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暴君调教指南>第16章 她生活的世界(四)
  朕遇见清荷的时候是十八岁那年。

  那时候的朕已经算是稳坐太子之位,并且在父皇的帮助下,已经开始慢慢处理起朝政来。

  毕竟皇后一直没有身孕,自从上次一案后,原本就不多的皇子只剩下了三个。除去朕以外,其他两个弟弟都还没到十岁,主少国疑,这太子人选也只剩下朕了。

  但即便是这样,朕一直担惊受怕,怕皇后突然有孕,怕那些弟弟们的母家记恨于朕,怕父皇多疑,将朕视为眼中钉。

  所以即使有了太子之位,朕的日子依然不好过。每天早上一早便跟着父皇去上朝,下朝之后便去凤仪宫里拜见皇后,然后才是学文习武。

  好在皇后并未发现端倪,她一改往日的作风,和眉善目,温柔贤淑,与之前那个动不动害人的妖后判若两人。

  父皇也常说,皇后跟娘家闹不和,又没有子嗣,现在能依靠的就只有他和朕了。

  还让朕要好生孝敬这位嫡母,说若不是她,便没有今日的朕。

  可她和娘家闹不和,以及她没有子嗣不都是自己的缘故吗?

  当年父皇那么多孩子惨死在她手上,被她害死的宫女妃嫔更是不尽其数,自然有人会记恨于她。动不了皇后,动几个孩子岂不容易?

  至于和娘家的矛盾,那是因为她生性善妒,将娘家送来的妹妹们全都视为仇敌,或是污蔑,或是暗害,甚至有一个怀着身孕时被她活活打死。时间久了,害死的姊妹多了,娘家自然会厌恶她来。

  其实母族的妹妹们进宫对她而言何尝又不是好事?父皇宠她,给了她一世的荣华,但若是父皇驾崩,她的倚仗没了,生死荣华全都在新帝的一念间。

  她做过的事,她家做过的事,她自己难道不清楚吗?她家有没有得力的叔伯兄弟,唯一仰仗的便是父皇的宠爱,等到新帝继位之后,难免会算旧账。

  自己的亲外甥,总不至于记恨于她,也不会清算起自己的母亲的娘家来。若有一个有着她们杨家血脉的皇子,于她,于杨家,都是天大的好事。

  想是这般想,但朕依旧是一一应下,对待皇后比对待母后还好。毕竟只要父皇在一天,她便是大俞的皇后,谈笑风生间,便可决定朕以及母后的生死。

  更何况,也正是因为她这种容不得人的脾气,才给了朕这个太子之位。若是宫中有杨家的妃嫔生下皇子,这太子之位,自然是他的,怎会轮到朕头上?

  而就在这不久之后,朕便遇上了清荷。

  朕记得那是一个春日,三月暖阳,杏花开放,朕带着侍从走在京郊的杏林,看着那些刚刚登科中第的才子们,听着他们说文解字,谈古论今,心里分外愉悦。

  毕竟以后朕需要依靠的就是这些人了。

  再一回眸,一眼便让朕着了迷。

  那时候的清荷只有十五岁,亭亭玉立,带着少女特有的灵动与活泼。她穿着一身翠绿的长袄,头上只别了一支步摇,珍珠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

  她站在桥上,依栏而望,巧笑倩兮,美得不可方物。

  而一旁的丫鬟则踮着脚为她打伞遮阳,远远瞧见她的表情,便知道她大概是在抱怨着自家小姐。这要是换作其他小姐,大概早就生了丫鬟的气。但清荷依旧喜笑颜开,没有半点怨怼,反而和丫鬟拌起嘴来,眉眼间都带着笑意。

  那种明媚与灵动,大概是朕这样从小活在恐惧里的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朕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便觉得仿佛一缕阳光照在身上,温暖而亲切。看書喇

  朕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她下了廊桥,看着她和丫鬟在杏林中奔跑,看着她摘下一枝杏花别在发间,笑得宛如一个五六岁的孩童。

  对于朕而言,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她都是一种幸运,是上天的恩赐。或许,朕就这样一直静静地看着她就好了,朕不该去打扰她的生活,给她灿烂的人生填上阴霾。

  “殿下。”

  祁明的声音将朕的思绪拉了回来,而清荷也正带着她的丫鬟缓缓朝这边走来。

  “这是哪家的小姐?”

  朕开口问道站在一旁的祁明,但却一直挪不开眼。

  “属下这就去问问。”

  祁明说罢就想要上前,被朕一把拽住。

  “算了,这样太冒失了。”朕摇了摇头,生怕祁明的鲁莽会惊吓到对方,也怕对方受制于朕的太子身份,没了选择的自由。

  “那殿下的意思是?”

  祁明一愣,随即小声问道。

  那一刻,朕十分庆幸自己微服出巡,东宫那么多侍卫太监宫女的,就带了祁明一个。

  “你可记得这次的状元萧公子?”

  朕开口问道,眼看着清荷越来越近。

  “知道。”

  祁明小声说道,那萧公子是公府嫡长子,又是新科状元,他自然是知道的。

  “等下你记着,本宫就是萧公子,萧宁奕,你是萧公子的书童,还是叫祁明。”

  “啊?”

  祁明一愣,呆在原地。

  后面想起这件事,确实是朕鲁莽,只想着希望她能唤朕宁奕,没想过万一她知道这位萧公子该如何是好。

  不过好在元家是武将出身,清荷并不关注这些,没有被识破。

  就在朕一边看着清荷,一边叮嘱祁明的时候,清荷一个回头,正巧撞见了朕的目光。

  朕当时便觉得呼吸困难,双颊烧得厉害,想必早已经红了个透。

  而清荷先是一愣,精致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红晕,但这种羞涩在见到了朕同样羞涩的神情时戛然而止,转换成了微笑。

  她笑着走了过来,和寻常的矜持与胆怯不同,举手投足间都彰显着一种灵动活泼的美丽,举止落落大方,率真而又坦然。

  “敢问公子看着我做甚?”

  还没等朕回过神来,清荷便已经走到了朕的面前。和煦的春风,灿烂的阳光,繁花似锦,这一切都比不上她的美丽。

  “小姐明媚动人,美颜无双,小生觊觎小姐美貌,多看了几眼,还请小姐莫怪。”

  朕拱了拱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小生宁国公府萧宁奕,是本次新科状元,敢问小姐闺名。”

  清荷上下打量了朕一番,然后又温和地笑了笑。看書溂

  “镇远侯府元清荷。”

  镇远侯府虽说只是侯府,但却是朝中最重要的武将世家之一,是大俞的开国功臣,即便是到了如今,也在朝堂上占有重要地位,远不是已经落寞下来的宁国公府可以相比的。

  也不是朕一个无依无靠的皇子可以相提并论的。或许太子的身份是高出一个侯府小姐不少,但镇远侯府就这么一个闺女,定然不愿意她这样跳入火坑。

  可这些,都是朕当时没有想到的。

  在那时的朕的眼里,朕是太子,居住在东宫,因为父皇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朕的地位节节攀升,在朝堂上已经有了一席之地。

  而皇后娘娘自从之前那三个皇子被贬后,再没有出来刁难过朕,虽说偶尔会让朕到跟前尽孝,但也都是遵循礼制,没有别的苛求。

  朕自以为,能够给清荷足够的依靠。

  那段时间里,朕一有空便想方设法找清荷出来,去青山寺踏青,去郊外骑马,去明依湖抓鱼,整日玩闹。

  那段岁月,大概是朕的人生中最为单纯而快乐的日子。朕可以牵着清荷的手,走在京城的大街上看着各色花灯;朕可以挽着她的胳膊,走在青山寺的林荫小道上,享受着夏日的安宁;朕可以和她各骑一匹骏马,奔驰在京郊的山路上,大汗淋漓。

  这一切,都是朕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朕记得那个乞巧节的那个傍晚,朕与她一同坐在京郊的明依湖畔,看着里面一望无际的莲花,看着湖面上夕阳照耀下的光影,看着远处嬉戏打闹的孩童。

  晚风轻抚,蜻蜓点水,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清荷坐在那里,随口一句,便堪称完美。她的诗词功底,绝不在那些所谓的才子之下。

  只可惜,她是个女子,又不喜欢抛头露面,甚至这些诗句她都叮嘱朕不要传扬出去。

  朕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神情和看着风景的她一样陶醉。朕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女孩子身上藏着多少秘密,只以为她是才华天纵,有着惊世之才。

  “你好像很喜欢荷花?”

  过了许久,朕才缓缓开口,看着双手撑着头的清荷,她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一望无际的荷花上,眼睛里闪闪发光。

  “你也不看看我叫什么名字。”

  清荷笑了笑,双手放了下来,躺在草地上,抬头看着天空。

  “母亲说她发现怀上我的那日,院子里的一朵荷花开了,所以给我取名清荷。”

  话音刚落,她的嘴唇又动了动,似乎想要开口说些别的什么。但她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大概是出于羞涩,朕也没有开口询问。

  或许,她当时是想提到她原本生活的那个世界吧?毕竟两次投身,都得了同一个名字,也是一种缘分。

  朕不知道,若是那日她真的开口提及,那我们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故事。

  “时候不早了,该放花灯了。”

  朕坐起身来,看着逐渐下坠的太阳,看着那远处美轮美奂的晚霞,转头看着清荷,她也是一年的陶醉。

  只是那神情中隐约有些悲哀。

  朕一直都想不明白那天她到底在想什么,看着天边的落日,看着夏日里盛开的荷花,但眼神中却带着悲伤。就连后面问起同是一个世界过来的舒望晴,她也只能含糊其辞地说一句:

  大概是想起上一世中相似的场景了吧?

  “清荷,你在想什么?”

  “没,没什么。”

  她有些着急地坐起身来,擦了擦眼睛,露出一个温柔的微笑。

  “走吧!再不回去可能就进不了城了。”清荷站起身来,又拍了拍自己的后背,最后把手伸给朕,将朕从草地上拽起,“等下我们还要去放河灯祈愿了。”

  “希望我们以后都能这样,安安静静,平平安安,一生一世一双人。”

  清荷笑着说道,她再次转头看向面前的明依湖,湖面泛着金光,荷花莲叶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柔美。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她轻声喃喃,然后又笑了笑,神情恍惚。

  “这么好的美景,你却这般惆怅。”

  朕想了想,开口岔开话题。

  “悲秋伤怀不是常有之事吗?”清荷笑着看向朕,朕经常分不清她到底是愉悦还是悲哀,“再过些日子,这荷花就该全枯了。”

  朕沉默,隐约觉得她说起的不是这件事,她伤感的也不是落日余晖和夏末秋初。

  “也不知道以后能有多少日子,还能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清荷叹息一声,看向朕的眼神中带着一些悲伤,“毕竟主母和小姑娘可不是一类人。”

  “这不一样吗?”

  朕眉头微皱,轻声问道,生怕她是看出了朕的真实身份才这样说的。

  “一样吗?”清荷反问道,她盯着朕看了许久,最后只是淡然地说了一句,“或许在你们男子眼中,确实都一样。”

  “可真的能一样吗?我在家里当闺女,只需要偶尔去父母房里请安,听父母教诲就好了。嫁作人妇后,就得相夫教子,伺候公婆,处理家里的一并事务。”

  朕看着她,心里有了一丝别样的感觉。

  这一切都是朕心知肚明的,但朕似乎从没有重视过。

  “我以后不会让你这样做的,起码我当家了之后不会。”

  清荷感激地看了朕一眼,欲言又止。

  “等我以后当家了,就给你修一个大大的荷花池,”朕看着她的神情,有些自豪又有些得意,“这样你就可以天天看荷花了。”

  清荷笑了笑,答了一句好。

  但她一直看着朕的双眼,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

  只是最终她没有开口提及,朕也没有开口询问她想说的到底是什么。再后来,她便成了大俞的太子妃,又成了大俞的皇后。她期盼的一切,最终都没了可能。

  所以一直到死,她都再没有开口。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