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穿书七零:锦鲤娇妻是神医>第126章 遇到塑料姐妹
  柳想想到阳春市是晚上十点,她去火车站厕所,关上房门,听到附近的人都走光了,悄咪咪钻进空间。

  外面接站的匡国强等到那趟火车下车的人都出来了都没有看到柳想想,又等了半个小时还是没有看到人,难道……她没上车?

  他连忙离开火车站,上了附近路边的汽车。

  “特派员,柳想想那趟车到站五十分钟了,下车的人早就出来了,我没有看到她,她可能没有上车。”

  “不可能。”他接到东川火车站打来的电话,确定柳想想上了火车。

  “可能被什么事情耽搁了,应该还在车站里面。”方衡打开车门下去,亲自去火车站里面找。

  刚到出站口就被人拦着了:“同志,这里不能进去。”

  “我们进去接个朋友。”方衡亮出自己的工作证。

  工作人员肃然起敬,立即放行。

  方衡大步流星,从出站口走到月台,连女厕所都请人去看过都没找到柳想想,他扭头丢给匡国强一个眼刀子。

  匡国强摸摸鼻子,难道柳想想知道自己在门口接她,混在人群里逃走了?

  好一个狡猾的女人!

  特派员从省城回来就一直在等那个女人,半夜不睡觉亲自来接,结果被放了鸽子,他感觉……有点冷。

  那是特派员身上散发出来的冷气,半边心脏都快被冻上了。

  “我回去就领罚。”

  方衡冷着脸离开出站口,穿过外面的广场,上了路边的汽车,点燃一支烟抽起来。

  驾驶位上发动汽车的匡国强哆嗦了一下,特派员从不在车上抽烟,除非生气……

  他颤抖着手把汽车开到马路上去,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暗暗祈祷屯子里的事情能顺利。

  柳想想完全不知道自己进了空间之后还有这样的插曲,睡到自然醒,完成每日锻炼打卡,元气满满的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一个小时后,她出现在昨天那个厕所里,赶上了空档期里面一个人也没有。

  柳想想整理整理衣服,背着从空间淘出来的最简单的军绿色帆布包包出去。

  路过的人匆匆赶路,根本没人留意到她。

  现在火车还没实行实名制,火车站连个正经的出站口都没有,没人拦着检查车票,她轻而易举的混在出站的人群里离开了火车站。

  辗转到达公社时刚好下午一点,她去公社唯一的国营饭店要了半斤饺子,一碗面汤,吃到一半的时候进来了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棉袄棉裤的年轻女人。

  颧骨上两坨高原红,一双吊角眼……这不是原主的好闺蜜,罗素芬吗?

  她端起面汤慢悠悠喝起来。

  罗素芬几步走过去坐在柳想想对面:“招娣,我老远瞧着是你,没想到还真是你……”

  “噗——”柳想想一口面汤喷在罗素芬脸上。

  “抱歉,抱歉,我不是故意的。”才怪!

  罗素芬是原主的闺蜜,表面善解人意,其实心肠歹毒,从原主那里骗走了不少好东西,唐红莉那个所谓的亲戚,就是她一手安排到原主身边的。

  原主涉世不深,还以为她在帮自己在红三场立足,现在自己来了,得先报个仇。

  她掏出手帕帮罗素芬清理。

  罗素芬抓住她的手摇头笑道:“不用了,我来就行。”

  这条手帕比自己的衣服新多了,赔给自己刚好,她伸手拉柳想想的手帕。

  柳想想提前收起手帕,塞进衣服兜里:“那我就不客气了,等我吃饱了咱们再聊。”

  罗素芬很生气却不敢发作,她还得继续哄柳想想,让她给自己帮忙。

  自己半年都没吃饺子了,柳想想也不请她吃两个,真是越有钱越抠,等她有钱了……

  罗素芬发现周围有人拿眼风扫自己,连忙低下头收拾棉袄上的痕迹。

  这身棉袄都穿了十多年了,她得小心点儿再小心点儿,可千万别弄出口子来。

  柳想想风卷残云把盘里的饺子全吃完了,连面汤都没剩。

  “你慢慢清理,我先走了。”

  罗素芬抬头发现柳想想已经出了饭店顿时急了,手下一使力,棉袄布裂了,露出里面的稻草……

  这一幕被附近的几个年轻人发现了,个个脸上露出嫌弃的目光,这么穷还上饭店,来喝风吗?

  罗素芬捂着脸,哭着跑出去。

  “招娣,等等我!”

  神经病啊,柳想想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的速度消失在人群里。

  确定甩掉罗素芬后,她去了邮局,趁着没人赶到柜台前:“同志你好,我想查一下三年前大概这个月,有没有人在这里给东川红三场一个叫柳想想的人寄汇款单。”

  “柳想想?”工作人员看了她一眼,起身进了里面的办公室。

  柳想想满头黑线,这是几个意思?

  片刻,工作人员带着一个中年男人出来:“同志,这位是我们所长,这件事情他最清楚。”

  所长热情的把柳想想迎到自己的办公室里面,还给她沏了一杯茶。

  柳想想受宠若惊,所长你有事说事,不要这样!

  所长笑呵呵招呼柳想想:“坐,坐下说话。”

  这一周来邮局查柳想想当年汇款单的有三起人马,哪个都是得罪不起的:“请问小同志怎么称呼?”

  “我叫柳想想,杨柳的柳,理想的想。”柳想想挨着椅子坐下,感觉所长的态度奇奇怪怪的。

  所长恍然大悟,原来是正主来了。

  “三年前的4.14号,有个跟你有点连相,有点土气的女同志来寄汇款,地址就是东川红三场,收款人是柳想想,当时跟她一起来的还有个年轻男同志。

  等那个年轻人离开后,她就让我们的工作人员把那25元汇款还她。

  我们所里的同志还是头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敢擅自做主,去请示了我。

  我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拒绝了她。

  谁知道她居然拿头撞墙撞得头破血流把我们的女同志都吓坏了,我害怕出事儿就同意了。

  大概一个月之后,她又来了,也是寄25块汇款,地址是东川红三场柳想想。

  陪同她来的还是上次那个年轻人。

  年轻人走后,她再次提出把钱还给她,并且掏出了一条绳子往门上挂,不过她钱,她就吊死在邮局大门口。看書溂

  我们的同志无奈同意了她的要求,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寄过钱。

  但是经常来取钱,每个月都有两张汇款单,一个是马桂华的,一个是耿新天的。”

  柳想想挑挑眉:“所长(年纪不小)记性真好。”

  看来在自己过来之前,有人帮他梳理过记忆,会是谁呢?

  所长摆摆手,眼底闪过一丝心虚:“主要是我们头一次遇到这样的状况,那样的女同志,所以印象深刻了些。

  而且她汇款的地方很特殊,柳想想这个名字也不一般,我就留了个心眼,没想到你真的找过来了。”

  这个理由似乎能说得过去,柳想想感谢所长后坐上驴车回屯子。