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娇弱王爷养成计划>第539章 玉颈琵琶
  高思安口味清淡,沈策则喜欢辛辣的。

  柳凝歌细心的让人准备了两份菜肴,这两人越说越高兴,大有勾肩搭背拜把子的架势。

  “凝歌,你去北疆那段时日,秦竹和手底下一帮狗疯了一样咬我,多亏高大人帮着出谋划策,我才没被他们算计了去。”

  “高大人运筹帷幄,有勇有谋,的确是难得的贤才。”

  “王妃抬爱了,下官哪里担得起这样的夸赞。”

  沈策笑道:“这么谦虚做什么,凝歌夸得很对,可惜我肚子里墨水不多,想不出这些词来。”

  三人说笑了会儿,聊起了正事。

  柳凝歌:“高大人,眼下户部和工部的尚书之位都空缺着,你更属意哪个?”

  “下官以为,进户部任职更合适。”

  “本宫与王爷也是这样打算的,但秦竹肯定不会这么容易让你坐上这个位置。”

  高思安笑容和煦,“王妃请放心,下官自有办法。”

  “有大人这话,本宫没什么不放心的。”柳凝歌敬了他一杯酒,“来,本宫敬你。”

  “多谢王妃。”

  去户部的事暂时敲定了下来,后续的琐事还得高思安和沈策商量。

  后者忽的想起了什么,“对了凝歌,你见过宸妃了么?”br>
  “见过了,怎么?”

  “听几位老臣说,她长得和已故的柔妃一模一样。”他皱眉,“我总感觉这里面藏着阴谋。”

  柳凝歌拿出帕子擦了擦嘴角,漫不经心道:“就算再相似,总归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高思安领会了她的意思,“王妃说的是,下官曾听闻过柔妃娘娘的美名,据说她极擅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

  “正是,沈将军,本宫记得你库房里恰好有一把从西域琵琶。”看書喇

  沈策一头雾水,“咱们不是在聊宸妃么?怎么好端端的又说起琵琶了?”

  高思安道:“将军,下官与本宫聊的正是她。”

  “我刚夸你和那群酸不溜秋的文臣不一样,怎么转头就开始打哑谜?”沈策冷哼一声,“我库房里的确有一把琵琶,是从西域得来的,曲颈用的是白玉,珍贵的很。”

  “那正好,美玉配美人。”柳凝歌慢悠悠一笑,“明日沈将军就将这把琵琶赠予宸妃吧。”

  “给她做什么。”这样好的东西,他本来还想留着送给凝歌的。

  高思安:“将军无需多问,依照王妃的意思去做便是了。”

  “行吧行吧,听你们的。”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烦。

  翌日,早朝散去后,沈策借着呈报官沟修葺进度为理由,去了养心殿见皇帝,高思安也在旁随行。

  “皇上,官沟已经疏通的差不多了,今年夏日就算雨水再多,也不会出现街道被淹没的状况。”

  帝王满意的点了点头,“嗯,这件事沈将军办的很不错。”

  “高大人奉命监察,也出了不少力,并非微臣一人的功劳。”

  “朕倒是很少听到沈将军与夸奖过哪位文臣,看来你们二人相处的很不错。”

  “皇上总说微臣太莽撞,高大人性情沉稳,行事不骄不躁,臣自当多向他请教。”

  “哈哈哈。”帝王龙颜大悦,“说得好,沈将军这般有分寸,朕心甚慰。”

  气氛渲染到位,接下来就该提正事了,沈策正要开口,恰巧大太监曹允走了进来。

  “皇上,宸妃娘娘来了。”

  “让她进来吧,沈将军,高大人,若无其它事,你们先退下。”

  “皇上,臣还有一件事。”

  皇帝急着见宠妃,态度明显有些不耐烦,“何事?”

  “臣昨日整理库房,找到了一把玉颈琵琶,是从西域人手中得来的。这样好的宝贝,放在臣这种不懂风情的人府中也是暴殄天物,思来想去,还是给皇上最合适。”

  一说起琵琶,皇帝立刻来了兴致,“你今日可带来了?”

  “带了。”沈策示意殿外的随从将琵琶送来。

  说话间,宸妃款款走入了养心殿,她向两位臣子点头示意,恭敬的走到了帝王身边。

  “皎皎,沈将军刚送来了一把琵琶,不如你弹奏给朕听听如何?”

  “这……臣妾怕弹的不好,扰了陛下兴致。”

  “朕知晓你是擅音律的,莫要推脱。”

  “是。”

  宸妃不敢忤逆圣意,拿起那把琵琶坐在了凳子上。

  高思安目光审视着她,只见女子纤纤玉指在弦上划过,乐声幽咽,宛若仙乐。

  她水准虽高,却浮于表面,比起当年的柔妃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果然,皇帝听完后脸色明显沉了下去,连带着看宠妃的眼神也冷了许多,“这样好的琵琶,却没能弹奏出应有的韵味,着实可惜。”

  女人赶紧跪地请罪,“臣妾学艺不精,请皇上恕罪。”

  “罢了,你先下去吧。”

  “是。”

  沈策与高思安对视一眼,“微臣也先行告退。”

  “嗯。”

  两人并肩走出养心殿,这会儿,沈策总算明白了柳凝歌的用意。

  “原来凝歌想借着琵琶让皇上清醒。”

  “不错。”宸妃与柔妃再像,也只是一张皮囊而已,内里的东西天差地别。

  经过此事,这位颇得圣宠的娘娘怕是要被冷落一段时间了。

  “还是你们聪明,这法子换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高思安摇头轻笑,“先出宫吧。”

  柳凝歌知晓此事后,反应平平,似乎早有预料。

  她唤来赵嬷嬷,打探柔妃生前之事。

  “嬷嬷,皇上从前对母妃可有什么亲昵的称谓?”

  “有,皇上一直称呼娘娘为皎皎。”

  皎,代表着月亮,对于从前的皇帝而言,柔妃就是他心底被珍藏的一轮明月。

  皇帝唤宸妃也是皎皎,可见对这位妃嫔并无任何感情,只是完完全全当做纾解思念的替代品。看書溂

  如此,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王妃,您为何突然问起柔妃?”

  “皇上新得了一位宠妃,那女子母妃样貌有九分相似。”

  “什么?”赵嬷嬷叹息,“娘娘在时皇上不知珍惜,现在走了,反倒装作情深意重。”

  柳凝歌对此颇为不屑,“再深情也只是为了安抚心里的愧疚罢了,嬷嬷仔细与我说一说母妃在世时的喜好,或许哪日能派上用场。”

  “是。”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