再搓竹蜻蜓。

  果不其然,鱼鱼赢了这一回合,高兴得咯咯咯直笑。

  楚思珩也跟着笑眯了眼,顶着鱼鱼绕着那些钱吨吨吨跑圈。

  边跑还边唱之前苏依教给墨墨鱼鱼,他们再教他的歌谣。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摔了一身泥~~~”

  结合墨墨在一旁跟着他们唱歌的节奏,哼哼哈嘿挥舞小木剑的场景,苏依有些不忍直视。

  (。¯͒ᗜ¯͒。)lll

  不知怎么的,她越看越觉得胖子和孩子们长得像。

  感觉这情形要是被不知情的人瞧见了,还真以为他们是一家子。

  至于楚思珩到底有没有可能是孩子们的爹,她在夜深人静时也曾怀疑过。

  但不论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可能。

  即便是几年前苏家还在京都,原主和他之间的身份也是天壤之别。

  且原主真的鲜少出门。

  只除了苏家被贬之后,她不得已去找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手帕交帮忙让府上说情。

  如今苏依想起来,原主那些所谓的手帕交,可真是莲花一朵比一朵白。

  同样的她也不傻,看得出来胖子对自己有意思。

  可她目前就只是觉得他人不错,又能利用他的身份做一些事情。

  算是比较自私的心理。

  也罢!

  如果他真的有心,定会比她更着急查清这两个孩子的爹是谁,到时候一切就都清楚了。

  万一他真的是,她不可能当一切没发生过,秋后算账少不了。

  若他不是,又能为如此悬殊的差距付出多少努力呢?

  是一时兴起,还是一如既往?

  人心终归都是要经过反复试炼才能看清的。

  眼下她就顺其自然吧!

  先把事业搞上去,完成系统任务再说。

  苏依胡思乱想间,冯庆已经拉着个板车去把杆秤和衡秤借来了。

  紧接着廖掌柜也带了几个人,赶着马车带着钱箱子过来了。

  廖掌柜他们数钱,有他们钱庄特有的方法。

  用的是铜线串钱的方法。

  他先是拿出一串钱给苏依打样儿,再拿了一扎铜线出来对比那串钱的长短,以确保长度无误。

  “夫人您数数,这一串就是一千个钱,待会儿我们也不细数,就用这些铜线直接串,倒也比较快,一串钱按一两银给您计,您瞧着怎么样?”

  苏依说真的,还是挺佩服古人这个办法。

  铜线一般情况下伸缩性不高,而铸造铜钱的工艺在此时已经比较成熟,厚薄大小均匀,几乎没有太大的偏差。

  她本来还以为,廖掌柜会直接带人老老实实地数呢。

  既是如此,她借秤过来似乎有些多余了。

  于是苏依点点头,“就按廖掌柜你说的办吧……”

  “等等!”

  楚思珩这时突然开口了,看向廖掌柜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狐疑:

  “你打量着蒙小爷我是吧!灾情之前就已经是一千个钱计一两银,眼下铜钱能买的东西可少多了,还是一千个计一串等一两,多了点吧!”

  廖掌柜一听脸瞬间就垮了,苦笑道:“嘿呦这位爷诶!您找人清的雪道您还不知道嘛!”

  “这路一通,甭说是东西马上要开始不值钱了,这铜钱也紧接着又值钱回去了,在下也是刚得了府城分号那边送过来的信,各地钱庄又统一回原先的价啦!”看書喇

  楚思珩一听也郁闷了。

  敢情路通了,吃亏的反而是苏依。

  “算了胖子,就按一千个计一串吧!这国难财咱不发,为了几个钱丢了气节不值当。”

  在苏依看来,灾情期间急速的通货膨胀是恶性的,物价慢慢下调至原来的幅度,于灾后百姓来说是好事。

  听苏依这么说,楚思珩也想明白了。

  抬高物价是商人趁乱的投机现象,吃这样的空子确实有发国难财之嫌。

  他遂也不再多言。

  “夫人好品行,在下佩服!”

  廖掌柜其实也有些担心,恢复计法后苏依会不愿意做他钱庄的生意,可他确实也是没办法,想着实在不行就原车返回。

  没想到还是顺利谈拢了。

  文字契书双方都签好之后,钱庄的几个人便开始一摞摞串钱。

  他们除了铜线外,还有个半管状的凹槽模具做辅助工具。

  用那个模具往铜钱堆里一舀,再抖几下把钱聚拢成规整的一串,再用铜线往中间一穿,还真挺方便的。

  如此下来,效率确实快了很多。

  墨墨和鱼鱼也来凑热闹帮忙穿着玩儿,廖掌柜也不在意。

  不消半个时辰的功夫,便把十几筐的铜钱串好了。

  看着整整齐齐的一串串钱币被码好堆在地上,苏依心头莫名涌上了一抹成就感。

  然而……

  “夫人,算好了,去掉不满一串的散钱,总共是一百二十串,外加六两的碎银,也就是一百二十六两银和八十五个钱,您给核盘一下看看对不对得上数?”

  听到廖掌柜报的这些数,苏依心里顿时有些失望。

  那么多筐铜钱才一百二十串,总感觉比预计的少了些,还以为至少也有两百串左右。

  也是,除了戚老四准备的六个筐大点之外,之后用来装钱的都是一些装菜的小筐子,还有借的东兴楼的几个,都是大小不一的。

  看来还是自己太贪心了。

  “陶先生这边算的是多少?”

  苏依不急着核盘,反而先问陶石。

  陶石递了账本过来,“铜钱的数目和廖掌柜计的一般无二,碎银在下还未过秤,想必也不会有太大的误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